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我打開了好幾次,最終又關掉的電影,沒有別的原因,因為我不敢看。
大一的時候,提到這部電影,有個沒心沒肺成天嘻嘻哈哈的舍友說自己寒假的時候,在被窩裡看這部電影哭溼了枕頭。
我可以在看《鐵達尼號》為悽美的愛情故事內心波濤洶湧而不會落淚,可以在看《辛德勒的名單》時候,大受觸動,感動,致敬偉大,但我不會落淚。因為沒有感同身受,因為沒有切身體驗。
但是我一定會在看《忠犬八公的故事》的時候落淚,因為我自己也養了一隻小狗,撿來的中華田園犬,得過細小,得過狗瘟,很幸運,它都挺過來了。它很乖,不拆家不咬人,不亂跑不亂叫,很聽話也很粘人。每天搖著尾巴接我進家,我吃飯的坐在腳邊盯著看我,看到我不好意思吃獨食。它快4歲了,希望以後每天它都像現在一樣。
雖然電影沒看過,但是故事內容我都知道,只看八公照片的變化,所有的情節都能知道了。
我特別想對一部分群體說,你可以吃狗肉,但是不要偷別人養的狗,也不要把你養了很久的狗送去賣狗肉的地方賣掉。
還是寫寫《忠犬八公的故事》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故事吧。
1.故事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1923年11月八公出生,1924年隨上野教授到東京澀谷生活,那時候它開心快樂。
每天,八公都會送上野上班接它下班。1925年5月,上野教授去世,但是八公依舊每天去車站等他,等一個永遠不可能再回來的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八公,1930年10月2號,一篇關於八公的文章發表了,八公火遍了全日本,全國各地慕名前去看望八公的人絡繹不絕。
1934年,人們為八公建了青銅雕像,1935年3月8號,等了9年9個月的八公去和他的主人團聚了。
2.二戰中,八公的銅像被融化製作武器了,現在日本的八公銅像是後來在1948年重新鑄造的。
3.現在除了澀谷有八公的銅像,在它的老家出生地大館市車站也有一個,在富士電視臺前也有一座。
4.八公死後,屍體被製成標本保存在國立科學博物館,內臟保存於東京大學。
5.電影裡的八公,為了八公拍出老年的樣子,給八公化妝,改變了毛色,同時用一點點重物,讓耳朵和尾巴下垂。
6.電影中的八公由3隻秋田犬聯合出演,其中一隻還是小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