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與劉阿鬥,誰是真正的英雄?

2021-02-23 一蓑煙雨任此生

     

     諸葛亮與劉阿鬥是有名的三國人物。對於這兩人的評價,所謂的歷史專家們早就有定論:諸葛亮是不忘使命、不辱初心的大英雄。劉阿鬥呢,扶不起,很窩囊,不僅投降,還臉皮厚到「樂不思蜀」,是沒用的大狗熊。

     真的是這樣嗎?

     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看,諸葛亮,對他的主子劉備的囑託牢記於心,始終不忘實現劉家偉大復興的初心,六出祁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確是忠心耿耿、勤奮有加、廉潔奉公。但諸葛亮的忠心與勤奮,給蜀國人民帶來的是什麼?

     三國裡的蜀國,本來就是天府之國,蜀國人民富足而安寧。劉備在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手握大權,開始為實現他個人的理想而窮兵黷武,他發動的對魏國的一系列戰爭,耗費了蜀國的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蜀國打窮了,蜀國人民疲憊不堪,卻是徒勞無功。諸葛亮這樣一再折騰,不僅把他自己折騰得吐血五丈原,也幾乎把蜀國折騰沒了。

     當魏國大將鍾會、鄧艾率大軍踏入蜀國的時候,見到的是瘦骨嶙峋、面黃肌瘦的蜀國人民。諸葛亮就這樣,生前打著高大上的旗號,發動群眾,發動戰爭,把天府之國折騰得窮困潦倒,死後,被奉為英雄。

     劉備的繼承者劉阿鬥完全沒有諸葛亮的偉大理想和英雄氣概,他不像諸葛亮那樣自律,劉阿鬥整天就是享樂,他寧可天天和美女在一起,也不願意打仗,他活得就像一個普通人。諸葛亮寫的前後出師表感動天感動地,卻感動不了他。因為他本來就不是諸葛亮那樣的理想主義者。

     當魏國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劉阿鬥趕緊投降了。劉阿鬥被送到魏國去生活。在一次宴會上,魏國的老闆司馬昭故意放起了蜀國音樂,問劉阿鬥:你想不想你的祖國啊?

     當時的蜀國舊臣們已經哭成一片,劉阿鬥卻笑呵呵地說:此間樂,不思蜀。

     後人感慨劉備生了這麼沒用的兒子,諸葛亮的竭心輔助也是沒用,正所謂扶不起的阿鬥。也有人說劉阿鬥裝傻充愣,得以善終。其實他不必裝,他就是一個普通人,現實主義者,普通人要過的生活是安定、福利好,可不想過理想主義者諸葛亮那樣累死累活的生活。

     劉阿鬥在魏國的生活相當不錯,他的蜀國子民們做了亡國奴,卻也逐漸過上了安寧的生活,從此丟掉了實現劉家王朝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很快,富裕起來了。

     就這樣,劉阿鬥用投降,為他的蜀國子民們換來了和平與繁榮,但卻被所謂的歷史專家們定性為不思進取的一個廢物。奇怪了,劉阿鬥造福於蜀國人民,反而不能稱作英雄了?

     假如當時有諾貝爾和平獎,劉阿鬥應該可以拿。

    歷史評價就是這樣怪異,禍國殃民的,但因為是道德模範,可以稱為英雄,締造和平的,因為是投降,就要被稱為狗熊。英雄,當然是要受詩人們稱頌的。杜甫,這位住在破房子裡也想著全天下人都要住上好房子的理想主義者,對於諸葛亮這樣的理想主義者,當然是要大書特書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眼裡,諸葛亮是大英雄。而自從大英雄諸葛亮逝世、劉阿鬥投降後,蜀國人民就逐漸過上了好日子。

   

