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靈光的「漢光軍演」

2021-02-09 溫哥華的魚

每年年中,臺灣地區都有一場各方期盼的大戲上演 – 年度「漢光軍演」。臺島上下從高層到媒體都指望著萬炮齊發的場景「以壯軍威」,國內眾多軍迷則抱著逛博物館的心態看看老態龍鐘的古董武器又會出什麼么蛾子。果然今年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因為新冠疫情一再推遲的「漢光36號」軍演還沒正式開始,7月3日參加預演的陸戰隊99旅就發生了橡皮艇翻覆事故。


當時步2營在高雄左營桃子園海灘實施「向岸突擊登陸」訓練科目,共出動8艘橡皮充氣突擊艇(CRRC),每艇重140公斤,搭載7名陸戰隊員。據事後臺海軍初步調查報告顯示,因為「海象驟變」,海面風速從10節 突然增大到13節,瞬間湧浪過大,遭後方激浪推擠,導致2艘橡皮艇翻覆14人落水,其中11人自行遊泳上岸,1人輕傷,另外3人失蹤。落水地點離岸160米,水深只有1.5米。直到半小時後,岸上人員才發現漂浮在離岸20米處的2名士官,隨即救上岸送醫院搶救,最後一名失蹤士兵則是事發1個半小時後才由搜救直升機發現並引導救援艇救起的。

這三位重傷士兵中的兩人在7月5日不治身亡,當天中午海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戰技訓練中心負責操演驗收的一名少校(也曾是上述官兵的教官)疑因自責而自殺身亡,令這起事故的死亡人數上升到3人。這並不是臺灣軍隊第一次發生此類事故,1980年在同一海灘,一輛LVTP5兩棲車在不良海況中因故障熄火進水曾導致22名官兵溺忘。

那麼這個年年上演、年年出醜的漢光演習到底是什麼來歷、怎樣組織的呢?

漢光演習的由來

漢光演習的前身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臺美雙方根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開展的年度「中美聯合軍事演習」,參演兵力包括臺軍、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和美軍駐臺灣顧問團。臺軍還同時舉行「南北軍團師對抗」,輪流抽調師級部隊演練「反攻大陸」的進攻方案。

> 1960年6月18日美國時任總統艾森豪訪問臺北,蔣介石夫婦親自到機場迎接,50萬人夾道歡迎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美國與臺灣當局斷交、廢約、撤軍,共同防禦條約和聯合軍演也就此廢止。臺灣當局感到安全壓力倍增,繼續依賴駐臺美軍協防已不可能。臺軍於當年8月首次獨立舉行全島性實兵防衛作戰演習,代號「漢陽演習」,這個名稱來自生產「漢陽造」步槍的漢陽兵工廠。當時臺灣三軍的協同作戰能力還相當低,頭兩屆「漢陽演習」成效很差。

1981年12月陸軍總司令郝柏村出任「參謀總長」,開始擴大漢陽演習的範圍,經過3年調整改革,1984年正式開啟全新的「漢光演習」,意為「大漢光復」。演習內容從過去的「攻擊師對抗」改為「全國性實兵防衛作戰演習」。

首次「漢光演習」就是「漢光1號」,於1984年6月23日在澎湖舉行,之後每年舉行一次(1996 年例外,當年因臺海危機取消演習),號次依序增加,演習區域按年度在5個戰區輪流進行。1980年代中期開始,「漢光演習」成為臺軍眾多演習中層次最高、情況設置最複雜、參演人力兵員最多、科目設置最全、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攻防作戰系列演習。

漢光演習的演變

作為最高規格的軍演,「漢光演習」由臺軍「參謀總部」統一籌劃,陸海空「三軍總部」輪流負責組織實施,軍種司令或「參謀總長」擔任總指揮,根據臺軍整體軍事戰略制訂演習方案,每當軍事戰略發生變化時「漢光演習」的內容也會做出相應調整。

