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德雲鬥笑社》中每一期的節目都有一個主題,上一期的主題是規矩,這一期的主題就是不要忘本。節目中的遊戲設定和最後相聲要表達的主題都是這個,比如在玩遊戲的環節設定誰曾經在你剛來上海的時候幫助過你,誰對你有恩,以及曾經哪段相聲讓你開始想學相聲這樣的話題展開。
侯耀文曾經用「一路走來,步步血淚,無人扶持,勢必嫉惡如仇」這樣的句子來評價郭德綱一路走來的艱辛。
郭德綱是個舊思想的人,恩怨分明,疾惡如仇,當年所有人恨不得他死,他站在臺上怒目圓睜,聲音鏗鏘有力,為自己正名。
郭德綱自己也說過當初「但凡當時有人拉他一把,他都不會成為現在的郭德綱。」有飯吃了,誰還會憤怒,只有沒飯吃,別人還不讓你活的時候你才會下了狠心要好好活下去。
師父 侯耀文
曾經的主流相聲界,沒有厲害的師承是得不到其他相聲演員認可的。得不到認可就不能在相聲圈站穩腳跟,站不穩腳跟賣不出去票,過不了多長的時間郭德綱的德雲社就得「夭折」,所以拜一個有名望的老師在相聲界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初的郭德綱到處求人拜師,可是根本沒人理他,最後是侯耀文力排眾議認下了郭德綱這個徒弟,為他擋掉了許多人的排擠。
當時還帶著侯耀文先生,于謙的師父石富寬先生和郭德綱一起上節目。那個時候的郭德綱也是有人疼,有師傅寵的,笑得像個孩子。
師徒相處的時光雖然只有三年,但是相處卻十分投契,郭德綱曾經說侯耀文先生待他如父子一般。
後來侯耀文去世,郭德綱哭得眼前一片昏花,後事郭德綱全程參與。侯耀文去世後郭德綱把侯耀文的遺像請到了德雲社的後臺,初一十五後臺的弟子們都是要磕頭燒香。
忘年交張文順
1995年張文順,郭德綱,李菁創立了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從那之後,一直到2009年,張文順先生都在郭德綱身邊,給他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張文順先生鼓勵郭德綱收徒,還為郭德綱將來的徒弟定下了「雲鶴九霄,龍騰四海」的八字科名。演出結束大家都會唱的《大實話》也是張文順先生寫的。
05年德雲社火了,有相聲同行來後臺挑釁,是張文順拖著病體擋在郭德綱前面,把這些人罵走。
郭德綱和張文順老先生
08年徐王二人退出德雲社,在媒體前指責郭德綱的不是。還是張文順先生站出來表示把徐逐出師門。
張文順生病的時候郭德綱要求德雲社所有的弟子人分班去陪床,就是為了讓老人不寂寞。張文順的住院費,後事花的錢都是郭德綱出的。
2月份張文順先生離世,德雲社停演九天,攜全體成員為張先生辦了一個風風光光的葬禮,用郭德綱的話來說就是:辦一堂最好的白事,我看他們誰死得過張文順!
張文順先生的遺像隨後也被請到了德雲社的後臺。
德雲社的後臺有四張遺像,侯耀文先生,金文聲先生都是郭德綱的師父,張文順先生和李文山先生都是陪郭德綱苦過來的人。
當年愛護過郭德綱的人已經故去了,螢屏上,郭德綱再也沒有那麼開心的笑過。
前輩馬季
雖然馬季先生是某人的師父,但是他還是很認可郭德綱的。馬季先生是愛才的,馬先生晚年的時候相聲已經沒落了,大家也不再聽相聲了,很多相聲演員都去演小品了。
于謙曾問過馬季先生:「馬先生,您看相聲是不是進入低谷了?」馬先生沉思良久說:「至少還有郭德綱。」
馬季先生誇讚郭德綱
馬季先生是喜歡郭德綱的,德雲社的牌匾都是他為郭德綱題的字。在題字的時候還接到同行打來的電話阻止。馬季先生也曾經感慨過:「我喜歡相聲,但是我太討厭說相聲的這幫人了。」
果然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北京電臺主持大鵬
大鵬是在德雲社受到四面夾擊的時候出現的恩人,是他通過電臺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聽到了郭德綱的相聲,喜歡上了郭德綱的相聲。可就是因為這個很多相聲前輩就要封殺大鵬,不讓他主持商演。
後來郭德綱在很多公開場合承認大鵬是德雲社和自己的恩人,也曾為帶來大鵬的困擾而道歉,可是該道歉的人從來不應該是郭德綱。
放下,不放下
柏邦尼說,吃過很多苦的人要多少 甜才能填滿,馬東說,吃過苦的人一絲甜就滿足。是的,心裡苦的人一點點甜就能滿足,黑夜裡的人一點點 光就會覺得溫暖。
在郭德綱出的第一本書《過得剛好》中,提到過這些人對德雲社和自己的幫助,他們就是那些甜,時刻柔軟著郭德綱的心。
有人曾經勸郭德綱放下對同行的這些仇恨,但是誰能這麼輕鬆地放下,同行是要逼他去死啊!
