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姬丨文
網文看多了,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錯覺。
就像老話裡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A島上就有這麼個惡搞《紅樓夢》劉姥姥的神帖,一連更新了近百樓。
整套故事行雲流水,道盡劉姥姥驚世駭俗的一生。這讓我想起近年來,也有這麼一批日本輕小說改編的動畫,光看標題就能把劇情、設定腦補的七七八八。
什麼《我的妹妹是情色漫畫老師》、《轉生成為了只有乙女遊戲破滅flag的邪惡大小姐》、《普通攻擊是全體攻擊而且能二次攻擊的媽媽你喜歡嗎?》……標題賊長,看著搞笑,就像劇情梗概一樣直接明了。
當然,這些動畫/輕小說的標題之所以如此"畫風清奇",和業界競爭太激烈有一定的關係。
日本每年都有不少輕小說產出,小說上架時包裝都是有塑封的,讀者只能看到封面或者書脊上的名字,因此標題的第一印象對於銷量影響非常大。
標題起的好,才能引起讀者注意,設定有意思,在眾多輕小說中脫穎而出。這也間接催生了現在的輕小說標題越來越長的現象。
有人開玩笑說:「《不管是什麼沙雕故事只要標題足夠長最後帶上書名號看著就像是一本輕小說的樣子》。」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便是這樣一部標題很長的作品——《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
年近不惑的平凡上班族遭遇惡性事件不幸被刺,彌留之際與異世界系統相匹配,得到了「大賢者」與「捕食者」的技能,並以史萊姆的姿態開始冒險。
故事的設定是傳統的異世界穿越,有意思的是轉生成RPG裡弱雞代名詞的「史萊姆」。
異世界題材的奇幻故事大多會用RPG化的具體數值來解釋強度,但《轉生史萊姆》中沒有提到具體的數值。儘管利姆魯的2個技能都十分厲害,厲害到無法用具體數值描述的程度。
【大賢者】:能夠解析世間的真理、法則,相當於腦內搭載的Siri語音助手,能夠以系統的形式與主角對話,具有有演算、鑑定的能力。
【捕食者】:捕食其他魔物後,通過分析和研究來習得對方的能力、模擬對方的形態,頗具史萊姆特色。
動畫裡利姆魯一出場就遇到了如神一般的NPC暴風龍,在前期獲得了龐大的魔素支援。
後來吞噬了井澤靜江後繼承了她的能力和遺願,得以幻化成人類型態。打敗豬頭帝後成為了魔王種,連帶著技能升級成了暴食者,威力更強了。
兩個技能的成長性、可塑性MAX,如果放在遊戲裡妥妥的BUG一般的存在。實際上,就連主角也經常處於「啊,原來我這麼厲害」的懵逼狀態中。
雖然利姆魯的起始設定就很逆天,但《轉生史萊姆》 這部作品,不像同類題材作品往往以升級打怪、熱血對抗、想要變得更強這些內容為主軸。
利姆魯從轉生起,就如浮萍一般隨波逐流,他的人生目標就一直不是自己定下的。在與大家相遇後逐漸萌生想做一個小小村子的村長,慢慢發展村莊,守護鳩拉大森林的平和生活。
正如同大家對利姆魯「萌王」的愛稱,他一直保留著純真的心,或許有些不懂風情,但會真誠對待每個遇到的朋友、夥伴,並且願意信任。
甚至他還與村民們「約法三章」:第一,不許傷害人類;第二,不許內訌;第三,不鄙視比自己弱小的其他種族。至於為什麼不許傷害人類——「理由很簡單,我喜歡人類,以上!」
這就是利姆魯的夢想,建立一個任何種族都能愉快地一起生活的愉快國度。
包裹在異世界日常的外表之下,是一個史萊姆領主「搞基建」,用軟萌去感化身邊人的故事。
這樣清爽的世界觀獲得了觀眾們的青睞。2018年10月,第一季《轉生史萊姆》動畫在B站開播,追番人數563.7萬,總播放量達到了2.6億。
目前動畫第二季已經公布了PV,將分割為兩期播映,第一期2021年1月開始,第二期2021年7月開始。
此外,衍生漫畫《轉生史萊姆日記》同樣確定TV動畫化,將於2021年4月開播,故事講述萌王利姆魯與他森林居民的日常。
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的近一年時間裡,我們都能見到「萌王」的身影了。
有著藍色粘稠狀的外表,帶著人畜無害似的眉線,勇者路上一刀一個的移動經驗值。向來是弱雞代名詞的史萊姆,卻在動畫《轉生史萊姆》裡一轉弱小形象,在異世界縱橫睥睨。
在無限的幻想交織之中,關於利姆魯的異世界日常故事從獨特的魔物視角展開,似乎永遠也講不膩。不少觀眾看完動畫後意猶未盡,為了了解後續劇情發展,等不及開始追漫畫,追原作小說。
還有不少觀眾心生感慨,「這要是能做成遊戲該多好啊!?」
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轉生史萊姆》變成遊戲的話會怎麼樣呢?或者說,假如某天你的「頂頭上司」變成了一隻強大的史萊姆,這樣的鳩拉·特恩佩斯特聯邦國會是怎樣的一副光景?