【 李登輝時期 】

80年代中後期,臺軍將「攻勢作戰」的軍事戰略構想修正為「攻守一體」。1991年,李登輝在任內宣布中止「動員戡亂時期」,徹底放棄了不切實際的武力「反攻大陸」企圖,建立起「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守勢戰略。1999年隨著「兩國論」的提出,李登輝又將這八個字次序對調,調整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由守轉攻。

在這一時期,臺軍自恃裝備性能優於大陸解放軍,臺灣本島防守嚴密,在「漢光演習」中重點強化反封鎖作戰能力,於1992年6月的「漢光9號」演習中首次設立反封鎖、反登陸、反突襲的作戰課目。

1994年9 月「漢光11號」,演習動用了1.4萬兵力、91架飛機、41艘軍艦,實彈發射了天劍、天弓、雄風等多型當時東亞地區相當先進的飛彈,以求威懾大陸、安定民心。9月17日「成功」號護衛艦在臺東外海進行「密集陣」近防炮射擊訓練時誤擊利爾-35拖靶機,4名機組全部遇難。

隨著從國外購進和自行研製的新型武器大量裝備部隊,從「漢光11號」演習起,臺軍增加了二代兵器展示內容,在演習中開展新課題、新武器和新戰法的演練,突出電子信息戰的作用,提出「非對稱作戰」概念,以圖「以小博大」。

【 陳水扁時期 】

2000年民進黨實現首次政黨輪替,陳水扁上臺後提出「決戰境外」的口號,要積極爭取戰略主動權,避免將戰爭帶入本土。這一時期「漢光」演習的特點為攻防一體、以攻為主。從2000年的「漢光16號」到2007年的「漢光23號」每年演習規模都創歷史新高。

2001年「漢光17號」首次投入新組建的信息戰部隊單獨實施「信息反制」科目,紅藍雙方實際運用電腦病毒進行攻防演練,使用病毒達到一千多種。

2003年「漢光19號」,兵棋推演的內容為解放軍利用演習集結兵力,解放軍戰機快速接近臺灣本島,臺軍啟動聯合防空作戰,由岸基的「霍克」飛彈連和「成功」級護衛艦同時發射飛彈。8月底到9月初在蘇澳利澤簡海岸舉行三軍聯合攻擊演練,出動了F-5戰鬥機、「勇虎」坦克、AH-1W和OH-58D武裝直升機、「成功」級護衛艦、陽字號驅逐艦。9月4日成功級護衛艦發射的標準-1艦空飛彈誤把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的靶機擊落,令幻影2000無法試射「米卡」空空飛彈。2天後「海龍」號潛艇試射德制SUT重型魚雷時導線脫落,價值130萬美元的魚雷失蹤,當晚才在宜蘭海灘被發現。

> 海軍救撈人員擔心魚雷撞擊礁石爆炸,土法上馬用棉被將魚雷包裹起來拉上岸

2006年「漢光22號」在宜蘭進行,模擬解放軍登陸蘭陽平原。為防止解放軍通過雪山隧道進攻臺北後側,演習中首次提出必要時炸毀雪山隧道口的計劃,並進行了相應的準備和演練。在蘇澳進行的三軍聯合抗登陸演習出動了F-16、幻影2000、「基隆」級驅逐艦等新引進的二代武器。這次演習中2枚陸軍發射的「陶」式反坦克飛彈脫靶,就在親臨主持操演的陳水扁坐席面前200米遠的海灘上爆炸。空軍發射的2枚麻雀飛彈中也有一枚墜海。

> 九鵬飛彈試驗場試射防空飛彈

2007年「漢光23號」的兵棋推演以24小時不間斷的方式持續了5天4夜,由國防大學教官擔任攻擊軍,最終推演結果顯示攻擊方遭到全殲,但臺灣西部重要軍事設施遭到飛彈重創,顯示防守方反潛、反導能力不足。在這次演習中臺軍將三峽大壩等大陸縱深目標列入打擊範圍,並首次試射了可威脅上海、香港等地的雄風-2E巡航飛彈。

