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八期將於今晚21:10播出。歸鄉人孟非將帶領馮提莫、彭宇繼續重慶的南川之行,感受南川風情,喝方筍湯、品大樹茶,學唱當地山歌,體驗崖蜜生產以及探尋杉樹美景背後的故事。
在親手嘗試過「打筍」後,探訪小組跟隨當地村民來到筍棚,體驗地道筍農的日常生活。筍棚是當地村民在採摘季節上山時的臨時住所,房屋都用方竹製成。進到筍棚內的探訪小組終於品嘗到了湯頭濃鬱、肉味鮮美的筍子燉臘肉。喝完湯再品茶,來自金佛山南麓2700年高齡野生茶樹的大樹茶茶香濃鬱,品茶無數的孟非對茶讚不絕口。南川因地制宜發展了茶樹種植產業,與方竹一同成就了當地的生態致富藍圖。
南川之行,讓探訪小組不僅看到了當地物質的富足,也感受到了這裡精神文化的多姿多彩。南川區文化館館長曾德剛和戲曲家協會會長梁小勇來到金佛山採風,為的就是將筍農的辛勤勞作融入舞蹈和歌曲中,打造獨具南川民俗特色的藝術內容。在筍棚內,館長曾德剛還教馮提莫唱起了當地的山歌,朗朗上口的歌詞和旋律贏得了滿堂彩。
探訪小組還來到了盛產崖蜜的南川蜂場。有著「絕壁蜂王」稱號的重慶市蜂業學會副理事長唐洪帶領孟非一行近距離接觸了蜂箱。彭宇自告奮勇想要嘗試背蜂箱,然而還沒站直就發現沉重高聳的蜂箱難以保持平衡。而蜂農需要將這樣的蜂箱背上海拔兩千多米的柏枝山山頂,好的生態、茂密的繁花、勤勞的蜂農造就了金佛山獨一無二的優質蜂蜜。
探訪小組的最後一站選擇來到了山王坪。山王坪是中國首個喀斯特地貌公園,深秋時期水杉林和柳杉林交錯分布,金黃色和青綠色涇渭分明,造就了油畫般的壯觀景象。節目錄製之時正值深秋,秋風瑟瑟,蘆葦飄搖,漫步在茂密金黃的杉樹林間,孟非、馮提莫和彭宇連連感嘆太美了,都拿出手機拍個不停,深怕錯過任何一處美景。
2016年,一張名為「平分秋色」的俯瞰照片在網際網路迅速走紅,由此山王坪名聲大噪。這樣浪漫的「平分秋色」並非天然形成,而是當地政府於本世紀80年代為了治理石漠化而栽種的杉樹,經過40年的種植與維護,山王坪目前擁有10萬畝杉樹林,真正做到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金佛山還擁有2000多株野生銀杉,被稱為「植物活化石」,因為生長環境要求較高而十分稀有。
在探訪小組上山的路上,護林員李光祿、李光華向大家講述了一個關於守護杉林的故事,至今他的家族已經守護銀杉近40年歷史。銀杉通常生長在狹窄的山脊,上山維護需要拿著刀砍出一條路,有時還會遇到滑膩的「天梯」路段,幾乎所有能夠到達銀杉林的小路都是由李家人用腳走出來的。因為地形複雜,李家兄弟一年穿壞的膠鞋至少有5雙。而隨著年紀漸長,兩位護林員也計劃將守護的責任傳遞給下一代,代代守護銀杉。聽完李家人的故事,彭宇忍不住感嘆:「走一遍容易,難的是一直堅持,這就是真正愛自己的土地。好山好水回來了,金山銀山才能繼續。」
南川之行的風景究竟有多美?孟非、馮提莫、彭宇還將遇上怎樣的精彩故事?敬請關注今晚21:10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