請受我一拜

相關焦點

  • 千古一帝劉阿鬥?
    阿鬥的行為,為大多數人所不齒,大家都恨他,豈不知,就是這個扶不起的劉阿鬥,避免了多少流血,與犧牲。我們往往讚嘆威武勇猛者、智勇雙全者、登臺表演者,而往往忽略、忽視,甚至鄙視那些默默無聞者,阿鬥被讀者看不起,被人遺憾和抱怨,可是人家不還是過得好好的嗎。
  • 劉阿鬥不用你扶!
    劉阿鬥,既是劉備親兒子——劉禪(這貨是被貶義的劉阿鬥)(這才是真正的劉禪)在被人撰寫歷史的評價是
  • 司馬昭和劉阿鬥:你是另一個我!
    但曹操又愛惜司馬懿有雄才偉略,英雄相惜,一直不忍心殺掉。於是只能告誡自己的兒子曹丕:要安定天下,你必須要重用司馬懿,但也一定要防著這個人。曹丕並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倒是曹氏的另一個權謀家曹爽一直在提防著司馬懿。同為曹芳的託孤之臣,曹爽和司馬懿一開始就顯得有些水火不容,因為曹氏的餘蔭猶在,司馬懿逐漸被架空,被迫遠離了權力中心。
  • 歷史欠劉阿鬥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但史學家們,對劉阿鬥那樣帶些傻氣、和氣、凡人氣的庸人百般挖苦,而那些帶給百姓血腥的英雄卻奉若神明。前幾天,諾貝爾和平獎頒布了,這個獎被戲稱為挨罵獎,今年還算公允,至少沒多少批評。和平獎的評判標準嘛,至少要能平事止戈、推動和平。
  • 千年以降,最成功的洗地 | 劉阿鬥:我不是扶不起,我是不想起
    這並不是真正的歷史劇,所以劇作為劉禪翻案並沒有史料為據,而只是根據人物當時當地的處境,做出了另外一番解讀,這角度令人眼前一亮,心中不免生出幾分疑惑來:「或許歷史上,劉禪就是這麼想的吧?」魯迅說:「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而《王的名義》則以最大的善意揣測劉阿鬥。
  • 扒一扒諸葛亮的朋友圈:看一個職業經理人的成功與悲情
    GHR撰稿人丨朱國成宏景世紀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高級諮詢顧問曾任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人事管理研究室副主任相信你一定讀過《三國演義》吧,他父親諸葛圭,在東漢末年擔任過太山都丞,這是郡一級的中級官員,至少也副省級幹部。遺憾的是,諸葛圭早逝,諸葛亮等被叔叔諸葛玄撫養。諸葛玄是大軍閥袁術所任命的豫章(今江西大部地區)太守,相當於江西省省長。
  • 《三國演義》一眾英雄最後的下場大多都是病死= =||||
    享年六十四歲曹操也是病死,剛登基就死- -,享年六十六歲趙雲是生老病死,是在家裡死的,不是死在戰場上,有點遺憾吧對於子龍來講,是在七十幾歲左右死的關二爺被孫權砍下頭顱 後被曹操厚葬,關二爺張飛是被部下殺死,對人要厚道啊,張三爺啊關羽和張飛的兒子們 前者是病死 後者是受傷而死司馬懿和司馬師都是病死 活該 誰叫看諸葛亮的好戲
  • 為何劉備一死,諸葛亮打仗就從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緣由
    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相助,共謀大業,足以看出諸葛亮的才略過人。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足智多謀者更是層出不窮,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論能力與才智,那麼其不能與諸葛亮相媲美。歷史上,曹魏與蜀國之間的戰爭,兩國對陣,針對諸葛亮的計策,司馬大將軍儘管學富五車,但是也只有死守的份。諸葛亮那麼,諸葛亮就真的這麼厲害嗎?
  • 為何劉備一死,諸葛亮打仗就從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緣由!
    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相助,共謀大業,足以看出諸葛亮的才略過人。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足智多謀者更是層出不窮,司馬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論能力與才智,那麼其不能與諸葛亮相媲美。歷史上,曹魏與蜀國之間的戰爭,兩國對陣,針對諸葛亮的計策,司馬大將軍儘管學富五車,但是也只有死守的份。諸葛亮那麼,諸葛亮就真的這麼厲害嗎?
  • 劉禪不是扶不起的劉阿鬥,一代明君被冤枉了千百年