當年5月11日空軍一架F-5F戰鬥機墜毀在新竹湖口營區,除2名機組遇難外還波及新加坡赴臺訓練的星光部隊,共造成4死9傷的重大事故。5月16日又有一枚「霍克」地空飛彈失控墜落。陳水扁時期的「漢光演習」全部採用實彈射擊,藉助當時技術水平超過大陸的多種進口裝備,展現出咄咄逼人的姿態。

【 馬英九時期 】

2008年國民黨贏得大選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回歸正軌,馬英九也順勢將軍事戰略調整為「守勢防衛」。2008年的「漢光24號」演習將海空作戰和陸上作戰的時間比例由過去的4:1改為1:4,降低了島外「先制反制」的比重,突出本島地面防衛。在兵棋推演中進攻方出動16萬部隊對臺灣發起全面進攻,第一天就突破防守方的海空防禦,防守方被迫炸毀雪山隧道、高鐵和部分高速公路橋梁;第二天進攻方成功在南部登陸;第三天防守方發起反擊,成功在南部圍殲進攻方,結束推演。

> 設置在雪山隧道中的路障

之後「漢光」演習的規模和敏感程度逐年降低,大幅減少實彈射擊,基本取消公開火力展示,演習頻率也從一年一次改為一年半一次,不過在2011年恢復舊制。2009年的「漢光25號」更是破天荒第一次沒有進行實兵演習,僅僅開展了電腦兵棋推演。2010年「漢光26號」的兵棋推演提高了指揮層級,由「國防大學」校長親自擔任攻擊方司令,防衛方則由「參謀總長」領銜。攻擊方發射1500枚飛彈進行飽和攻擊,海陸空三棲聯合行動。2011年「漢光27號」的實兵演習開展了以下科目的操演:4月11日清晨由「參謀總長」下達緊急召回令,展開指揮所開設演習。4月12日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執行淡水河口防護演習。4月13日空軍二代戰鬥機在中山高速公路臺南麻豆段進行高速公路起降演習,陸軍機步第二269旅執行跨區增援,陸空聯合展開截擊行動。

4月14日陸戰隊在屏東加祿堂海灘進行兩棲登陸聯興操演,空軍在清泉崗機動進行空降與反空降聯雲操演。

2012年「漢光28號」的兵棋推演中進攻方第一次擁有了航母,令臺灣東海岸也成為攻擊目標。防守方則得到了P-3C、「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等新式武器,愛國者飛彈也升級到PAC-3型。2013年「漢光29號」,馬英九第一次以三軍統帥身份主持演習,採用實兵局部實彈的方式在澎湖、淡水河口、臺北都會區和新竹地區進行了連續5天晝夜不停的攻防演練,參演科目依次為錨地攻擊、火力壓制、反舟波射擊、岸灘火力壓制和最後階段的防護射擊,臺灣自製的明星武器雷霆2000多管火箭炮系統第一次登場。但參演的3艘「錦江」級和「成功」級在進行76毫米炮對海射擊時有2艘發生了卡殼。

【 蔡英文時期 】

2016年民進黨二度上臺後對臺灣軍事戰略再次進行重點調整,制定了「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策略,和李登輝時期只有2個字的差別, 「有效」改為「重層」擺出了以攻為守的思路。

2016年「漢光32號」又是一次史上最大規模的軍演,首次加入了陸海空不同軍種之間的實兵對抗,新上任的蔡英文親自校閱,演習中驗證了新入役的AH-64和「黑鷹「直升機的作戰效能。

在演習開始前進行的「聯勇操演」中陸軍564旅一輛「勇虎」坦克因機械故障翻入網紗溪,造成5名車組中3死1傷,僅駕駛員逃生。

2017年「漢光33號」的兵棋推演中以2025年兩岸態勢為背景,防守方僅出動20架F-35就打退了進攻方的三個航母戰鬥群,誇張程度連臺軍退役中將都說這個牛吹得太大了。

