過了星期三就是星期天——時間錯覺

2021-01-07 模糊的小屋

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有一次與一群青年學生討論學術問題。學生們問他:「那麼複雜的相對論,您能不能用簡單的語言概括一下它的含義呢?

愛因斯坦思忖一會兒,回答道:「如果你和一個美麗的姑娘坐上2個小時,你會覺得好像只坐了1分鐘;但如果你坐在熾熱的火爐旁,哪怕只坐上1分鐘,也會感覺好像是坐了2小時。這就是相對論。」學生們仔細思考他的話,似有所悟。

我們不知道愛因斯坦的回答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相對論,但我們知道他的話概括了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對時間的錯覺。時間有一個客觀的長度,可是在人的心裡,它又有一個相對的長度,這個相對的長度往往和客觀的長度有出入。這就是由人心理的主觀性造成的。人的心理是複雜的,在不同的情緒和心態下,我們對時間的知覺會表現得過快或過慢,這種對時間的不正確的知覺叫做「時間錯覺」。

和美麗的姑娘聊天,當然是甜蜜的體驗,人人都希望它能長時間持續下去;相反,在熾熱的火爐邊烤著,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好像受刑,就希望它趕快結束。也許正是因為自己的主觀願望和實際情況的差別,使我們產生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時間錯覺。我們平時所說的「歡樂嫌時短」、「寂寞恨更長」、「光陰似箭」、「度日如年」,都是這種情況的表現。

那麼什麼時候人們感到時間快,什麼時候又感到時間慢呢?一般來說,當我們做的事情內容豐富,能引起我們的興趣,讓我們愉快時,我們感到時間過得快;相反,則感到時間過得慢。這是因為前者的情況,你希望它慢,就覺得實際的快;後者的情況,你希望它快,就感到實際的慢。

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有個叫羅勃·摩爾的小夥子正在海軍服役,他曾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時間錯覺的感受。他回憶說:「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島附近6英尺海下的一艘潛水艇上。我們通過雷達發現了一支日本艦隊——一艘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朝我們這邊駛來。我們發射了5枚魚雷,都沒有擊中它們。突然那艘布雷艦直朝我們開來。3分鐘後,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彈在四周炸開,把我們直壓海底。深水炸彈不停地投下,整整15個小時,我嚇得幾乎無法呼吸,不停地對自己說『這下可死定了!』那艘布雷艦用光了所有的炸彈後才離開。這15個小時,在我的感覺裡好像有1500萬年。」

瞧,恐怖的經驗製造了多麼大的時間錯覺!

時間知覺還有一個特點是,在一個時間周期內,人們往往感覺前慢後快。比如,一個星期裡,前幾天相對於後幾天感覺過得慢,而過了星期三,一晃便到了星期天。一段假期,前半段時間相對後半段顯得慢,當過了一半時間以後,便覺得越來越快。所以有人說:「年怕中秋日怕午,星期就怕禮拜三。」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在一段時間的前期,你覺得後面的時間還很多,就不著急,所以會感到時間慢;越到後來,你越感到時間所剩不多,就越感到著急,也就覺得時間過得快。

這個規律也體現在人的一生中,人在童年時代容易感到時間過得慢,就像歌裡唱的「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的太慢」,因為你覺得以後的時間還有的是。等到老了,尤其過了30歲以後,就開始感到時間不那麼多了,於是便開始著急,也就覺得時間過得快了。歌裡還唱到「總以為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是說在剛進大學的時候覺得時間還很多,可是快到畢業的時候,會覺得轉眼就是。

總之,這個定律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時間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充裕。在任何時候,珍惜時間都是必要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每天一個心理學小知識。我是模糊。

關注我,和我一起見證心理學的神奇!