    劉禪被稱為「扶不起的劉阿鬥」,是後世君主和文人們,為了將諸葛亮塑造成一個「對君主唯命是從,至死方休」的忠臣楷模,同時又要解釋諸葛亮為何在生前卻大權獨攬
  • 諸葛亮與陸遜文韜武略誰更勝一籌?
    (圖)諸葛亮舌戰群儒▼點擊下方音頻主播李相國為你講古▼
  • 【逆向思維】三國蜀漢各名臣中,誰是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
    在很多人心目中,蜀漢後期繼承諸葛亮遺志的就是姜維。其後來主持的多次北伐更讓後人認為其是真正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傳人。
  • 三國蜀漢各大名臣中,誰才是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
    其後來主持的多次北伐更讓後人認為其是真正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傳人。無論是在民間傳說還是《三國演義》中,都刻意地將姜維描寫成了諸葛亮的傳人這一角色。那事實上,諸葛亮死了之後,曾先後有蔣琬、費禕、董允行使了丞相的職權。那究竟誰才是真正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那個人?
  • 周瑜VS諸葛亮:誰更忌妒誰
    :誰更忌妒誰 在《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屢遭諸葛亮羞辱的周瑜臨終前,仰天長嘆道:「既生瑜,何生亮!」建安十五年(210),周瑜上書孫權要謹防劉備,提出將他與關羽、張飛拆散,卻對諸葛亮隻字未談。可見他十分顧忌劉備,對諸葛亮好像不太重視。當然,這裡絲毫沒有貶損後者的意思。諸葛亮較周瑜年輕六歲,此時尚未真正走到舞臺的中央,仍然是成長著的力量。也許他不乏超越周瑜的潛質,但畢竟需要時間……與之相反,當時的周瑜灸手可熱,已是曹操、劉備的心腹大患。
  • 真實的劉阿鬥
    有人說,那不是因為諸葛亮的關係嗎?是偉大的諸葛丞相奠定了蜀漢的基礎。後面的蔣琬、費禕等等都是諸葛亮一手帶出來的。是的,諸葛亮非常偉大不假,可是如果阿鬥不能信任他呢?歷史上往往有一些白痴皇帝不管手下有沒有用,尤其是那些『太有用』的,一個不順心就想給他們擼下來。
  • 黃月英並不漂亮,諸葛亮為何要她為妻,其嶽父4個字道出原因
    諸葛亮,前半生退隱茅廬,於亂世之中生存,後半生觀望天象,助劉備於亂世之中崛起。設草船借箭,空城計,不費吹灰之力引曹、孫不戰而敗。一身才華,於亂世可自立,卻從未有二心,先助先主劉備建立蜀國,後輔佐新主劉阿鬥治理蜀國江山。諸葛亮是中國謀士的智慧擔當、是中國傳統文化忠者精神的代表人物。
  • 諸葛亮與陸遜誰更勝一籌?從未見過如此客觀全面的剖析
    而陸遜,可以說知道他的人並不多,即使知道他的名字,但對他真正了解的人更少。陸遜,東吳難以逾越的長城諸葛亮和陸遜其實是三國中期的雙子星,在《三國志》中僅有的兩位除帝王之外單獨成章列傳的兩個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英雄享受這樣的榮譽,可見,在真正的歷史中,他們兩位在三國的地位是相當特殊的,而且基本上處在一個時期,諸葛亮真正顯山露水從赤壁之戰開始,在劉備死後開始步入人生的巔峰,成為蜀漢不可逾越的長城。
  • 趙雲臨死留下4字遺言,諸葛亮聽後面如死灰
    艱難建國之路趙雲和諸葛亮都是他們的主公劉備十分信任的臣子。趙雲多次救了劉備和他的唯一的兒子劉阿鬥,被列為五虎上將,他的武功也是五個人中最高的,在所有武將中可以排到第三,諸葛亮則是在他十分落魄的時候選擇出來幫助他,並且陪伴他走過了艱難的建立蜀國大業之路。他們分別從不同的領域憑藉自己的能力與優勢為劉備與蜀國做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
  • 諸葛亮揮淚馬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本文轉載自「陝西省三國文化研究中心」博客,圖片摘自網絡】 諸葛亮揮淚馬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誰才是三國時期真正的高人?
    那麼,誰才是三國時期真正的高人呢?劉備?他知人善用,手下諸葛亮、關羽、張飛,赫赫有名,光耀史冊。劉備從一個小縣城新野起家,縱橫捭闔,幾年時間就佔據三分天下的蜀漢地盤,讓對手喘不過氣來,不能不說高。孫權?禮賢下士,穩穩地蟋踞江南富地,自得其樂,不能不說高。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