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文旅成績單|文保非遺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齊魯擔當

2021-01-1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實習生 於喆

1月18日下午,2021年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濟南舉行,傳達學習2021年全國文化和旅遊廳局長、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精神,傳達貫徹省領導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指示,並對有關重點工作進行了通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山東文旅系統著力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非遺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聚力融入重大國家戰略和重大文化工程。制定出臺《山東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組織編制《山東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泰山文化保護傳承總體規劃》《微山湖保護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等,全面開展資源調查,認真謀劃推動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東營市積極推進黃河三角洲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編制完成《黃河三角洲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我省被列為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五個重點省份之一。著力加強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統籌運河8段河道和15個遺產點的保護利用。紮實推進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建設,魯國故城、齊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取得新進展。

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水平。省委召開文物保護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編發《習近平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摘編(2020年版)》。召開考古和石窟寺石刻保護利用工作座談會。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籤署《文化遺產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第六批省級重點文保單位評選和226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保護區劃勘定。組織完成考古發掘項目申報75項、考古項目檢查驗收63項,開展小清河等重大基本建設工程考古發掘項目62項。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菏澤市多形式開展公眾考古活動,讓文物保護現場走進遊客視野。會同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完成山東威海定遠艦遺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調查。在全國第四批博物館定級評估中,山東省99家博物館成功晉級,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革命類博物館數量等六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濰坊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開館。《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頒布,為全國第一個。93個縣(市、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居全國第一位。13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國務院公布的三批抗戰紀念設施,數量居於全國第一。完成全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普查工作。公布了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實施「文物安全天網工程」,建成省級文物安全監管指揮中心,與試點市縣聯網運行。組織開展文物法人違法案件三年專項整治行動,啟動全省文物安全百日攻堅集中行動。

加強非遺保護與傳承。成功舉辦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2021中國年畫傳承發展大會、第四屆山東省非遺精品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和首屆山東非遺購物節。制定山東省大運河、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和「2020年度非遺行動計劃」,與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舉行全省非遺保護工作會議暨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活動。青島、東營入選全國「非遺在社區」試點市,入選數量全國最多。《濟南市非遺傳承與學校教育融合工程》《膠州市膠州秧歌、三鋪龍拳進校園實踐案例》《濟南市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讓城市更美好》《棗莊市「非遺+」促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4個案例入選2020全國非遺進校園十大實踐案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優秀案例,入選數量全國最多。「山水魯韻非遺之旅」和「魯風運河非遺之旅」2條子線路組成的「齊風魯韻非遺之旅」入選2020年全國12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做好2020年國家非遺傳承人群研培工作,成功舉辦山東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陶瓷(黑陶)技藝、雕刻技藝、書畫裝裱技藝等研修研習班次。濰坊市制定出臺《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4年)》,修訂《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文件,保護區建設有序推進。

