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民間的一句俗語,道盡了人性的醜陋。
如果你窮,哪怕你是在一個十字路口,儘管你使的是八方利鉤,仍然留不住那些所謂的親戚好友。
如果你富,哪怕你是住在深山老林中,用刀槍棍棒也趕不走那些勢力賓客。
然而,草根出身的王寶強,一人得道,並沒有「雞犬升天」。
01.
說起來挺傷感的,之前王寶強因為與馬蓉的離婚案鬧得沸沸揚揚登上熱搜榜。
而去年再次登上熱搜的原因竟然是母親的離世。
一直以來,王寶強在娛樂圈中都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和許多科班出身外表光鮮亮麗的演員不同。
王寶強是一個農村出來的苦孩子,從小家中可以說是非常的貧寒,穿的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
當時他在看了李連杰的《少林寺》之後迷上了功夫,萌生了演電影的想法。
並非科班出身的他塑造了很多小人物的經典形象,可以從他身上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
可以說,一步步成為今天的演藝明星的他,吃了許多常人不能吃的苦,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寶強的媽媽更是平凡老實的莊稼人,由內而外散發著一種質樸的性格。
但是,在他成名之後,還未來得及好好孝順母親,便再也沒有了機會。
曾經,王寶強的媽媽做客綜藝節目中,與王寶強互動,可謂是「全程淚點」。
小時候家裡的條件不好,一口肉,母子兩人分著吃,媽媽挑下他不喜歡的肥肉,把瘦肉分給王寶強。
即便是後來王寶強已經邁入億萬富翁的行列,寶強媽媽依舊習慣煮白菜燉粉條,每年回家的時候,都會做出專屬於王寶強的溫暖家常菜。
談及兒子,淳樸的寶強媽媽眼中是滿臉的驕傲和自豪。
與普通的父母一樣,即便是兒子多麼的成功,在她的眼中心疼兒子的苦,只有一句期待:
「兒子,我沒啥願望,只要你過得好就行了。」
在節目中 ,王寶強和母親聊起了往事,十分的自豪,他實現了當初的諾言,讓媽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給她蓋起了村裡最好的房子。
可是母親卻哽咽著說道:
你走了,我在家也不好過,知道嗎?」
「你走了之後,我一連三天都沒有睡好覺······」
「你在外面受多大苦,受多大難,碰一下,磕一下,根本沒跟我說過,光說掙兩個錢」
「俺的孩子在哪兒呢,有人管俺家孩子嗎?」
在王寶強出去打拼的時候,三年的時間他從未與母親聯繫過,成為了母親縈繞在心頭的憂愁。
同樣,王寶強更是出了名的孝子,他說:
「媽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恩人,給我生命,把我帶大。看著媽媽一天天的變化,雖然心裡還是有很多事情沒有去做,但孝順父母這件事不能等。」
02.
然而,他揚名立萬、身家過億,依然沒能留住父母衰老的速度。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母親的離去,帶給王寶強沉重的打擊,在面對成名吃苦、婚姻破裂的時候,平凡媽媽是王寶強最溫柔的支撐,可惜,如今只剩下回憶成為了他與母親唯一聯繫.......
人生的列車上,他獨自一人被晾到了陌生的月臺,停滯許久........
在母親的出殯葬禮上,他哭到站不起來,需要人攙扶。
聽說全村的人,在王寶強母親出殯的時候,都來送這位淳樸的母親最後一程。
出葬的路面兩邊站滿了全是送別的父老鄉親。
村民們用這樣的方式,來陪著王寶強度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網友認為是王寶強的名氣大,家人才會有如此高的禮遇。
其實不然,在王寶強成名之後,家裡人依舊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母親住在農村老家,哥哥依然在老家賣燒餅,和父老鄉親們打成一片。
除此之外,王寶強也沒有忘本,時常回到農村老家,會幫助鄰居剝玉米,收拾莊稼,保留著身上的那份淳樸。
成名之後,王寶強出錢出力為老家蓋起了老年運動中心、養老院等等,為家鄉做出了貢獻。
2016年河北暴雨的時候,王寶強老家受災嚴重,他毅然拿出100萬抗災。
並且王寶強的哥哥也代表他給災區送去了15萬元的救災物資,身體力行的幫助鄰裡之間。
在王寶強的老家,村裡房子上的一副巨大的牆畫,那副「許三多」的形象無疑看出了他在鄉親們心目中的形象。
做事先做人,演藝先修德,王寶強用自己的行動獲得鄉親們的尊重,同樣也是鄉親們的驕傲。
在大會塔村的牌坊上,刻著「王寶強家鄉」五個字,並加著一副對聯,是鄉親們的心聲。
上聯是:投身影視拼搏海內外,下聯是:成名藝苑不忘眾鄉親。
贏得這番尊重後,鄉親們更是給予他回報,但是相比起同是草根出身的「大衣哥」,活的就比較「慘」了。
03.