相關焦點

  • 曹方 把「星期三」變成周末
    北京晨報訊(記者王琳)「星期三」一直以來基本上都是個與音樂演出無關的日子,但向來不走尋常路的音樂人曹方卻賦予了它不一樣的意義。前晚,「流浪成癮」的曹方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名為「星期三音樂會」的演出,她現場稱「星期三就像我的周末」。  一向不走尋常路的曹方不僅選擇了一個不尋常的日子開唱,她還沒有按照「新歌在前老歌壓軸」的歌單順序表演,在前晚的演出現場,曹方以新老歌曲互相穿插的形式推進。
  • 英語星期一到星期天的單詞怎麼寫?
    星期三 Wednesday(英 [wenzde] 美 [wenzde]) 記憶「完婚」。記憶方法:詞頭wed是完婚的含意,想像周三合適完婚,是結婚日。其他記憶法:音頭相近「蚊蟲」,「三」用「扇」作楷音,想像周三扇「蚊蟲」。
  • 【電影】水曜日が消えた(星期三消失了)
    ————這是一個腦洞清奇的日劇———— 《星期三消失了》是吉野耕平執導的劇情片,由中村倫也主演,於2020年6月19日在日本上映
  • 杜拜16家商場齋月營業時間
    杜拜的齋月已經來了,除了有很多規矩外最大特點還有:各大商場延長營業時間商場每天開到半夜除了杜拜也沒sei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齋月期間16家商場營業時間Al Ghurair Centre零售星期六至星期三——9am~1am星期四及星期五——9am~1am電影院星期天至星期六——10am~1amMagic Planet星期六至星期三——1am~12am星期四及星期五—— 9am~1am朱美拉City
  • 「星期一~星期天」用日語怎麼說?
    日語中星期一到星期天的讀法分別是:星期一:月曜日(げつようび)
  • 日語一周:日語星期一到星期天怎麼寫?
    日語星期一到星期天的讀法分別為:星期一:月曜日(げつようび)星期二:火曜日(かようび)星期三
  • 透鮮滴星期天, 幹掉無聊星期天
    《透鮮滴星期天》是由一檔由何炅、王嘉爾主持的明星爆笑美食綜藝節目,在湖南衛視開播之後表現火熱,與此同時,由納米娛樂旗下休閒遊戲品牌 Supernano與芒果互娛聯手打造的《透鮮滴星期天》手遊,也已經正式上線,開啟了一場全新的手遊+綜藝的跨界合作。《透鮮滴星期天》第一季於上周日(7月10日)完美收官。
  • 憂鬱的星期天
    讓我們先來看看它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德國:柏林一個年輕人要求樂團演奏『憂鬱的星期天』,那天晚上他回到家後,抱怨過旋律不斷縈繞在他腦中,隨即以一把左輪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類似的自殺消息接連不斷,鬧的最兇的莫過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警方在調查過無數有關《憂鬱的星期天》的自殺事件後,認為事態嚴重,最後匈牙利宣布Gloomy Sunday為禁歌。英國B.B.C電臺也曾經禁播過這首歌。歐美的不少精神學家、心理學家,甚至是靈學家都來探討這支歌曲的影響,但都無法對它做出完滿的解釋。
  • 《獵殺星期一》星期天沒有去過學校跟公司
    你們想過嗎,星期天不用去上學跟上班,因為她是星期天。hihihihihihi星期天不用去上學跟上班,因為她是星期天。hihihihihihi星期天不用去上學跟上班,因為她是星期天。hihihihihihi星期天不用去上學跟上班,因為她是星期天。hihihihihihi
  • 《信條》沒問的問題:時間流逝是錯覺嗎?
    巴伯認為,所有可能的時刻(也就是,構成時間中所有時刻的物質的一切不同配置),都以靜態的「現在」形式而存在。在更為標準的永恆論觀點語境中,物理學家布萊恩·葛林(Brian Greene)提出了一個類似的想法,以求解釋為什麼我們儘管置身塊狀宇宙的切片中仍能感知到時間的流動:時空中的每個時刻(每一時間切片)都像是膠捲裡的一幅靜態幀……對置身此類時刻的你來說,這就是現在,就是你體驗到那一時刻的時刻。而且,它將永遠如此。
  •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喬治·修拉名作的「表面之下」