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這種東西,因為沒有這種經歷,所以不能體會老郭曾經的痛苦。
以直報直,以德報德,方知世間善惡。
郭德綱就面對那些傷害過他的人是怒目金剛,面對喜歡的人卻是個大肚子的彌勒佛。
放下不放下又能怎樣呢?放下是我大度,不放下也是情有可原。還是那句話,你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別勸我大度。
不改初衷
郭德綱雖然有時開玩笑有點過火,但是尊師重道,以身作則,傳承規矩和相聲,從這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他的人品。
曾經有人問過嶽雲鵬和郭麒麟,如果遇到那個人怎麼辦,他們兩個的回答都一樣,師父(父親)說了,該打招呼打招呼,以前的事情跟他們沒關係。
當年許多弟子退社也不過是因為分錢不均,外加預感到德雲社會垮臺,他們為了自己的前途選擇了退出。
在利益面前親爹都不好使,何況只是一個師父。
何是郭德綱的第一個徒弟,18歲學相聲,24歲開始登臺,此後一直火到10年八月退社之前。
郭德綱對他付出的心血不可能不深,何當年結婚沒有錢都是郭德綱出的,也是拿親兒子一樣看待的。
何李退社應該算是給郭德綱的心上插了刀子,一個是親自培養的大徒弟,一個是陪自己走過最難歲月的兄弟,到底也是意難平。
郭德綱雖然跟演員們籤了合同改了制度,但是對待這些徒弟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渡人渡己
郭德綱經常提到李雲傑李鶴東兩個徒弟,在德雲社經歷黑八月事件的時候,他們說如果德雲社幹不下去了,就把拆遷得來的一套房賣了,把錢給郭德綱,還了郭德綱的恩情。
嶽雲鵬說不會離開郭德綱,因為沒有郭德綱就沒有嶽雲鵬。所有人都要攆他有的時候是郭德綱要留著他,母親生病的時候是郭德綱給的醫藥費,連辦婚禮的錢都是郭德綱出的。
孫越是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山的舅外孫,是石富寬的徒弟,于謙的師弟。
相聲界當年不景氣,他只能去動物園養大象。後來郭德綱要他加入德雲社說相聲,他說他捨不得自己那十幾個弟兄,郭德綱就把他們都帶到了德雲社。
燒餅當年受曹金蠱惑離開德雲社,回來之後郭德綱不計前嫌還是收下了他。現在燒餅說起當年的事情還會懊悔得掉眼淚。
張雲雷,一摔成名。他躺在icu裡哭,郭德綱說:「你放心,你實在站不起來,我教你說相聲,你坐著我也讓你上臺,只要有我在,就什麼都不叫事」。張雲雷如今成了德雲女孩嘴裡「日思夜想的辮哥哥」。
大浪淘沙,總會有金子被留下。
未來的路
很多人吐槽東方衛視的很多節目成了德雲社的天下,郭德綱何嘗不是在曲線救國。
郭德綱說我愛相聲,我怕他完了。相聲主流界打壓郭德綱,但是郭德綱從來沒有打壓過同行。
他在《歡樂喜劇人》中大力扶持相聲,舉辦《相聲有新人》都是為了給更多的同行機會,讓那些愛相聲的人看到希望。給他們一點名氣,讓他們能靠相聲活下去。有人願意投奔德雲社他也願意收,他想為相聲界多留下幾個人才。
德雲社雖然現在這樣火,但是它還只是個民間社團,不被主流相聲界所接受。郭德綱能做的也許只是擴大德雲社的規模,招更多的弟子,讓相聲這門藝術存活下來。
我們早已經忘了郭德綱當年的樣子,但是郭德綱一直記得自己曾在籠子裡被人當猴子參觀過。
他是苦過來的人,他知道堅持有多難,他想儘自己的所能給這些人一些庇護,一些堅持下去的力量。
成不成大師無所謂,他現在只是想為相聲的未來發展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