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大壞狐狸贊助
動畫片一直以來都是美國人和日本人的天下,法國動畫片很少能進入公眾的視線,上一次看法國動畫片還是西維亞·喬邁的《瘋狂約會美麗都》,但即使是那一部有口皆碑的動畫電影,還是僅僅在文藝青年中流行。多數人的觀念裡,法國電影,包括法國動畫電影,就不是給普通人看的。
所以儘管這部《大壞狐狸的故事》在各大電影評分網站的口碑好到爆炸(爛番茄新鮮度100%,豆瓣評分高達8.2,更是在「法國豆瓣」 allociné網站上位列觀眾票選的年度前五),我還是在進場觀看前略有狐疑——法國動畫能提供多少「娛樂」呢,還是又一場「藝術的教育課」?
然而結果出乎意料,《大壞狐狸的故事》並非另一部高冷的《瘋狂約會美麗都》,而是一部親切的「合家歡」電影。一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影院裡的大人和小朋友的笑聲不斷,尤其是會講中文的眼鏡猴出場時,全場爆笑。
預告片大家感受一下~
本片的幽默感完全是法國式的,讓人想起經典老電影《虎口脫險》,絮叨又瘋癲,各種機緣巧合峰迴路轉,靠譜的人永遠為不靠譜的人操碎了心 。
三段式故事被巧妙的用三幕劇的形式串聯。每個人物都肩負兩種身份——既是劇團演員又是三幕劇中的角色。這種設定讓屏幕中的人物如戲劇坐場般時常可以在幕間與觀眾直接對話與互動。而戲裡戲外,人物又保持著性格的一致性:踏實勤奮的豬,善良笨拙的狐狸,陰沉可怕的狼。
人物設定非常簡單鮮明——總是在人物出現的頭三句臺詞裡就讓人明白其自身性格以及和其他角色之間的關係, 但是又能恰如其分的展現其多面性。
比如前兩個中故事均出現的狼,對於豬和小雞來講,狼是本片的大boss,負責提供威脅給影片帶來緊張感,而對於狐狸來講,狼又適時的表現出積極的那一面,作為朋友,他關心狐狸的成長,甚至願意為狐狸犧牲裝傻。這種接近於真實世界的多面與複雜,不僅沒有讓影片變得曖昧難懂,反而叫觀眾有種心領神會的親切感~再比如保安狗狗,對比「業主」雞媽媽的強硬執拗,保安狗狗總是打不起精神漫不經心,視業主的要求為小題大作,就是這種和現實無縫連接的親切感讓大人也可以享受其中。
影片的三個故事亦共享著同一個主題——即守護孩子與童真。
第一個故事」送子記」: 小豬、兔子和鴨子要守護新生寶寶找到自己的父母。
故事的來源是「仙鶴送子」的傳說,只不過這隻仙鶴是個愛偷懶的小「戲精」~中國眼鏡猴也出現在這個故事中,他開口就是中文,會讓觀眾很有親切感,眼鏡猴還和兔子來了一段中文對白,真的是躲不過的萌點+笑點~
第二個故事「大壞狐狸的故事」: 狐狸要守護把他當作媽媽的小雞
剛孵化的小雞將第一眼看到的狐狸當成了媽媽,以為自己也是狐狸嚷嚷著要吃雞,偷蛋回來的狐狸莫名其妙當起了「雞媽媽」,這和我們之前推薦的繪本《鵝媽媽布魯斯》、《奇怪的蛋》的設定都很相像,也是童書作家很鍾愛的題材,這個故事有趣、可愛又溫馨,是三幕中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幕,經典題材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始終能打動你啊!
