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劇一直都是我的最愛,當年由古龍和金庸兩位大師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基本上都被我看了個遍,我喜歡沉浸在那個看似快意恩仇,自由灑脫,實則是劇中每個人物禁錮之源,痛苦之根的江湖。而最近根據當代作者君子以澤的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月上重火》又讓我重溫了一次當年的江湖夢。
該劇由何澍培 執導,羅雲熙、陳鈺琪領銜主演。講述了重火宮前宮主重燁之女、少宮主重雪芝與月上穀穀主上官透,經歷重重誤會結為夫妻,並還江湖平靜的故事。這部劇雖然評分不高,但不管是故事的結構,還是人物的塑造。
在我看來,都沿襲了80年代90年代武俠劇的風貌,或許有人會覺得這部劇根本就沒辦法跟比如《射鵰英雄傳》《楚留香》這一批武俠劇相比較。可我根本就不會用比較的眼光去看這部劇,因為那些都是過去式了。
而且近幾年的武俠劇都是在不斷翻拍,而這樣的翻拍無疑是在炒剩飯,越炒越沒有原來的味道,反而炒出了一鍋大雜燴。因此與其看翻拍的武俠劇,還不如看換湯換藥的新劇集。另外以我多年看劇的經驗,一般看老武俠劇,看的只是一個情懷,而看翻拍的武俠劇,看的只是自己滿心的吐槽聲。
可是看同類的新劇集,卻可以帶給我不同的感觸,最關鍵的是它可以給我帶來以前看這類劇集不明白的地方新的思考與理解。比如《小李飛刀》裡的李尋歡那麼愛林詩音,為什麼要放棄她;《神鵰俠侶》裡的楊過為什麼要苦等小龍女16年。這些疑問在這一次觀看這部《月上重火》對於這些痴人的行為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認知。
那麼今天本文就結合相關心理學知識,以劇中主角上官透的原生家庭來解讀這些武俠劇中,那些痴迷執著之人令人費解的行為來源。文章將分為三部分來逐一講解人生家庭的不同給人帶來的對權力的選擇、與愛人的相處以及面對社會的不同態度,及其背後深層次的心理動機
愛情是武俠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武俠劇裡缺少了這個部分,那麼就像重雪芝的連翼缺少了芙蓉心經,只看得到外表的殺氣,卻看不到內在的柔和。這部《月上重火》也遵循了所有武俠劇剛柔並濟的要素,劇中上官透與重雪芝的戀情就是本劇的一大看點,只是這段戀情在劇中糖分較少,虐性偏高,這也是很多觀眾高呼看劇不過癮的原因。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劇中戀情糖分較少呢?其實原因就是上官透的原生家庭,從小成長的環境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而父母的關係也會導致孩子在面對感情時的態度。
①上官透從小缺愛和見證了父母不幸的婚姻,從而拒絕了重雪芝的表白
上官透的父親因為仕途娶了一位有助他前程的女人,也就是後來上官透的養母,可是在遇到上官透的生母之後,便一見鍾情,生母產下了上官透之後就不幸去世了。之後上官透就被父親帶到了國師府撫育,在這裡上官透受到的待遇就是,不被養母待見做什麼都討不到歡心,親生父親也在小心維持平衡中對他刻意疏離。另外父親和養母在他的到來之後就爭吵不斷。
在這樣一個沒有得到過愛,也沒有見證過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愛的定義很模糊,對愛的認知也很淺薄。所以當上官透面對重雪芝的表白時,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就拒絕了,一個自己都沒有經歷過愛的人,怎麼去愛別人,甚至可以說他根本就不懂得怎麼愛一個人,所以在面對表白時才會那般的驚慌失措。
②上官透的童年無論怎麼討好父母都得不到回應,所以在面對重雪芝的誤會時他從不主動解釋
上官透從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極度渴望得到父母的疼愛,可是他不知道,眼前的母親恨他入骨,而父親為了平衡家中關係只能忽視他的存在,因此上官透的童年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父母歡心,所以他能感受到希望的力量越來越微弱,最後直接變成了絕望,只能用表面上的無欲無求、無所計較,來掩蓋自己害怕失望的事實。
而這一特質也嚴重影響著他和重雪芝的感情,電視劇裡在這段感情中,上官透一直是個逃避者,為了救重雪芝他可以捨棄生命,但是讓他直面這段感情他卻拿不出勇氣。所以每一次在面對兩人之間的誤會時,他從不主動解釋,這一點可以說是從小的經歷導致的一種性格上的缺陷。
③上官透的成長環境直接導致了他在面對感情時總是缺少了一份主動與積極
劇中無論是被雪燕教教主原雙雙設計陷害說他玷汙林奉紫的清白,還是後來在靈劍山莊因此事被重雪芝誤會,上官透都選擇閉口不言。或許可以說他當年年紀小無力自證清白,可是後來他成了月上穀穀主依然沒有向對方討要一個說法,隨後又因為同一件事情被心愛之人誤會可他依然選擇了沉默,後來無論是長輩林暢然勸說,還是好友裘紅袖催促上官透都遲遲不肯去向重雪芝解釋清楚。
