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的日期,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英國才是二戰最吝嗇的國家,很少有人知道法國的軍事實力其實遠超德國等等。今天我就來列舉一下二戰中一些「鮮為人知」的幾個事實。
1、1940年法國的坦克、步槍、士兵的數量要比德國多很多
人們總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機械化部隊無人可擋,尤其是陸空並進的戰鬥方式讓盟軍束手無策,實際上並非如此。1940年5月10日,當德國向法國發動進攻時他們仍然只有135個師,其中只有16個機械化部隊;而剩下的德軍,大多數是以馬車或者人力等來運輸物資。此時,法國的兵力武器並不比德國差多少;德國有7378門火炮,法國有10700門;德軍召集了2439輛坦克,法國的坦克數量是3254輛,而且法國坦克體積更大、裝甲更厚、火力也更強。
法國第67步兵團
2、戰爭期間英國戰鬥機的產量翻了176倍
在二戰開始前,英國就已經計劃要大規模發展空軍和海軍力量;直到法國投降後看到德國的裝甲部隊,英國才漸漸意識到陸軍也非常重要。
英國的:霍克 菲利 MK.1 戰鬥機
然而,直到1944年春英國的軍力主幹仍然不是空軍、海軍,甚至不是陸軍,而是戰鬥機製造業。在整個二戰中,光是英國一家就生產了132500架軍用飛機;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要知道在1941年的不列顛之戰中英國只有750架戰鬥機,而只用了短短3年的時間就把戰鬥機的產量翻176倍。
3、盟國的商船海運只損失了1%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北大西洋、北冰洋和本國水域的盟軍商船被擊沉的只有1.48%。總共有323090艘商船在海上航行,其中有4786艘被擊沉,而且有2562艘是英國的;另外在世界各地,每天都2000艘英國商船在航行。
4、日本人神風特攻隊的——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
二戰末期,眼看著就要被美國團滅的日本開發出了一種喪心病狂的特別攻擊機——MXY-7 櫻花。這種攻擊機是「彈」、「機」一體的飛行炸彈,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自殺式的攻擊機,但是MXY-7 櫻花並不具有起降功能,而且飛行距離非常短,只有36公裡的航程,所以必須使用一些航程較遠轟炸機來運輸,在距離目標30多公裡內把MXY-7 櫻花攻擊機發射出去。所幸的是,MXY-7 櫻花在二戰中對盟軍造成的損失並不是很大,根據記載該機只擊沉了3艘盟軍艦艇。
日本MXY-7 櫻花攻擊機
5、英國的配給制量最少
在戰爭開始時,法國和英國根本就沒有配給制度,到了1940年1月英國才開始給士兵和平民分發微弱的配給。而德國在戰前就已經給民眾分發適量的配給,到了1941年法國投降之後配給更是翻了一番。
一群英國平民在排隊領配給
法國的土地被佔領後,配給直線下降甚至直接沒有,所以很多人挨餓。而英國的配給雖然很少,但卻一直沒有斷過,食物等必需品一直供應至戰爭末期,1945年時英國的配給相比歐洲其他國家漸漸有所提升。
6、亞歷山大元帥是戰爭中經驗最豐富的戰場指揮官
哈羅德·亞歷山大是英國二戰時期戰功顯赫的一位大元帥,他們擔任過司令、軍長、師長等職位,是世界罕見領導過各個級別部隊的軍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升級為營長後,哈羅德·亞歷山大於1930年在印度西北地區的瑙謝拉(Nowshera)擔任旅長;1940年在法國領導英軍第一師,1942年擔任英軍駐緬將軍。
哈羅德·亞歷山大
7、盟軍和德國的王牌飛行員有很大的差距
德國的「王牌」飛行員需要不間斷的在空中飛行,從而擊落更多的敵機,而且王牌飛行員還會受到其他隊員掩護,使其獲得更多的擊殺。尤其是在東部戰線,蘇聯的飛行員雖然訓練有素,但是他們的戰機相對比較簡陋,所以被德軍王牌飛行員擊落了很多。德國的王牌飛行員是「埃裡希·哈特曼」(Erich Alfred Hartmann),在整個二戰中他擊落了352架盟軍飛機,其中有345架是蘇聯戰機;而盟軍的王牌飛行員是英國的「約翰尼·詹森」,他在整個二戰中只擊落38架軸心國戰機;相比之下確實有很大的差距。
德軍王牌飛行員埃裡希·哈特曼
8、「胎死腹中」的He-112戰鬥機
在梅塞施密特公司開發Bf-109戰鬥機的同時,競爭對手亨克爾公司也推出了一種全新的金屬半圓形翼尖長方形機翼He-112戰鬥機。在梅塞施密特推出了Me-109E戰機後,亨克爾公司也推出了He-112E戰機,而且後者的時速超過563公裡/小時,可以在10分鐘之內把高度提升至609米。更重要的是,He-112E戰機還有一個收放式起落架,戰機著陸時更加安全;而且該機的航程高達1150公裡,比同一時期的梅塞施密特110系列戰機強很多。
亨克爾公司的He-112戰鬥機
He-112和Me-109戰機原本是最佳的戰鬥夥伴,而且He-112的戰鬥覆蓋距離也更廣,不過因為梅塞施密特太過執著於自家的Me-109,而且因為海因克爾(Heinkel,亨克爾公司創始人)批評希特勒解僱猶太人的原因,所以He-112戰機最終未被德軍採用。
梅塞施密特Me-109
9、美國的M1941野戰外套既實用又時尚
戰爭中,美軍的標準制服是M1941野戰外套,又叫做帕森斯夾克。是美軍第五師在1940年夏天參加阿拉斯加演習後採用的,並以師長詹姆斯·帕森斯少將的名字命名。該野戰服是根據戰前的平民風衣設計的,迅速擴展兵力的美軍意識到大部分士兵都是平民出身,所以必須要穿戴一件簡單、舒適、耐用的制服。
美軍M1941野戰外套
該制服採用正面紐扣+拉鏈的方式,既輕便又保暖的短外套,幾乎不用裁剪就能適合大多數的士兵,同時又不會浪費材料。關鍵制服的設計風格也很棒,還曾經上過英國的《紳士》雜誌封面,可見M1941野戰外套是聚集了實用性和潮流於一身的制服。
10、德國的汽車運輸部隊數量非常少
在戰爭時期,德國宣傳其機械化部隊是多麼多麼的強大,所以很多人誤以為德國在各個軍事領域的裝備都很強大。1939年時,雖然德國的高速公路和梅賽德斯的卡車非常有名,不過他們仍然是當時歐洲汽車最少的國家之一。
戰爭爆發時德國的每輛運兵車是47人,而此時的英國每輛車只運輸14人、法國是8人、美國4人,這意味著德國的主要運輸仍然依靠鐵路和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