第三個故事「拯救聖誕節」:小豬、兔子和鴨子要一起守護孩子們的聖誕節。
不小心「殺死」聖誕老人的鴨子和兔子要假扮聖誕老人給孩子們送禮物,而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這個故事的結尾是我覺得最感動的,不劇透了大家看了就會知道。
這三個故事(尤其第一個和第三個)都有濃厚的公路片色彩。角色們都是離開家又回來,完成自己的任務,找到亦或重歸自己的位置。
而在動畫的節奏方面,它有很接近於四五十年代迪士尼的想像力,這是本片最讓我心折之處。固然我也是當今迪士尼的粉絲,但是在看完《冰雪奇緣》這樣的動畫電影時,也不禁感嘆,好萊塢高超的CG技術,已經讓動畫電影越來越接近真人電影,人物的一顰一笑越來越像演員。今天所喜歡的迪士尼已經不同於我們小時候所看的「動畫電影」,而是接近於百老匯的劇情歌舞片。但是,作為原生動畫的魅力呢和想像力呢? 迪士尼正在慢慢讓出這一領域。
所以宮崎駿討厭CG,力求回歸二維世界的獨特審美。背離閃亮和酷炫,回歸美學上的環保。但是宮崎駿和庵野秀明的主題又太「大人化」,像《起風了》這種作品,關於戰爭,昭和 ,國家主義,不要說小朋友,就算成人也很難理解其中的觀察和傷痛。
所以當今的動畫片,似乎是這種態勢:迪士尼在製作百老匯歌舞電影給小朋友觀看,日本人在堅守傳統審美給大人看。
在這種對比下,《大壞狐狸的故事》才顯得很特別——它堅守傳統審美,並且將電影拍給浪漫天真的童心。 而法國動畫片的點更是在於藝術上不斷的探索和不變的童真。實際上,小朋友對傳統動畫中那種誇張的動作,萌態的表情會天然的接受,瞪大雙眼或者摔個大跟頭的卓別林式搞笑,在小朋友這裡永遠好使。
《大壞狐狸的故事》人物動作以及和背景音樂的配合上,很容易讓人想起卓別林,想起巴斯特·基頓,也叫人想起《貓和老鼠》。
這部動畫還獨樹一幟的用「水溶性鉛筆」質感來展現畫風。如果不考慮法國式的幽默臺詞和公路片清潔劑,僅從動畫風格來看,可以形容為「水溶性鉛筆」版的《貓和老鼠》,瑞士《晚報》對此的形容是:「能從畫面背後能感受到畫筆、橡皮和鉛筆的運動。」
水溶性顏色的基調又非常接近於小盆友讀的繪本,所以又可以稱為」動畫版的繪本」,實際上本片便是改編於導演Benjamin Renner的同名繪本。
配音方面,各個角色亦表現不俗,尤其是說中文的眼鏡猴,和通常華語動畫片裡高八度的戲劇化聲調不同。此片的中文配音演員也沾染了法語的輕巧與快節奏,聽上去非常舒服有趣,幾乎眼鏡猴每說一句中文,影院裡都是一陣爆笑。 小朋友的配音更是萌到不行,有點接近於《麥兜》的感覺。
《大壞狐狸的故事》自2017年以來好評無數,獲第43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動畫片,2018法國盧米埃爾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第45屆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最佳動畫導演、最佳動畫角色製作提名等等。
這部與眾不同的動畫影片將在3月16日全國上映,推薦給大家也是因為它非常適合全家一起觀看,孩子很容易被這種田園繪本式的幽默動畫吸引,而大人也會在輕鬆浪漫的法國喜劇裡回到童年。家長和孩子一起花80分鐘分享一個童真的故事,本身就是件很溫暖很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我們一直說,要給孩子提供不同風格的繪本,讓他自己從中挖掘喜好,其實動畫片也是一樣的,法國動畫難得在中國上映一次,這是和迪士尼、皮克斯截然不同的審美體驗,非常值得帶著孩子去看!
我們會在留言用戶中抽取10位,各送出2張《大壞狐狸的故事》電影票&1本同名繪本!
參與方式:這部動畫片裡有一句有趣的臺詞——「實話總是從小孩兒口裡說出來」,留言告訴我們你的孩子說過什麼讓你印象深刻,或有趣、或深刻的「實話」。
活動時間:3月14日~3月16日。
童辦的用戶們請開始你們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