瑞士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說過:
我們對自己情感反應和感覺的否定,始於童年中因為害怕失去客體的愛而進行的至關重要的適應性改變。
從原生家庭得不到愛的上官透,為了適應這個讓他無所適從的環境,漸漸培養出逃避和孤獨的性格,變得讓人難以接近。即使是心中摯愛之人也難以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無法改變從原生家庭他性格上造成的主動追求愛的本能。
上官透在劇中有兩個身份,國師之子,月上穀穀主,國師之子是與生俱來的身份,月上穀穀主是自己的選擇。雖然前者金尊玉貴,但上官透卻厭惡至極,因為他知道這個身份的背後是母親的生命與父親的背叛。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多,他深深的體會到了官場的黑暗與潛規則。
他知道很多時候高官厚祿是需要違背原則或者心中摯愛換來的,他的父親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上官透的父親不是壞人,甚至從某個層面來看他也有令人敬佩的一面,雖然年輕的時候為了爬上那個更高的位置,放棄了心中摯愛,但是他為官清廉,他忠君愛國,為此不惜與貴為親王的女婿反目成仇,最後葬送了整個國師府。
這些就是為什麼所有至親至愛之人都勸他入士為官,他都不為所動的原因。之前不願入士是因為父親為了國師之位間接害死了自己的母親,所以他對那個名利場有著與生俱來的痛恨與反感。後來官場的黑暗讓自己的父親也送了性命,這讓上官透對那個人人都想躋身而入仕途官場更加不屑了。
從以上種種可以看出上官透之所以更願意做月上穀穀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原生家庭,一個人小時候所經歷的,所感受的往往可以影響他的一生。我就拿古龍筆下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小李飛刀》中的李尋歡來做比較。
可是上官透在面對這些時卻做不到那麼輕鬆,因為在需要入士之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母親的死因而導致滿是陰影的童年,所以才會在面對眾人的勸說與父親的哀求依然無動於衷。
因為童年的傷害,就像一副腳下無比沉重的枷鎖,讓他在面對仕途之時只能選擇逃避與拒絕。
上文說到過這部《月上重火》帶給我很多以往武俠劇裡,那些執著痴迷之人令人費解的行為原因,從本劇上官透的原生家庭導致他長大後一系列問題,讓我對以往所喜愛的武俠人物那些要麼讓人恨得牙痒痒的,要麼讓人心痛的行為有了新的理解和認知。
比如《小李飛刀》中的李尋歡明明與表妹林詩音從小青梅竹馬,可是為了報恩把心中唯一所愛拱手相讓。這部電視劇我不止看了三遍,但一直不太明白既然那麼愛,為什麼會做出把林詩音當做報恩的工具送出去。可以說李尋歡的這一行為中最受傷害的就是林詩音,她成為了這個三角戀中的犧牲品。
可是從上官透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李尋歡舍愛報恩背後的真實原因。上文提到過李尋歡出生書香門第,家族裡都是讀書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李尋歡,從小耳濡目染當然會把「忠孝禮義」這4個字當做生命中最高的信仰。
所以即使他再愛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也會被他排在忠孝禮義的背後。因此龍嘯雲的救命之恩,對於李尋歡而言是兄弟之義也是為人之禮。從這一點上看李尋歡的這種做法,完全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就很好理解李尋歡那不可理喻的退讓。
《月上重火》雖然是一部古裝武俠片,但其內核卻有著很多人都不曾觀察到的,但現代人極重視的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話題。我們從上官透這個人物身上可以看到無論是影視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那些不被理解的行為背後,很多都與自身的原生家庭和從小的經歷有關。因此很多看似不可理喻的選擇和決定或許都可以從他們的原生家庭中得到答案。
很多人把這部劇當做一個茶餘飯後的消遣,但在我看來,這部劇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現實意義,細看之下,或許很多人都能從上觀透這個人物身上看到自身內心的真實想法,或是身邊人古怪行為背後的原因。
這些都是以前古裝劇所不具備的特質,這也就是為什麼開篇我就說過不要拿這部劇跟之前的武俠劇相比較,因為沒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