2018年「漢光34號」改變演習方針,強調「務實演訓」。鑑於過去幾屆演習越來越浮誇而遭到廣泛批評,從這一屆開始不再以攻守方的勝負作為演習成效的評判依據,不按預先設置的作戰計劃推進演習,而讓參演雙方臨機自行制定演練方案,以增強各級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對突發戰況的處置能力。

當年預演時一名傘兵從C-130運輸機跳出後主、副傘均未能打開,從400米空中墜落重傷。正式演習時空軍一架F-16戰鬥機在新北市五分山區撞山墜毀,少校飛行員死亡。

2020年的「漢光36號」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的首秀,也是臺軍推行「可持戰力專案」改編聯兵營後的第一次大考。結果除了預演時的翻船事故,7月16日陸軍601航特旅的一架OH-58D偵察直升機在完成灘頭殲敵實彈演練後從新竹返回桃園龍潭基地時於新竹基地內墜毀,2名飛行員喪生,整個OH-58D機隊停飛進行安全特檢。這是OH-58D在兩年內的第3起墜機,前兩起都是駕駛學員進行「緊急情況處置」訓練時因判讀、操作失誤導致的,且教官為同一人。

至此,36年來「漢光演習」已經發生了10起意外造成16人死亡,11人重傷。

兵棋推演

說到「漢光演習」就不得不提到臺灣的兵棋推演。兵棋的歷史非常悠久,誕生於19世紀的普魯士軍校,德文是Kriegsspiel,也就是英文的War Game - 戰爭遊戲。這裡的兵棋並不是小時候玩的軍棋那種小兒科遊戲,而是一套非常複雜而嚴謹的圖上演習作業工具。兵棋推演被西方國家軍隊廣泛運用於軍事教學、戰爭研究和參謀作業,以科學量化的方式精確計算戰爭中的各項因素,推演出戰爭進程和結果。

> 1824年版的德國兵棋

自「漢光1號」開始,整個演習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兵棋推演,換句話說就是紙上談兵,在90年代這是由純手工圖上作業完成的。參演部隊分為進攻的紅方和防守的藍方,由參謀人員在各自的兵棋臺上擺放部隊縮略標誌進行參謀作業,裁判組根據雙方指揮員所下達的命令,把情報和作戰進程反饋給對方做出應對。兵棋推演結束後由裁判組做出勝負裁決,並把推演的過程導入第二階段的實兵演習進行驗證。

2000年臺軍自行研發的「戰區聯戰電腦兵棋系統」投入使用,2003年又引進了美軍現役的JTLS戰役兵棋系統,「漢光演習」的兵棋推演實現全計算機化操作,通過電腦系統預先設定的諸多參數量化作戰效果,減少裁判組的人為幹預和隨意裁決,提高了兵棋推演的科學性。

目前臺軍共有三套電腦兵棋系統,JTLS聯合戰區層級模擬系統供戰區-軍團級使用,自行開放的「陸勝二號」供聯兵旅級使用,同樣採購自美國的JCAT系統供營/連級使用。

> 2019年5月30日,北約聯合作戰中心舉行了為期2星期的JTLS系統培訓

將電腦兵棋推演和隨後的實兵操練相結合也是各國現代化軍隊訓練的通行做法,兵棋推演就是一部戰爭模擬器,可以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模擬大型戰役的全要素、全過程,裁判組還可以設置各種特情,提高指揮、參謀人員的規劃、洞察、應變能力,練的是高層指揮人員的全局觀。

實兵演練則將部隊投入模擬實戰環境的訓練場中,按照事先規劃好的步驟展開戰術行動,檢驗訓練水平和實戰能力,校驗兵棋推演所設定數據的合理性,練的是基層官兵的作戰技能。演習中攻防雙方部隊均以三軍聯合作戰的形式展開對抗,分階段、分軍種逐個進行。一般情況先由空軍、海軍分別演練制空、制海科目,最後以陸軍為主演練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因為臺灣地域狹小,各個演習場周圍都布滿民居,只能演練特定的作戰場景片段。

