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部分地區影院遲遲無法開放,打亂了好萊塢很多公司的電影上映計劃,DC在2020年停掉了很多他們原本在院線首映的電影。由於超級英雄系列具備很多特效,在線上觀看的效果明顯不如大熒幕。然而華納作為老牌電影製片廠,他們的高管清楚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很多影片不能再拖下去。尤其是那些預告片已經出爐的宇宙電影,如果還是要把首映時間不斷延期,就會造成觀眾們對該系列熱情消失,宣傳起來更費力。北京時間11月6日上午,好萊塢記者Graeme McMillan報導,DC為了讓部分宇宙電影能在2021年順利上映,放棄UCS漫畫發行商,也就是說明年是這一批「積壓」作品的最後上映期限。
如果沒有全球流行病的話,UCS漫畫發行商是DC的大事,畢竟華納接下來會拍攝什麼樣的超級英雄系列?我們都可以從該發行商的展示中推測得出結論,可以說是宇宙電影的「風向標」。原定計劃從明年1月起,出版商將在美國通過月刊發行每周發行一期,刊登出來漫畫很有可能就是華納下一階段準備籌拍的漫改電影,獲得了很多影迷們的支持。實際上在幾個月前,DC開放了其每周漫畫發行量,包括新公司UCS漫畫發行商和Lunar distribution,它已經向零售商宣布。然而由於特殊時期導致好萊塢部分影院無法開放,華納需要先「消耗」掉滯留無法上映的作品,這是維持住DC宇宙電影人氣的方式,無暇顧及漫畫的發行。
好萊塢記者也承認,華納將不再與UCS合作到今年年底。在給零售商的一封信中,DC解釋稱——截至2021年第一天,其發行到漫畫專業「直接市場」只分發圖形小說和收集版本,通過UCS下的最終訂單必須在11月月底發出。也就是說雙方終止合作只是在今年到明年,接下來如果疫情有好轉,好萊塢重新進入有序的行列,兩者還是要考慮合作。DC在公開信中寫道:「我們想藉此機會衷心感謝UCS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給予的幫助,我們將繼續向UCS提供我們所有的支持,因為零售商將他們的帳戶轉移到他分銷商。此外,華納在年初規定了每周交貨的最低訂單量,零售價值低於125美元的訂單將被保留,直到達到發貨閾值。
可能有些人要問,DC為了讓部分宇宙電影能在2021年順利上映,這到底是哪部分點一個呢?好萊塢記者也透露出這些系列的大致方向:在流媒體平臺上,華納高管一起與影迷們展望其超級英雄宇宙的未來,為期兩個月的出版活動將為蝙蝠俠、神奇女俠以及正義聯盟,這些都是「必須」要在明年完成拍攝以及上映計劃的重頭戲,尤其是《正義聯盟》已經不能再拖下去。而且費舍爾的事情也需要幾塊解決,同時這也為宇宙電影的劇組製造了一些麻煩。作為DC超級英雄系列未來計劃的一部分,華納的常規出版線將被各種格式的新系列圖書所取代,其中包括《蝙蝠俠》以及《超人》等超大規模的選集。
筆者(沾沾自喜看電影)倒是認為,DC放棄UCS漫畫發行商,是在暗示公司標誌性人物未來的概念。在UCS給零售商的另一封信中,經銷商解釋道:「UCS將把2021年1月及以後發貨的所有未完成的FOC訂單的記錄轉移到Lunar,以便所有客戶順利過渡。Lunar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與客戶聯繫,確認並最終確定他們的信息,」並補充道,「UCS不會關閉。我們將提供其他令人興奮的商品,商店可以使用!」也就是說這些只是渠道方面的變化,畢竟在好萊塢特殊時期,大家的資源都有限,不可能「一次性用完所有的潛能」。這樣來看,華納希望的部分電影的確能在2021年順利上映,很大限度保證票房損失不大。
想想DC也挺倒黴,作為美國漫畫產業真正的大哥大,由於沒有佔得宇宙電影的先機,導致了他們在好萊塢的起步就落後於漫威。好不容易去年一部低成本的《小丑》廣受歡迎,讓DC宇宙英雄系列有翻身的趨勢,而且原來華納的保守派CEO也辭職了。原本大家寄希望於DC在今年借著《小丑》的東風大幹一場,畢竟《蝙蝠俠》以及《正義聯盟》原本都是在2020年計劃完成的電影,所以我們也理解華納放棄UCS漫畫發行商的理由。實際上UCS和Lunar一樣,是今年6月初為滿足DC發行需求而新創建的,兩家公司最初打算在美國各地分周發行漫畫。雖然Lunar因其服務的質量和速度而受到零售商的讚揚,但UCS的情況卻並非如此,後者因延遲交貨或損壞交貨而受到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