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一句「你回家了」,二度參戰伊拉克的士官走出創傷壓力症候群!

2021-02-23 今日基督教

林心乙14年前經歷艱苦的訓練,成為美國著名一○一空降師成員,還曾經兩度前往伊拉克參戰。(照片來源/林心乙)

「心乙你回家了。」一股強烈的愛打進心底,林心乙從沒有過這樣的感受。多年來戰場帶給她的痛苦,上帝用一個異象和一句話,領她慢慢走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幽谷...

 

超過7年的時間,林心乙(Cindy Lin)聽到鞭炮聲、看到直升機都會怕。同袍在距離幾步遠的地方被炸死,斷掉的頭、飛出去的手,她在戰場上必須收起情緒,扛下醫務兵的責任搶救死在線徘徊的人。

 

林心乙,臺灣出生的美軍退役士官,15歲至美國讀書,未畢業即選擇從軍,29歲成為美國陸軍一○一空降師成員。原本牧師父親送她到國外唸書,卻自願從軍,「當時根本不知道軍隊是怎麼回事,只是單純年輕人的熱情,剛拿到美國公民,想為國家做點事。」家境不寬裕,從軍是既能唸書又能開廣眼界的選擇。

 

2010年退役前,她有兩年半的時間待在前線,槍彈火砲擊中無辜人民和同袍,鮮血淋漓的畫面怎麼也忘不掉;甚至曾36小時與100多位男性同袍困在火線上,全身溼透、凍僵,卻不敢睡覺。

 

感受不到音樂

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林心乙分享,2008年第二次進到中東戰場,4歲開始學琴、從小受音樂薰陶長大的她,彈琴時竟完全感受不到音樂帶來的感動;合音和唱歌對她來說如喝水般自然,當時卻像品嘗不到味道一樣、失去對音樂的感覺。

 

情況持續兩年,隊上的心理醫生提醒,這很可能就是PTSD的前兆,不但要留意,還可能已進入症狀中期、頗為嚴重。林心乙心想怎麼可能?自己是個如此開心和開朗的人呀。

 

2010年完全離開軍隊,她發現在正常生活中開始無法控制情緒,連續六年夢到自己被追殺,聽到鞭炮聲以為是炸彈、看到直升機也會怕;她沒法看任何戰爭片,但當她告訴自己:「我還能生活,我還可以。」林心乙仍然可以戴上面具,假裝沒事的出門。

 

那段時間,她有位年輕的學姊罹癌過世,其第一反應卻是:「好羨慕她,她是哪裡得癌症的,我也想走,為什麼神不把我接走。」

 

現在回想,林心乙說,真的是因為「真理」才沒有走那一步,否則早已走到盡頭。

 

神和家人的愛醫治破碎的心


林心乙在2015年正式被宣判罹患重度憂鬱症和重度PTSD。醫生提醒她要「做好準備」,因為這樣病史的人常常一輩子都走不出來,更別提工作,情況只會愈差。

 

她沒有要屈服醫生的判決或自我放棄,因為「神是醫治的源頭」──人可能沒有辦法,但神一定有方法。毅然決然到神學院唸書,一場奇妙旅程也跟著展開。

 

有一次,林心乙回到兒時故鄉澎湖,踏進馬公教會剎那間「心頭一震」。她的眼淚像水龍頭,邊禱告:「神啊!如果這是禰要醫治我的一部分,求禰啟示我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因為我想要找到根源。」

 

上帝開啟她的記憶,原來生母早逝給其童年帶來極深陰影,沒有母親讓她相當自卑。每到母親節,同學們都戴上紅花,只有林心乙和哥哥戴白花,她好怕旁人眼光,恐懼的封閉自己的心,築起道道高牆。

 

後來她才懂,原來那是「孤兒的靈」。什麼是孤兒的靈?就是不相信「憑白的愛」,總透過努力想得到認可。表面看起來堅強、堅定,反應的卻是極深的沒有自信。

 

上帝告訴她,孤兒的靈與福音根本有很大的衝突,拒絕愛,其實就是拒絕上帝。

 

這個異象這句話趕離孤兒的靈


真正改變林心乙、帶她開始走出PTSD的經歷,是這個時候。

 