> 蔡英文觀看2017年的「漢光33號」演習,登陸場旁邊密布居民樓

不過臺軍在實際使用美國兵棋推演軟體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主要就是水土不服,美方系統按照美軍裝備實測性能設定參數,但臺軍從來都沒按臺灣的作戰環境、部隊編制、交通狀況實地測試過自己的參數,直接採用美軍數據帶來相當大的誤差。

而且美制軟體只支持美式武器,臺軍擁有的法式戰鬥機、護衛艦、荷蘭潛艇、臺灣自產武器參數全部缺失,美制核動力航母、F-18艦載機、F-35隱身戰鬥機、A-10攻擊機等臺軍沒有的武器都成了可選項,另外地理信息系統也無法隨時更新,這些因素都導致模擬真實性和驗證功效大打折扣,也為「考試作弊」創造了很多機會。        

美軍的參與

雖然美軍在美臺斷交後就已經切斷了和臺灣的官方交流,但雙方在私底下的聯繫還是相當緊密的。自從採購了美國的JTLS兵棋推演系統,每年「漢光演習」期間都會邀請美軍觀摩團以非軍職身份防臺,通過旁觀兵棋推演,在實兵演練後評估各軍種單位的作戰能力,對戰備情況和防衛計劃提出改進意見。

2003年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組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常設「撤僑小組」,在「漢光19號」演習期間進駐衡山指揮所戰情中心,根據美軍情報所掌握的解放軍情報在JTLS系統中為臺軍設置參數。這是美軍撤臺後首次深度參與「漢光演習」,衡山指揮所也一直為該小組保留指揮管制坐席。2004、05年,前太平洋艦隊司令布萊爾上將都親自率領數十名穿便服的現役、退役和文職軍事專家監督了兵棋推演的全過程。之後成為慣例,每年「漢光演習」臺軍都會邀請美國退役將領觀摩。

> 2016年6月7日,蔡英文視察衡山指揮所,其防禦水平為承受2萬噸戰術核彈頭直接命中

從2017年起,美軍開始派出太平洋司令部的現役將軍率領顧問團出席。今年的「漢光演習」美軍參與程度進一步升級,首次在電腦兵棋推演期間和美軍建立實時聯繫,演練美臺軍事通報機制,為此美軍印太司令部直接派出多位連絡官作為對接窗口全程參與。臺灣採購的JTLS系統已預留通信接口,使用的兵推圖示符號也與美軍完全相同的,只要美方解鎖雙方就可以聯網展開實時的「司令部指揮所」電腦兵棋推演,直接為臺軍指揮層出謀劃策。

臺灣空軍在2016年底及2017年初已經分別向日本航空自衛隊和美國空軍開放了敵我空中識別碼並共享空情,三方使用的16號數據鏈也完全相同;臺美雙方還已經達成了潛艇安全通報機制,構建起一套完備的軍情互通體系,這些動態值得我們警惕。

漢光演習的意義

「漢光演習」是臺軍一年一度的大考,即要總結過去一年臺軍各基層部隊的戰備訓練情況、演練新購、改裝武器的戰術效能,又要反映出解放軍的最新發展動態,模擬最新的攻臺戰法。平時因為演訓場地緊張,臺灣的「草莓兵」軍訓又有眾多限制(比如32度以上只能樹蔭下出操或室內上課,下雨天一律室內課,14度以下鬥嚴寒),實際野戰演練的機會相當少,規模也多局限在連排級以下。年度「漢光演習」是非常難得的一次全軍集體動員機會,目前實兵演習時長通常為5天4夜,期間全臺官兵都要出動拉練,進行多科目實兵實彈訓練。

對於只服4個月兵役的非志願役義務兵來說,這可能就是整個服役生涯中唯一的亮點和「上戰場」的機會了。對於臺灣的執政黨和媒體來說,「漢光演習」是一次宣傳狂歡,坦克在海灘一字排開,155毫米、203毫米重炮集火射擊,「阿帕奇」、F-16等美制戰機呼嘯而過,海軍編隊彈炮齊發,九鵬飛彈基地各種飛彈輪番升空,看得臺灣民眾熱血沸騰,防衛部門大肆吹噓,皆大歡喜。

