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和楚國的其他民間詩歌一起成為《楚辭》的藝術源頭,體現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諧共處的狀況,表達了對跨越階級的愛情的抒歌。來看看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的越人歌鋼琴譜吧,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越人歌》背景概述
按《史記·楚世家》, 靈王十二年( 公元前529 年) , 子比趁其兄靈王在外, 殺了留守的太子, 自立為王, 其弟子哲當了令尹; 但政變僅十餘日即失敗。所以子哲泛舟新波(破) 不像是在當令尹之時, 而應該是在此之前。比照襄成君的情形來看, 子哲還可能是在初至封地鄂之時舉行舟遊。而榜槍越人則以認識新來的領主並為之效勞為榮。在盛會上,越人歌手對鄂君擁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語的越人給子皙翻譯道:「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子皙被這真誠的歌聲所感動,按照楚人的禮節,雙手扶了扶越人的雙肩,又莊重地把一幅繡滿美麗花紋的綢緞被面披在他身上。
《越人歌》鋼琴譜
《越人歌》作品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①,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②。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③。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④。
《越人歌》詞句注釋
①搴(qiān千):拔。搴舟,猶言蕩舟。洲:當從《北堂書鈔》卷一O六所引作「舟」。
②被(pi):同「披」,覆蓋。訾(zǐ紫):說壞話。詬(gǒu狗)恥:恥辱。
③幾(jī):同「機」。王子:此處指公子黑肱(?-前529年),字子皙,春秋時期楚國的王子,父親楚共王。
④說(yuegrave;悅):同「悅」。
《越人歌》白話譯文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河中漫遊,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與王子同舟。
深蒙錯愛啊不以我鄙陋為恥,
心緒紛亂不止啊能結識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
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越人歌》最早收錄於西漢劉向的《說苑》卷十一《善說》第十三則"襄成君始封之日"篇。劉向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自幼生長楚地,祖上藏書豐富,家學淵源有自,淹通經史,諳熟掌故,成帝時劉向領校中五經秘書,就是負責西漢皇家藏書的整理,藉機通覽了當時所能見到的最全面的典籍。在校書之餘,為了"言得失、陳法戒","助觀覽、補遺闕",劉向根據皇家所藏和民間流行的書冊編著了幾部頗具故事性的雜著--《說苑》、《新序》、《列女傳》--作為政治教科書呈獻給漢成帝劉驁。書中記錄了先秦以至秦漢時期許多流行於民間的故事、傳說。這些事例的來源和出處,十之八九還可在現存典籍中探討源流,互相參證;但有一部分卻是早已散佚,文獻無徵,只靠《說苑》等書保留它一點遺文瑣語,"襄成君始封之日"便是其中的一篇。需要明確的是,雖然 "襄成君始封之日"篇的原作者已不可知,但可以推斷,劉向在記錄這則掌故的時候一定參考了其他文獻依據,只是可惜前人舊書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從這個意義上,《說苑》保存了這則在文學、歷史、語言學、甚至中國古代性學研究中都具有不可估量價值的故事和故事中的《越人歌》是極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