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南安首次成批引進了23名來自寧夏同心縣籍的務工人員,開啟了南安「閩寧合作」項目勞務對口的開端,也為今後南安同寧夏地區的勞務輸出項目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據悉,加上11日到來的第二批人員,本次閩寧勞務對接共引進寧夏籍員工39名。
10日上午,記者在福建西河衛浴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公司正在為首批寧夏籍務工人員舉行歡迎座談會,會上,務工人員觀看了企業宣傳片,並正式與企業籤訂了勞動協議書。
據悉,這是南安市人社局與有關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首次為南安的企業成批引進寧夏籍務工人員,其中有22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我們將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將來南安務工的寧夏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納入我省就業困難人對象範圍,並同等享受福建省各項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為尊重回族同胞的民族生活習慣,市人社局還指導企業通過設立獨立餐廳等,完善寧夏籍員工的生產生活環境。
「我們除了為他們安排了特色的回族餐廳、廚師外,還計劃給他們安排專門的宿舍。當然,我們也為他們準備了跟其他人一樣的晉升機會、培訓機會,設置了技能評估機制,而且通過微信群、九牧雲等渠道,他們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及時和我們進行溝通。」西河衛浴人力行政總監張雪琴表示,「就業是扶貧的一個有效的措施,我們企業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也急需勞動力,在南安市人社局的指導和協助下,我們接收外省務工人員是比較有經驗的,目前企業的員工有70%是省外的,包括藏族的實習生、雲南籍的務工人員等,人才的構成呈現出多元化。」
「聽完縣政府及企業的宣講後,我就報名了。來南安感覺很滿意,企業的環境和同事都很好,待遇也不錯,如果以後工作穩定了,我就把老婆孩子也接過來。」31歲的馬保福對南安的新工作滿懷期待。
今年21歲的寧夏女孩羅曉琳則表示自己喜歡南安的環境和氣候,「我事先有在網上了解了南安的這家企業,很喜歡這裡,待遇比我之前打工的時候好很多,感覺公司的人也很熱情」。
據介紹,下一步,南安市人社局將積極與南安的誠信用工企業及寧夏勞務部門對接,做好後續有意向來南安就業的寧夏籍務工人員服務工作,爭取更多寧夏回族同胞來南安就業,深化閩寧協作幫扶,推動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