實際上「漢光演習」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成為了一次大型軍火秀,演習如同演戲,只為了視覺效果和領導人臉上有光,兵棋推演設定荒腔走板,科目設置脫離實戰,一廂情願地在自己的預設戰場上進行演練,火力打擊瞄準的都是死目標,而輕視機動作戰的重要性。兵棋推演和實兵演習最後的結果總是為政治服役的「大捷」,甚至不惜篡改數據、起死回生。

對臺軍來說無論演習還是實戰,他們的目的就是拖到友邦強援的到來。自2018年「漢光34號」開始,臺軍已經對「勝仗」一詞進行了重新定義,從過去的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改為讓敵人無法登陸立足,最終放棄佔領臺灣,這等於是公開承認單憑臺軍實力無法阻止解放軍登陸。

然而連美國海空軍都不斷調整自己的部署,把部隊撤向第二島鏈以外,航母編隊在東亞區域已經喪失安全感。美國的「臺灣牌」只是為了增加和中國大陸談判的籌碼,固執地認為「美國會為臺灣而戰」的臺灣領導人和軍隊還盼得到援軍嗎?

相關焦點

  • 【好文推薦】不太靈光的「漢光軍演」
    漢光軍演」。果然今年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因為新冠疫情一再推遲的「漢光36號」軍演還沒正式開始,7月3日參加預演的陸戰隊99旅就發生了橡皮艇翻覆事故。當時步2營在高雄左營桃子園海灘實施「向岸突擊登陸」訓練科目,共出動8艘橡皮充氣突擊艇(CRRC),每艇重140公斤,搭載7名陸戰隊員。
  • 臺軍稱漢光軍演因疫情推遲至下半年
    【文/觀察者網王世純】受新冠疫情影響,臺軍決定推遲原定於4月下旬舉行的「漢光36號軍演」。對於推遲的原因,雖然臺軍給出的公開理由是「害怕將領聚集從而感染疫情」,但考慮到臺軍已經在2月份停止徵集退伍兵的「教召」工作,本次「漢光」延宕可能是因為缺乏演習需要的「臨時工」。
  • 臺軍漢光軍演期間一偵察直升機墜毀 正副駕駛死亡
    (原標題:臺軍漢光軍演期間一偵察直升機墜毀 正副駕駛死亡) 【文/
  • 漢光軍演曝出性侵醜聞 臺軍難掩現實窘境
    「漢光35號」演習實兵驗證第三天,進行聯合反機降操演據悉,臺灣自1984年以來每年都會舉行漢光軍演,1996年因臺海危機取消當年演習。但舉辦至今,已曾多次發生意外事故。2018年漢光演習首日,就有飛行員駕駛F-16戰機不幸撞山遇難。據臺灣《自由時報》統計,自1984年,漢光演習已發生8宗戰機意外事故,造成11人死亡。
  • 「漢光軍演」首次實彈被諷「大型煙火秀」,壯膽還是自曝其短?
    【兩岸快評第839期】漢光軍演。(圖片來源:網絡)臺軍一年一度的「漢光演習」今年因疫情推遲至7月舉行。為配合「漢光演習」,臺軍宣稱首次在預演期間動用實兵實彈,7月1日,臺各空軍基地出動F-16V、幻影2000、IDF等多型飛機,模擬奪回臺灣周邊空域制空權;7月2日,臺軍第五作戰區進行「聯合反登陸作戰操演」,演練所謂三軍聯合「灘岸殲敵」作戰效能。漢光軍演。(圖片來源:網絡)此事引來了眾多網友圍觀。
  • ...正副駕駛死亡|偵察直升機|航空特戰指揮部|臺灣|臺軍|漢光軍演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7月16日是臺軍「漢光36號軍演」的第四天,也是本次「漢光」軍演的「重頭戲」。今天,臺陸軍3個戰區3個軍團多支部隊,在臺海軍、空軍的配合下,在全臺灣多地舉行所謂「三軍聯合反登陸實兵實彈操演」,演練所謂「岸灘殲敵」階段。然而,臺灣陸軍航空兵又「出漏子」了。