    我們今天從幾個有趣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幅芝加哥藝術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喬治·修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884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1884)》繪畫是發掘表面之下的藝術。
  • 星期三或禮拜三歌詞 魏如萱馬頔新歌星期三或禮拜三試聽
    「你習慣說星期三還是禮拜三」?假如,禮拜三,是往前看,預支著快樂的小周末先生?  星期三,是有些許星期一憂傷,帶點牽絆的狂放小姐?假如,星期三喜歡上了禮拜三…….  從前這世界,我不知道,同時有著你,還不太了解你,但喜歡你  魏如萱不叫魏如萱 ,可以是 娃娃  馬頔不叫馬頔,可以是 馬由頁  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星期三就是禮拜三!
  • 貢布裡希《藝術與錯覺》告訴我們:藝術本來就是一部錯覺史
    如果說《藝術的故事》是已故著名美術史家貢布裡希解決寫實油畫脈絡的發展問題,那麼,他的另一本著作《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則是對上述問題的探究,甚至在應該用知覺心理學還是符號學的學科方法研究,貢布裡希都一度進行了對比探討。他認為,藝術之所以有一部歷史,是因為藝術的錯覺不僅是藝術家的勞動成果,更是藝術家分析形體時不可或缺的工具。
  • 幹掉無聊星期天!《透鮮滴星期天》如何成為收視黑馬?
    在《透鮮滴星期天》先導的宣傳片中,節目的固定嘉賓、透鮮小分隊隊長王嘉爾生猛上演動作戲,撲倒各種不開心各種煩惱著的人,節目組用這一創意很用力的告訴觀眾,《透鮮滴星期天》的主旨就是幹掉無聊星期天,拯救不開心的星期天
  • 韓語如何表達星期時間
    무슨 什麼…요일 星期목요일 星期四내일 明天토요일 星期六와/과 和일요일 星期日주말 周末쉬다 休息텔레비전 電視보다 看-고 表並列連接詞尾월요일 星期一화요일 星期二수요일 星期三금요일 星期五장미 玫瑰공원 公園친구 朋友영화 電影수첩 手冊쓰다 寫연결하다 連接틀리다 錯,錯誤星期記憶技巧월요일 星期一 月화요일 星期二 火수요일 星期三 水목요일
  • 《八月的星期天》:面對不可捉摸的命運,唯有向前走,才會有光
    今天我要講的這本書,就是一個發生在夏天,一個八月的星期天的故事。《八月的星期天》是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莫迪亞諾,他在國內不算出名,豆瓣讀書和百度百科上,關於他的介紹都非常少。莫迪亞諾1945年生於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揚古地區,父親是猶太金融企業家,母親是比利時演員。1968年莫迪亞諾憑藉處女作《星形廣場》一舉成名。
  • 《錯覺畫的獠牙》追加演員 中村倫也等18人加盟
    電影《錯覺畫的獠牙》追加演員,左上起中川雅也、佐野史郎、木村佳乃、小林聰美、宮澤冰魚、大泉洋、松岡茉優、池田依來沙、中村倫也、佐藤浩市、國村隼、齋藤工、塚本晉也、坪倉由幸、和田聰宏據日本媒體報導, 《罪之聲》、《扭曲的波紋》作者鹽田武士以大泉洋為主人公
  • 《Sunday Surprise》驚喜的星期天
    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我們有很多的時間在一起玩。 我爸爸星期天不用上班。
  • 星期三畫展| 九八一六專欄【第一期】
    星期三文\陳鐵軍
  • 萊索•瑟雷斯:憂鬱星期天
    ——萊索•瑟雷斯(1899-1968) 萊索•瑟雷斯所作的鋼琴曲《憂鬱星期天》(Gloomy Sunday),一直都被人們叫做「魔鬼的邀請書」。自從這首曲子面世以來,已經至少有100多人在聽它之後自殺,而且一些死者留下遺書,「自殺,是因為再也無法忍受曲中無比憂鬱的旋律。」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它被世界各地的音樂電臺列為禁播曲目,並開始人為地銷毀有關它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