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推出的文化音樂節《經典詠流傳》將中華經典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網絡平臺有機結合,兼顧詩詞文化上的意境悠遠和表現形式的通俗易懂。經典傳唱人不僅有藝術名家,也有後起之秀,還有許多熱愛生活的普通人,他們結合自身的音樂風格,將經典詩詞轉化為優美的歌曲。節目已有《經典詠流傳第一季》、《經典詠流傳第二季》。
雖然節目很好看,很有意義,但一些中國古詩詞經過改編後,其實並不是很好聽,改編人也並沒有將詩詞的意境唱出來。但讓人欣喜的是,有幾首歌不僅好聽,而且與詩歌的意境相符,讓人一聽難忘,聽之忘俗。
1.黃綺珊所唱《定風波》,改編自《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 ·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黃綺珊改編歌詞: 何時起飛,何處落定。每一步都雲淡風輕,一直尋找一雙眼睛,能看清歲月的身影,都說生命是一次旅行,總在穿越自己的心靈。夢有多遠,愛有多深,原來只是一道風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十分還原詩詞本身。
2.梁俊《苔》,改編自《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歌詞: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如果沒有那次眼淚灌溉,也許還是那個懵懂小孩,溪流匯成海 夢站成山脈,風一來 花自然會盛開,夢是指路牌 為你亮起來,所有黑暗 為天亮鋪排,未來已打開 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圖不可缺的一塊 ,世界是純白 塗滿夢的未來,用你的名字 命名色彩,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雁聲依舊在 年少時對白,耳邊音猶在 如風暖心懷。
由一名老師與沂蒙山小孩所唱,十分好聽。溫暖而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