實際上,《轉生史萊姆》原作中有很多日式冒險故事必備的元素:龍與魔法,史萊姆與哥布林,魔王與勇者,魔物森林與冒險者公會……
到後來甚至還會出現可以復活的地下城,這些充滿RPG感的幻想元素構築起了整個世界的風土人情,非常適合改編成遊戲。
你別說,今年還真有這麼一款叫做《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魔物之王》的正版授權手遊將在6月6日開啟測試。
(吐槽一下:本來原作的標題名字就夠長的,變成遊戲更是一行都放不下,官方估計也夠鬱悶的。)
如果你現在在TapTap上搜索「轉生史萊姆」,會得到2條不一樣的搜索結果。一個是來自日本廠商的2D手遊,另一款國內代理的遊戲馬上測試。
很多人以為後者就是單純的引進代理而已,出於前者的印象打上了差評。事實上,兩款遊戲的製作發行商完全不一樣,是完全不同的遊戲,搞錯的人並不在少數。
根據官方介紹,這次的《轉生史萊姆》手遊由龍淵網絡策劃製作,萬達院線遊戲在國內發行。
作為原作在國內首款正版授權的手遊,遊戲集結了動畫原班聲優配音,原作者伏瀨先生親自參與監修,100%還原原著劇情。
雖然動畫第二季延期到了明年1月,但原本計劃是今年10月,而且遊戲這個時間曝光,聯想到最近流行的「看番」手遊,很容易就能想像到屆時劇情會做出一定的同步。
官方也希望藉此給玩家帶來原汁原味的體驗,著重了介紹劇情還原度的部分。
在第一季動畫最後,利姆魯因為井澤靜江的遺願前去當庫洛艾等孩子們的老師。為了幫助孩子們脫離死亡的命運,利姆魯決定幫他們召喚精靈附身。
在幫庫洛艾召喚精靈時,卻召喚出一個特殊精神體——長大後的庫洛艾。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長大後的庫洛艾會以精神體現身?
而在第二季的預告PV裡,利姆魯為何以一襲黑衣的姿態現身?利姆魯到底經歷了什麼才會選擇成為魔王的?
這些第一季遺留下的謎團,或許會在遊戲動畫中一併揭示。
IP衍生手遊首先是要照顧到核心粉絲的需求。遊戲可能不一定要有大量創新,但一定要讓玩家感受到「沒錯,這就是動畫裡的鳩拉·特恩佩斯特聯邦」。
從官方已經上線的預約界面來看,玩家似乎會是以轉生者的身份,作為原作動畫中的某個種族加入遊戲?
大鬼族、矮人、精靈、哥布林……很好奇自己會不會轉生變成史萊姆。
以魔物的視角成為鳩拉·特恩佩斯特聯邦國的一員,參與到魔物聯邦國的建設想必非常有趣。
玩法方面,目前官方透露的信息有限。
從公布到內測,最後正式上線,圍繞著遊戲內容,官方正有節奏地釋放先導PV、預約宣傳等一系列宣傳視頻,相信後續會有更多的信息放出。
遊戲裡為了契合利姆魯的「捕食者」特性,或許還會加入利姆魯的「養成系統」。在保留原作粉絲的核心樂趣同時,在系統上做出差異化。
就像前兩年網絡上突然爆紅的「養鯤」頁遊廣告,又比如任天堂的《星之卡比》,「吞噬與進化」真是一個很難描述的迷之爽點。
能吃的不能吃的統統都進利姆魯的胃裡,通過自己的培養,形成不同的技能路線。多一點不確定性,多一點趣味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遊戲介紹裡明確會提供一個「擼」史萊姆的機制。類似手遊看板角色,玩家可以通過觸摸與其互動,我願稱之為「摸摸樂」。
用官方的話說,就是運用「超高」技術手段,完美還原史萊姆材質,實現用手指就可以戳、盤、扯史萊姆。
因為開發資源與引擎限制,要在手機上實現史萊姆的流體效果並不容易,這可比捏個小姐姐難多了。
一旦能真的實現這樣的效果,無疑會帶來不小的加分。
我已經能想像到利姆魯在拉拽拖動下,「姆敷姆敷」「噗喲噗喲」,如同果凍凍一般柔軟又富有彈性的質感了。
雖然動畫裡的女角色畫的如此可人,但別以為我不知道,大家內心深處最喜歡的還是史萊姆「男主」,畢竟誰不想盤這麼可愛的利姆魯呢?
還有更多關於手遊的特色,這裡就不多贅述了,馬上《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魔物之王》將在6月6日進行官方限量首測。
如果你好奇自己會不會轉生變成史萊姆,如果你也想在遊戲裡「擼」利姆魯,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者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在官方微信號完成預約,並且回答問卷、有機率獲得限量測試的激活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