  • 臺軍「漢光軍演」期間一偵察直升機墜毀 正副駕駛死亡
    7月16日是臺軍「漢光36號軍演」的第四天,也是本次「漢光」軍演的「重頭戲」。臺陸軍3個戰區3個軍團多支部隊,在臺海軍、空軍的配合下,在全臺灣多地舉行所謂「三軍聯合反登陸實兵實彈操演」,演練所謂「岸灘殲敵」階段。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上午也前往赴臺中港,觀看臺軍10軍團和後備104旅「成功部隊」為骨幹力量舉行的「反登陸作戰實彈操演」。
  •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死人雖多 但本次臺軍漢光軍演正視了解放軍
    但對於國內讀者來講,最重要的無疑是臺軍「漢光36號」軍演。儘管本次演習從預演到結束一直命案不斷,但作為蔡英文續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第一場臺軍全軍性質的軍事演習,為期五天四夜的「漢光36號軍演」,還是在臺軍各種火器的隆隆炮聲中「勝利閉幕」了。
  • 臺軍「漢光軍演」開始,模擬機場港口遭襲後「戰場生存」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軍「漢光36號」實兵演習於7月13日正式拉開帷幕。按照臺防務部門計劃,演習以「戰場生存」為重點,駐守臺灣西部的戰機轉場飛至花蓮佳山基地等地,在軍港內的軍艦也緊急出港,赴指定地點集結備戰。
  • 「漢光34號」演習暴露臺軍真實戰力
    「漢光34號」演習暴露臺軍真實戰力近日臺軍的「漢光34號」軍演粉墨登場,企圖通過五天四夜的不間斷軍事演練,要向各界炫耀臺灣的軍力,向民眾傳遞保衛臺灣的「信心和能力」。然而,面對事故頻發的「漢光」軍演,外界似乎並不認同這一結論,臺軍在「漢光」軍演中的表現也讓「空心菜」「只要有臺軍在,臺灣就一定在」的瘋狂叫囂變得空洞無力。可以說,這次「漢光34號」演習不僅沒有表現出臺軍實現「以武拒統」的能力,相反還充分暴露了其羸弱的戰力和存在的嚴重問題。
  • 「初選」爛尾,「漢光」砸鍋!
    戴耀廷以身試法,卻想全身而退。在繼兩名協調人區諾軒、趙家賢宣布退出相關工作後,7月16日晚,戴耀廷以「勞累」為由,宣布要「休息」、「專注於學術」,言下之意也是想暫退「初選」工作。香港重受疫情困擾,原先推出的粵港澳互認「健康碼」將待香港疫情穩定後適時公布。不過,澳門目前疫情控制得當,粵澳在跨境不隔離上有進一步突破。
  • 「漢光」科幻劇:全殲「解放軍斬首部隊」
    「漢光軍演」意外不斷, 蔡英文被不明物體襲擊!來源:最勁爆勵志哥 據環球網報導,4日,臺灣「漢光軍演」舉行的第一天,臺軍就發生一起F-16墜機事故,引發島內高度關注。據報導,目前「漢光軍演」仍進行著空對空、海對空等項目的飛彈射擊,這次包括天弓一、二型、鷹式、愛國者、雄三等中長程飛彈都會操作,「演習將模擬解放軍戰機從臺灣東部海域發射對空對地巡弋飛彈,襲擊臺東部重要軍事基地,屆時軍方將分別以愛國者飛彈及天弓飛彈進行攔截,驗證臺軍防衛能力。」
  • 臺漢光軍演預演又出簍子:海軍靶船被空軍戰機提前擊沉
    (觀察者網訊)臺海軍「漢光軍演」近期各種麻煩不斷,先是臺海軍陸戰隊3名隊員駕駛快艇在1.5米深的海中翻船造成2人死亡;後又有負責考核的少校在營區上吊身亡。近日又被臺媒曝光,為潛艇實彈打靶準備的靶船被空軍戰機「搶先」擊沉。
  • 漢光演習預演發生意外,臺軍出現傷亡,軍演已讓臺軍身心疲憊