在一次專注的敬拜中,上帝帶林心乙進到一個畫面:她走進森林裡面,有一間漂亮的小屋,她走進去,天父坐在中間,然後旁邊是她回天家的媽媽,然後另一邊是她現在的母親跟父親,還有最愛的家人。這,正是她渴望多年的畫面。

 

天父在那個時候告訴她:「心乙你回家了。」

 

一股強烈的愛打進其心底,已經7年了──原來這段時間,她一直把上帝拒絕在生命之外,上帝卻從未放棄她,只是輕聲呼喚:「你回家了…」

 

林心乙最後表示,當你失去過,再跟神連結,那感覺是非常強烈的。從軍到現在,20多年活在死亡邊緣的驚恐,兩次戰場中大難不死,她卻非常深刻的明白──神賜下的恩典就是平安,這是她過去不敢奢求的。

 

她引用聖經約翰一書4章18節的經文,這段話正真實彰顯在林心乙的生命裡:「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點擊左下角查看【天路侶程】

相關焦點

  • 寵物離世也會造成創傷壓力症候群!走不出憂傷飼主增加
    現代人與寵物關係親密,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很重要,若傷慟反應及症狀持續時間太久,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應儘早就醫治療。一名35歲女子日前目睹愛犬過世,事發後不停哭泣、憂傷,連連失眠、惡夢超過1個月。
  • 15張血淋淋的照片,讓你認識最黑暗的心理疾病「創傷症候群」
    創傷症候群的全名是「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是指一個人在遭受劇烈創傷後,心理狀態產生失調的後遺症。
  • 為傷者祈福,希望不要再有災難和傷害 ─ 以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冥想療愈
    天津的爆炸案讓許多人同時感受到了生命無常,很多優秀熱情且年輕的生命在這個災難中不幸喪生了,我想很多人看了新聞,內心一定覺得很悲傷,尤其是在計算機前的你們,充滿同理心的你們,這種焦慮與不安一定會衝擊著你們的心輪與眉心輪,這兩天又有泰國發生爆炸案,我想各位一定也覺得終日惶惶不安,而你們也會感覺到很多說不出的負面能量與情緒在四周幹擾著自已
  • 「肩關節-5」解析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①
    肩關節活動時,肱骨在盂窩裡的移動及滑動會大大的影響肩關節活動度。其次,肩峰、喙突、兩者之間的喙突肩峰韌帶,正好形成一個空間,稱為「肩峰下空腔」。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剛好有幾條肌肉的肌腱通過,旋轉肌群的其中一條肌肉「岡上肌」,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肱二頭肌長頭」。
  • 【值得收藏】釋放壓力創傷運動法(釋放深層慢性緊張,恢復內在的平靜及安寧)-請為遭遇天災人禍的夥伴們轉發
    背平躺在地上,兩隻腳底板接觸在一起,雙喜儘量放鬆的張開一分鐘(圖一)。然後將骨盤提升離地約3英寸,雙膝仍張開,保持此姿勢一分鐘,你可能開始覺得骨盤有一點跳動的感覺。(圖二)最後,雙腳腳底板踩地,雙膝比雙腳張開些(圖六),這樣應該會讓顫抖或抖動以自然的方式持續,讓這個顫抖往上移動到你的背和頸部約三分鐘。結束這個運動,只要將你的腳伸直,你平躺在地上即可。繼續躺三分鐘再慢慢起身。你忘記的創傷,身體都會記住!  你是否因為曾經的傷痛或壓力,而深陷谷底?  其實我們都有自癒的能力!
  • 「憂傷的嫖客」與「李宗盛症候群」
    但由於是粵語,對我來說沒能有很好的接受度。不過這幾天翻來聽聽發現一些細節挺有趣。看看他們的歌曲名字:《給親戚看見我一個人食吉野家》、《麥記的最後一夜》、《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社會主義青年》、《讓我搭一班會爆炸的飛機》....
  • 「電影推薦」這五部美國戰爭片,絕對讓你看的還想看第二遍
    好了先給你推薦一部比一部好看的美國戰爭片吧,一部比一部刺激不相信小編你可以看:《生死之牆》是道格·裡曼執導的一部戰爭電影,由亞倫·泰勒詹森 、約翰·塞納 、 Laith Nakli 、Spencer Thomas等人主演,於2017年5月12日在美國上映。故事圍繞駐紮伊拉克的兩名士兵展開,隊友受傷,神秘狙擊手的窮追不捨,矮牆鑄成最後一道生命線。兩人將何去何存?一場貓鼠遊戲在所難免。
  • 《戰爭幽靈》影評:戰爭遺留的創傷罪惡,如影隨形的戰爭幽靈