4月17日,某平臺出現一個一群人圍繞在大衣哥家門口的視頻。
在家門口,密密麻麻圍繞了很多人,他們都支著手機將攝像頭對準大門,一群人叫哄著
「你敢跺不?」
「我跺兩腳,你跺三腳。」
這些人笑臉盈盈,絲毫不知廉恥,圍觀的群眾也一直在旁邊煽風點火。
啪——門就被踹開了。
頓時,好好的一扇門,被這樣的方式大卸八塊。
隨後,站在旁邊圍觀的人一擁而上,那幾個踹門的人也大搖大擺的走進了大衣哥的家中。
這些人不僅絲毫沒有抱歉,反而引以為傲,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拍攝大衣哥。
後面朱之文出來還要掛著尷尬的笑容,和圍堵上來的村民們合影拍照。
對於這次的踹門事件,引起了很多網友的指責,為大衣哥鳴不平。
其實諸如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了,曾經朱之文就在訪談節目中爆料過,在自己成名之後,周圍的鄰居和朋友紛紛「變了味」。
10年的時間裡,他修路、做慈善、捐款,但是這些人並不領情,認為那是他應該做的。
他們認為,你朱之文有錢,修點路算什麼,這才花了幾個錢,對朱之文來說就是九牛一毛。
「要想讓我說他個好,那就一人買一輛汽車,給一萬塊錢。」
在這些人的眼中,朱之文成為了「搖錢樹」,反正只要有困難,大家都會去找他借錢。
借錢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做生意賠了,想給孩子買個騎車,娶媳婦沒錢......
然而,好心好意幫助別人,卻一句好話都落不著。並且借出去的錢,從來是有去無回。
「朱之文的錢都花不了,誰還想著還他??」
成為別人眼中「搖錢樹」的朱之文,之後遇到鄰居借錢,便不再借錢給他們,除非真的是有困難才借。
但是卻遭到村民們的報復,曾經晚上在家的時候,有人拿著磚頭砸向他家的玻璃,玻璃渣弄的到處都是。
除此之外,眼看著「搖錢樹」不借錢了,村民們就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圍繞他家門口拍攝視頻。
在網際網路利益的驅使下,村裡形成了一個直播生態圈,不少人靠著直播朱之文的日常來維持生計。
最早直播「搖錢樹」朱之文賺錢的,每天舉著手機拍拍拍的村民,已經買上了汽車;
還有人賣掉了帳號,賺到了60萬元!而他們的投資就是每天直播「搖錢樹」朱之文。
從他出名之後,早上睡醒到晚上睡覺,不論是吃飯還是下地幹活,每天都有人圍堵在他家門口。
上有70歲老人,下有10幾歲小孩。
10年的時間裡,他沒有清淨過一天,甚至都沒有一天的時間讓自己好好待一分鐘,好好睡一覺。
火了10年的朱之文,也被村民吸血了10年,在村民的膨脹下,過的很慘!
為何同樣是草根出身,朱之文卻成為大家口中的「搖錢樹」,被貪婪的人性消耗著,吞噬著?
結語
艾默生曾說過:你的善良必須要有點鋒芒。
我們為人處世是需要善良的,但是懦弱的善良和沒有鋒芒的善良,其實是在縱火。
自然的助燃了那些本就不好的風氣。
假如大衣哥在這樣的事情面前,態度強硬一點,是不是不會造成今天這個進退兩難的局面?不會過的這麼「慘」?
所以,拒絕做好老人,是你有底線的善良的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