相關焦點

  •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 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副館長徐廷傑
    ,愛好攝影和新聞報導,各大網站發稿,為地方電視臺和央視相關欄目選送人才,經常組織和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傳民族孝道,鄒平家和孝道文化傳播中心創始人之一,山東加多代傳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會員,央視大眾春晚優秀歌手,2018年參加公益模範頒獎盛典,被評為時代楷模第十五屆中國公益形象大使,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
  • 山東元素亮春晚齊魯文化傳神州
    這場在孔子故鄉、儒家思想發源地曲阜萬仞宮牆下的「擊鼓表演」,將齊魯大地禮儀之邦自古以來熱情開放、豪爽好客的傳統展現得淋漓盡致,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傳承永不褪色的特點表現得酣暢淋漓。  曲阜萬仞宮牆下,泰山封禪大典現場,這兩個中華文明史上舉足輕重的文化符號一齊亮相春晚,彰顯山東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擔當。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色在戰疫中閃亮
    7年前,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曲阜考察時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在經歷過疫情考驗後的今天學習回味,給人以全新的啟迪。時值冬日,回望從春到夏、從夏到秋的數月時光,那些生死救援畫面,那些感天動地的守望相助細節,依然歷歷在目。
  • 展示中華服飾 弘揚傳統文化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通訊員/遊雪欣)日前,「華夏衣冠嶺南旗韻」2020~2021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暨嶺南旗袍選拔賽在佛山南風古灶開幕,吸引眾多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參與。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分為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花·時」新中式生活美學品鑑會、嶺南旗袍(服飾)匯演活動三大版塊,通過旗袍秀、服裝展、首飾展、陶藝展、品鑑會、主題演講等形式,展現佛山新時代女性的優雅風採和獨特魅力,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惠山泥人、楊柳青年畫…中國文旅博覽會一展看盡運河文化帶風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即將於9月17日開展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將設大運河文旅展區,眾多地方特色濃鬱的文創產品、非遺工藝品和地方特產集中亮相,將呈現一場別樣的文旅盛會。 無錫惠山泥人、滕氏布糊畫……多元工藝品再現歷史 運河繁華在,文化韻味長。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首善之區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領導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就傳承、弘揚問題發表重要論述。一段時間以來,澄清關於優秀傳統文化的模糊認識,正本清源,對於思想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人多次到過濟寧,包括曲阜、鄒城。來到儒家哲學思想的源頭,我有很多感慨,應該說時代賦予了濟寧重大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
  • ...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涵養幹部為政...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組部、山東省委指導支持下,自2015年6月以來,濟寧市充分發揮傳統文化資源富集的優勢,積極探索運用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幹部政德修養的新方法新途徑,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為主題,傾力打造了特色鮮明的幹部政德教育基地。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馬蜂窩聯合騰訊遊戲打造「城市文化之旅」 點亮中國文旅足跡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馬蜂窩旅遊網攜手騰訊遊戲打造了一條中國城市文化之旅主題站——「行走城市,發現中國故事」。主題站以「旅遊」的方式將騰訊遊戲在各大城市所打造的名片型文旅內容串聯起來,讓廣大用戶感受中國豐富的地域傳統文化,並幫助他們走出真實體驗文旅融合的第一步。
  • 《非常傳奇》第三季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節目形式的創新打破了以往非遺單純作為觀賞與保護對象的桎梏,搭建起了非遺與大眾對話的平臺,用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給予了傳統文化一種嶄新的詮釋。總臺綜藝呈「年輕態」傳播勢頭呼應弘揚傳統文化時代主題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總臺響應時代號召,將創新文化類節目作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抓手,推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原創綜藝。
  •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讚山東濟寧: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彩
    12月23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以《山東濟寧:讓傳統文化綻放時代光彩》為題,點讚山東濟寧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文如下:在孔子博物館,社教體驗、網絡直播、志願講解等運營新模式給儒家文化帶來充滿朝氣的時代面孔。讓「陣地」發揮出時代效能,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市民心中樹起時代標杆,山東省濟寧市站在儒家文化光彩於世界文明舞臺的角度,寫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章。
  • 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23日上午,由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臨沂職業學院承辦的臨沂市第六屆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暨非遺博覽會在臨沂職業學院隆重開幕。非遺文化展演開幕式上,臨沂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磊,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嶽偉分别致辭;與會領導共同啟動第六屆傳統文化進校園暨網絡非遺博覽會專題網站;與會領導嘉賓欣賞了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代表和臨沂職業學院師生帶來的非遺文化展演;臨沂東夷文化博物館駐館專家宋彥泉以《輝煌的東夷文化》為題,作了一場精彩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報告。
  • 傳統藝術 民族瑰寶:山東科技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留學生」留學」莒縣...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王春曉 日照報導  12月5日,山東科技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張亞偉一行20人蒞臨莒縣二中參加非遺剪紙體驗基地授牌儀式。山東科技大學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張亞偉對莒縣二中堅持「全面發展,多元成才」辦學理念和「優生優培」戰略所取得的突出成績表示,對學校建立專門工作室、支持於紅老師藝術創作、保護非遺文化等良好舉措表示認同。雙方表示在弘揚中國傳統、發展民族文化、開展學術活動等方面,兩校之間要加強合作、廣泛交流。  縣文旅局副局長溫興東參加授牌儀式。
  • 齊魯政情|這家央企文旅巨頭與山東達成戰略合作,三年間已在魯六
    「華字號」華僑城1985年從深圳起步,與國際接軌,導入全球文旅資源,在「文化+旅遊+城鎮化」發展模式的引領下,在全國開拓布局。2017年進入山東,就先將目光投向齊魯大地兩大龍頭城市——濟南和青島。在濟南市政府的支持下,華僑城首先落子章丘繡源河畔,華僑城繡源河文旅綜合項目也成為其在山東落地的首個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500億元,規劃用地面積約12平方公裡,是集會展、演藝、商業和經濟型酒店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建設內容涵蓋主題公園、特色小鎮、文化體驗、主題酒店、溼地公園、休閒商業、創意產業、宜居社區等多種業態。
  • 濟寧市「十三五」 文化和旅遊工作圓滿收官
    在全省率先完成《濟寧市全域文化旅遊大數據中心(平臺)方案》評審,建設重點景區客流監測與指揮調度平臺,全市23個重點景區實現視頻實時監控和客流監測預警等功能,推進曲阜市納入省文化和旅遊廳「好客山東 雲遊齊魯」智慧文旅試點。
  • 收藏家魏道林的傳奇人生:弘揚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戰略合作單位有中國文保基金會民間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江蘇工作站博大藝術館,蕪湖艾爾曼藝術空間,江蘇邱小葉茶文化博物館等。一位祖籍在安徽省巢湖南岸民藏之「草根」,大唐名相魏徵之後,嫡系三十八代子孫,終生以先祖為榮。
  • 關於公布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評比...
    各區、縣(市)教育局(教衛局、社發局),各直屬學校:根據《杭州市教育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20年杭州市中小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方案的通知》(杭教辦德體衛藝〔2020〕44號)要求,各地各校積極發動,以活動為載體,強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 6萬首詩歌帶你領略文化山東
    王志民介紹,《歷代詩詠齊魯總匯》是由來自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齊文化研究院、中國孟子研究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50餘位學者歷時五年完成的重大學術工程,共計13分卷30冊1600萬字,全面收集、整理歌詠齊魯的詩、詞、曲等古典詩類作品近6萬首,是山東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重點工程項目。
  • 做讓大眾實用的學術:知行合一視野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論壇...
    近日由天津社科院哲學所國學與跨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市傳統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知行合一視野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論壇」,在天津社科院召開。 開幕式上,原天津市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現任天津市關工委教衛體部李廣文部長,天津傳統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學與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趙建永研究員,天津市傳統文化研究會代表榮程集團黨委書記柴樹滿先後致辭。 趙建永主任致辭說: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匯聚文化自信的堅定力量,已經成為各行業的文化自覺。
  • 閃電深1度|從「古城新韻」探尋曲阜的傳統文化創新之路
    曲阜,也藉此進一步展現出「打造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平臺」的強烈意願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挖掘和闡發的巨大信心。山東:「文化強省」的大擔當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脈,是一個民族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