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傷鱉如龜,必應有主。」——釋宗印《偈頌八首》
見義勇為是值得被鼓勵的事情。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選擇漠視,面對不平之事,膽小如鼠,不敢挺身而出;但有一些人大公無私,有一腔熱血,面對不公正,敢於伸手相助。
有人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這些默默為我們承擔困難的人,在意外到來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挺起胸膛。當初,曾經有兩位高中生在高考前夕,當初寧願錯過高考,也要見義勇為救人的兩名高考學子,現在結局如何?
古代有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眾多學子都想高中狀元;現在有了更公平的高考,能為社會選拔出高學歷的人才。如今,學子們更是將考上好大學,作為自己學習的動力。高考對每一位考生和家庭都至關重要,就像是戰場一樣,雖沒有硝煙,但卻很緊張,每一位考生都在寒窗苦讀,只為在考試中一鳴驚人,繼而來到理想的院校中。
有人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可想而知這場考試的重要性和競爭程度。柳豔兵和易政勇在高考前夕,學習生活非常緊張,當時他們和其他高三學子一樣,每天都忙碌在學校與家的兩點一線之間。
他們住得離學校很遠,因此常一同搭公交車回家,並且在車上分享學習心得和體會。當時,高考馬上就要到了,他們兩人既緊張又憧憬,想像著未來美好的大學生活。當然,他們還是兩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常會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誇獎。在性格上,他們也非常的相似。
就在這一天,兩人像往常一樣,在學校中完成了學業後,便準備回家。當時,另一位同學謝宜君叫住了柳豔兵和易政勇,於是三個人共同到公交車上。在車上,他們聊著對未來的嚮往和目前的學習情況。
當時他們一邊吹著微風,一邊聊著學習生活,好不愜意。之後,車上有了越來越多的乘客,使得車上變得雜亂。正在這時,人群中卻突然發出了一聲尖叫聲,三人的談話也戛然而止。原來,有一位男子正拿著刀亂砍亂劃,此時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都已經被嚇得驚慌失措。此時,大家坐在原位不敢動,而柳豔兵和易政勇則相互會意地點了一下頭,便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男子身邊。
見此狀,男子更加激動地向著兩人比劃著刀,但兩位學生並不害怕,反而繼續與歹徒做搏鬥,聯合著想要搶歹徒的刀。此時,歹徒發狂一樣對他們亂砍,導致兩人都被砍傷了,可他們卻沒有退縮,而是毅然前去與男子做搏鬥。此時,其他人也紛紛加入其中,將這個男子制服,而柳豔兵和易政勇卻倒在了血泊中,被送往醫院。經過醫生搶救,兩人最終脫離了危險,但卻需要留在醫院治療,這讓他們失去了參加高考的機會。
隨後,老師、同學們陸陸續續地來到醫院,看望他們,可兩人已經與本次高考失之交臂。隨著這件事的廣泛流傳,新聞和媒體工作者紛紛趕到教育局,鑑於這種特殊情況,教育局為他們單獨舉行了一場考試。考試過後,有很多名牌大學紛紛向他們發出邀請,最終柳豔兵和易政勇分別來到了南昌大學和江西財經大學,大學也對他們免除了一切費用。如今,兩人早已經大學畢業,在新地工作崗位上,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兩人見義勇為,為更多學子們樹立了榜樣。在危難的時候,他們不慌不忙,臨危不懼,與歹徒搏鬥,彰顯出新時代青年的勇敢精神。「育人先育德」,在教育中,除了使學生們獲得書本的知識外,更應該「立德樹人」,讓他們擁有高尚的品質。柳豔兵和易政勇在危險中能夠挺身而出,是當代青年的楷模,因此教育部門為他們單獨設立了一場考試。
國之未來在於青年,柳豔兵和易政勇在高考前夕,能夠見義勇為,彰顯出他們高尚的品格。我們的國家和社會,需要更多的像他們一樣的青年人,來建設祖國。未來,他們也會在平凡的崗位中發光發彩,取得更出色的成績。每一位學子們,也都應以他們為榜樣,有才的同時,更應該有德。
參考資料:
釋宗印《偈頌八首》
《論語·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