    編輯:淺陌審核:樂一據有關媒體報導,臺軍於幾日前進行了漢光演習預演,不幸的是在這次預演中發生了意外,這場意外讓一名士兵喪生,兩名命危。頻繁的軍演讓臺軍身心疲憊自2016年起,臺軍因演習導致的死傷頻頻出現,顯然這和民進黨當局有很大的關係。自民進黨當局執政之後,就一直試圖挑撥兩岸的關係,不斷加劇兩岸之間的緊張局勢。
  •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死人雖多 但本次漢光正視了解放軍
    但對於國內讀者來講,最重要的無疑是臺軍「漢光36號」軍演。儘管本次演習從預演到結束一直命案不斷,但作為蔡英文續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第一場臺軍全軍性質的軍事演習,為期五天四夜的「漢光36號軍演」,還是在臺軍各種火器的隆隆炮聲中「勝利閉幕」了。
  • 2020年臺灣「漢光演習」三大新動向
    作者 嚴語 特約軍事評論人        7月中旬,臺灣一年一度的軍演大戲「漢光演習」即將拉開帷幕。相較於往年的演練,今年的「漢光軍演」有「變」也有「不變」,「不變」的是在目標設置上老調重彈,仍然以「解放軍攻臺」為假想情景,變化的是臺灣開始構建「聯合兵種營」並大幅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對接。在美臺加緊勾連情勢下,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將被蒙上沉重陰影。
  • 「漢光演習」,一場逼死人的作秀
    「漢光演習」對於蔡英文來講,只是一場作秀。臺軍方「漢光演習」預演時發生意外,7名士兵落海,其中1人於5日凌晨宣告不治。不料,5日晚些時候又傳出負責此次訓練任務的楊姓少校在辦公室樓梯間輕生。臺海軍方面已證實此事,還不忘澄清楊未受到長官責難。
  • 「臺海軍」艦長軍演後性侵酒醉女少尉
    當地時間5月29日,臺軍在「漢光35號演習」期間,曝出軍艦艦長涉嫌性侵醉酒女下屬醜聞。
  • 「戰備道起降」誇大實效,臺當局又為軍演「新戰力」自嗨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軍「漢光35號」實兵、部分實彈軍演28日進入第二天,上演的重頭戲是「彰化戰備道起降」,即設想臺海發生戰爭時島內各機場跑道遭解放軍飛彈損毀,臺軍在高速公路開啟臨時跑道的場景。特地趕到現場觀摩軍演的「總統」蔡英文看後大呼過癮,稱「這是我們國軍可恃的戰力,這是我們可以信賴的國防」。而臺灣軍事專家則提醒說,臺軍「防衛固守」戰略的根本點在於臺當局一廂情願地認為美日會「介入臺海」,而一旦真的發生戰爭,臺灣卻是實實在在的主戰場,「這些哀鴻遍野的場景,民進黨政府在挑釁中共之際想過了嗎?」「漢光演習彰化戰備道起降!」28日,島內媒體均將此視作當天軍演的最大看點。
  • 臺軍演習地驚現紅色"死"字
    臺媒則以「詭異」形容此舉,並稱「就在臺軍傘兵意外前2天,有民眾在軍演地點捕捉到超大紅色『死』字,『恐怖巧合』讓人頭皮發麻。」臺軍演地點出現大紅色「死」字 臺軍號稱「心理戰」據中時電子報形容,就在臺軍傘兵意外前2天,有民眾在清泉崗高爾夫球場上捕捉到超大紅色「死」字,「恐怖巧合」讓人頭皮發麻,但臺軍方出面解釋這是預演練習前擺放的,目的是要「嚇阻」空降敵軍,而且是史無前例的創意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