    劇情簡介《戰爭幽靈》是一部2020上映的英國戰爭恐怖電影,又名《戰爭中的鬼故事》,由埃裡克·布雷斯執導,演員布倫頓·思韋茨、凱爾·加爾納、阿蘭·裡奇森、比利·贊恩主演,劇情講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撰寫為人熟知的驚悚片《死神來了2》、《死神來了4》劇本,並在2004年執導懸疑燒腦電影《蝴蝶效應》的導演埃裡克·布雷斯,睽違16年終於以《戰爭幽靈》回歸驚悚電影的懷抱,再次靠著他相當具有獨創性的故事創意自編自導,巧妙結合鬼怪與戰場這兩種好像有些差異,但都會給人帶來重大心理創傷的「恐怖」,帶著我們回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經過諾曼第登陸之後同盟國正向佔領大半歐洲的納粹展開反攻的
  • 《戰爭幽靈》影評:戰爭遺留的創傷罪惡,如影隨形的戰爭幽靈
    《戰爭幽靈》是一部2020上映的英國戰爭恐怖電影,又名《戰爭中的鬼故事》,由埃裡克·布雷斯執導,演員布倫頓·思韋茨、凱爾·加爾納、阿蘭·裡奇森、比利·贊恩主演,劇情講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恐怖」,帶著我們回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經過諾曼第登陸之後同盟國正向佔領大半歐洲的納粹展開反攻的1944年,從另一個角度來切入戰爭的殘酷與給人造成的傷害。
  • 「肩關節-6」解析肩峰下夾擠症候群②
    歡迎來到 「肩峰下夾擠症候群②」也是肩關節系列的第六期。本期將會介紹肩胛骨如何影響肩峰下夾擠症候群,以及高舉過頭動作。「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病人存在著動作時無法控制肩胛骨的問題。這代表著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病人的肩胛骨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動作。
  • 那些被忽視的童年之苦,把傷痛刻在了你的基因裡
    而卡瑞恩醫師則進一步研究皮質醇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孩子腦部的影響,主要受測對象是10到16歲的病人。結果發現,孩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越多,皮質醇濃度就越高,海馬回體積也越小,過了12到18個月,研究者第二次測量孩子海馬回的體積,發現他們的海馬回又變得更小了。
  • 那你可能有「冒名頂替症候群」(下篇)
    有人認為,高成就的女性,比男性還要容易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像是女星艾瑪華森(Emma Watson ),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凱特溫斯雷(Kate Winslet )等人,都曾經公開表示自己有這樣的症狀,Facebook 營運長「雪莉桑柏格」(Sheryl Sandberg ),也曾在自己的書中提過這件事,她還說道:「當我感覺不到自信的時候,就假裝有自信」這個話有可能只對了一半
  • DC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解密:「蝙蝠俠」與「小丑們」的共生,各有特色的「小丑」由來與謎團
    「紅頭罩」因有著創傷症候群,藉此在故事中殺掉「瘋狂丑角」的「小丑」,而當時試圖用蝙蝠鏢阻止「紅頭罩」扣下板機的「蝙蝠女」,卻久違的失手,這暗示同樣有創傷症候群的「蝙蝠女」下意識可能希望「小丑」被殺死。「喬齊爾」成為「小丑」,因此從監獄綁架他,目的是讓「蝙蝠俠」跟「小丑」的共生關係更緊密。
  • 苦練胸肌腹肌莫忘平衡 小心夾擠症候群找上你
    讓你的生活更有趣,洛杉磯世界日報推出全新微信公眾號「LA玩NOW」臺灣高雄一名25歲男子為練出健美肌肉線條,積極上健身房運動
  • 上帝鬥地主(一)「地主主義」
    事實上,基督信仰從來不該離開老約翰,像晚年的小約翰(使徒約翰)那樣大幅度向老約翰「回流」,才是正確的「天路」。(所以提「天路」是有原因的,稍後說。)首先,你一定要知道,西方文明連同「西化基督教」,一早就沒有抗拒(更不要說批判)資本主義或說「地主主義」的能力。早前讀到一篇「某功文章」,嚇得我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