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胖友在留言區提到羅蘭,即現下所謂的日本第一牛郎。
巧了,先前知乎有人提問:「如何評價日本第一牛郎羅蘭?」我回答了。
不過,很快這個問題被平臺關閉,所有人的回答都看不到了。今天就把原回答,加上補充,一併搬來八卦共此時。
日本綜藝節目有一個共識:盛る。指上節目時,可以把原話原事注水,誇大表達。
梗的戲劇性不足,還可刻意製造,甚至造假。這就是比「盛る」不上路子得多的「やらせ」。哪怕沒接觸過節目製作過程,坐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多了也能摸出其中的貓膩。
搞笑藝人椿鬼奴講的這個例子非常形象。她老公比她小好幾歲,也是搞笑藝人,名氣不如她。兩口子的日常梗就是:吃軟飯的小渣渣。
經過第一輪的誇大,再經第二輪的過度誇大,網絡上把這些誇大後脫離事實本來面目的話,當作新聞傳播出去。吃瓜群眾囫圇吞棗,直接認定兩口子快離婚了。
綜藝節目既為取樂,看過便罷,不必當真。
記得日本的電視臺轉播桌球比賽,給選手們加注的那些中二爆表的稱呼嗎?
張繼科:帝國的絕兇虎
馬龍:地表最強的男人
羅蘭的日本第一牛郎稱呼,異曲同工之妙。
日本綜藝節目的通告藝人,有不同的大人設,每種大人設又有一定數量的亮相位置。羅蘭這種就是「水商売」這個大人設裡的。
早年,藝能界就有過紅極一時的歌舞伎No.1牛郎:城咲仁
他當年在電視上所表現出來的談話技巧,確實有些值得借鑑的。後來,漸漸銷聲匿跡。
此人厲害之處在於,不但看得透對方,也看得清自己。現在做電視直銷,和廠家合作開發產品,已轉身悶聲掙大錢的實業家。
她的賣點是耳聾,靠筆談與客人交流。
你想呀,銀座高級俱樂部的小姐,漂亮的一抓一大把,身材好的一抓一大把,能說會道的一抓一大把。但那些權高位重的大爺大叔們愣是沒見過漂亮身材好,溫柔,不能說話,只能筆談的。楚楚可憐,我見猶憐,別有風味。
後來,她當未婚媽媽了…………再後來,她競選東京都北區議員,還成功了。
所以,這塊領域一直都存在,觀眾也喜歡看,好奇呀。普通正常人誰會去牛郎店或銀座俱樂部紙醉金迷,或被騙得人財兩毀?
為什麼現在是羅蘭這款?
不創新,不升級,誰看呢,與時俱進唄。
這個人為什麼是羅蘭呢?
節目製作單位想找一個牛郎,牛郎裡頭也剛好有一個願意這麼「赤裸裸」展現自己的。
你以為羅蘭這樣的牛郎,真如電視上描述的那樣,靠他的美貌、氣場、金句,拼搏成No.1?
既是綜藝節目,節目上他說年收入10億,100億都沒關係,稅務署又不是根據電視節目內容來徵稅。
捧他起來的朝日電視臺,只要能做出收視率,比已出名的藝人便宜又好用,觀眾還有新鮮感。啟用所謂的「素人」,性價比絕對高啊。
素人出道,或假裝素人,然後出道。各取所需,雙贏。
東京歌舞伎町有一家開業50年的老字號牛郎店,店名叫「愛」。
它的老闆愛田武是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他的店裡,巔峰時期曾有400名牛郎。
無論當年還是現在,風俗店的背後有黑社會的身影。哄一個女生進店消費,說是小一萬就夠,買單時變成10萬20萬。
哄著對牛郎著迷的年輕女客,為了繼續討牛郎歡心,下海賣身、拍AV……黑暗世界一條龍產業等著你。
愛田武覺得繼續這樣下去,客源層越來越窄,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下狠心要與黑社會劃界線。
傳說某天,他親自上門拜見老大,乾脆利落的用刀往自己肚子上扎了一刀後,再求老大「放他一條路」。
見此狀,老大嘆道:「在動手之前,你自己先了結了,我們也不能做什麼了。」至此,事情劃句號。
不能說,這個故事100%真實,但從愛田武過世,可以變成時事新聞來報導這點,估計他的「牛郎界帝王」身份,其含金量遠遠高出綜藝節目裡的「日本第一牛郎」羅蘭。
他的傳說,說明牛郎店斂財確與黑社會密切相關。又說明了,要想像他那樣,明面上跟黑社會分乾淨,膽魄與資歷人脈缺一不可,絕大數的店做不到。
所以,現實裡的牛郎店,現實裡的紅牌牛郎,社會新聞裡的比綜藝節目裡的,更真實也更不是個東西。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現實版演到她28歲,又因為男人被捕了》
《情迷牛郎,愛到殺死他》
光看正面,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鳳姐。翻過來看背面,是一付無血無肉,無情無義的骷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