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問我大使:希望日本在中美關係中保持中立?還是靠攏中國?

2020-12-24 觀察者網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10月20日消息,10月16日,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富士電視臺《重磅新聞》(Prime News)直播節目專訪,全面介紹中日關係,並就中美關係、中國軍力發展、釣魚島等熱點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專訪實錄如下:

主持人:您在外交部從事對日工作30多年,在您看來,日中關係在這期間發生了哪些變化?  

孔大使:30多年來,我經歷並見證了中日關係的不同時期,分別在80年代、90年代、21世紀初以及去年至今先後四次常駐日本。30多年間,無論是中日兩國還是世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激烈變化中,中日關係雖歷經了各種風雨,但總體取得了長足發展,能夠為此盡到自己的綿薄之力,我感到十分榮幸。  

主持人:日中關係曾有過非常緊張的時刻。您認為目前的日中關係在兩國關係歷史中處於什麼位置,是較好的時期嗎?  

孔大使:中日關係已經重回正軌,正處在改善發展的關鍵期。雙方應該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持續改善,不斷取得新的發展。  

主持人:您於9月29日在使館網站上發表了題為《看待涉華問題的幾個角度》的署名文章,其中談及中美關係、中國軍力發展、中日在後疫情時代的合作及中國對日本新政權的期待等。中國駐日本大使在使館網站就中美關係發聲,這種做法似乎並不常見,您撰文時抱有怎樣的想法和危機感?  

孔大使:發表這篇文章並沒有特別的考慮。對中方而言,中美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包括日本在內,整個地區和世界都高度關注中美關係走向。近期日本國內圍繞中美、中日關係展開了很多討論,令人擔憂的是,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政治化、情緒化的傾向,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也無益於準確認知和把握問題。在此特殊時期,作為駐日大使,我認為有必要通過發表文章,向日本民眾介紹中方對中美、中日關係的看法,希望以此起到增進互信、化解疑慮的積極作用。  

主持人:我認同日本國內對華認知存在政治化、情緒化傾向。但文章卻選擇從中美關係切入,直指美方對華政策存在問題,這是否代表中方認為美國對華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的對華認知?  

孔大使: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看待任何問題都難免受到外界影響。圍繞中美關係,迄今日本國內接受的多是美國媒體的報導和觀點。同時,中方也有自己的主張和聲音。我認為有必要通過介紹中方立場,讓日本政府和民眾多元看待、全面把握中美關係,這是我發表文章的主要目的。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目前美國對中國的打壓?  

孔大使:時至今日,中美關係已走過40多年發展歷程。1972年,雙方在充分認識到彼此發展階段、社會制度和歷史文化傳統等差異,認識到中美是不同國家的基礎上,仍然從各自國家利益、從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出發,邁出了中美和解的步伐。40多年來,中美關係雖歷經風雨,也留下不少複雜問題,但雙方能夠正視彼此差異,願通過對話將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降到最低,並推動中美關係不斷向前發展,這不僅成就了中美兩國,也惠及地區和全世界。應該看到,中美之間的差異今後仍將長期存在,雙方應該回到中美關係的初心和原點,再次思考中美應如何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通過開展建設性對話合作,推動中美構建更加穩定的關係。  

主持人:您認為美國為何要打壓中國?有觀點認為,一旦其他國家GDP達到美國60%的紅線,美國就會對其下手,過去日本就曾遭到美國徹底打壓。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迅速超過美國GDP的60%,大有在未來十到二十年反超美國之勢。因此美國認為現在是打壓中國的最後機會。這是否是美國打壓中國的原因?  

孔大使:一是美方能否繼續正視中美之間的差異和分歧。二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不斷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大幅增長,是將今天的中國繼續視為合作夥伴,還是看作競爭對手甚至是安全威脅。美國國內的對華認知出現一些變化。我想這是美國打壓中國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如果未來十到二十年內,中國經濟反超美國,中方是否做好了領導世界、維護國際秩序穩定的準備?  

孔大使: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如何更好地承擔和履行國際責任是中國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國不僅要實現自身發展,也要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共享發展機遇。只要我們力所能及,就會為此作出努力,我們不僅是這麼說的,在實際政策中也是這麼做的。與此同時,面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恐怖主義、新冠疫情等全球性課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獨善其身。作為國際社會重要一員,中國願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承擔起作為大國的應有責任。  

主持人:您作為駐日大使在使館網站發表文章,目的應該是向日本社會發聲。如中美對立加劇,您對日本有何期待,是否希望日本在中美之間發揮調解作用?  

孔大使:日本是中國重要鄰國,也是美國在亞太地區重要盟友。作為中美關係重要利益攸關方之一,日本應該為構建穩定的大國關係發揮作用。有了穩定的大國關係,中美才能和平共處、實現共同發展。從此意義上講,我願就中美關係,特別是日本民眾關心的問題作些介紹和說明。  

主持人:在我看來,如果中美兩個大國發生衝突,日本恐怕只能旁觀。您希望日本在中美關係中發揮怎樣的作用,是保持中立,還是向中國靠攏?  

孔大使:中美關係存在的各種問題,最終還要靠中美雙方對話解決。日本是地區重要國家,我們有必要向日本民眾介紹中美關係現狀,釐清中美關係本質和問題所在,讓日本民眾不僅能夠聽到美方觀點,也能了解中方立場,進而對中美關係有更加全面客觀的認知。  

主持人:通過今天的節目,估計會有更多人看到您的文章。您認為中美關係的本質是什麼?  

孔大使:是中美如何和平共處。中美關係十分複雜,已經並仍將面臨不少波折和難題。同時,作為世界重要國家,中美如何相處,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世界未來走向,會對全球穩定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此背景下,中方最看重的是,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中美都應致力於和平共處,本著相互尊重的原則,通過建設性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構建穩定的大國關係,即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構建協調、合作、穩定的中美關係。  

主持人:穩定的大國關係是否就是所謂的G2,即中美各自確定勢力範圍,實現全球共治?  

孔大使:G2並非中國所提,我們對此也不贊同。中方一貫堅持多邊主義,認為重要的全球性事務應由世界各國共同商議解決,世界和平穩定需要通過多邊共識維護和鞏固。同時,自由貿易體制是全球經濟發展繁榮的重要支撐,也應繼續加以堅持。任何強調本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做法都是逆時代潮流而動,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主持人: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更多涉及經濟層面。從政治層面看,如果中國希望構建穩定的大國關係,共產主義中國是否會接受美國自由主義理念?  

孔大使:世界是多元的,多樣性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活力源泉。國家和人一樣,也會有不同的性格、構造和價值觀。美國與中國政治制度不同,並且這種不同將長期存在。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是14億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都會毫不動搖地加以堅持。中美也好,其他國家也罷,我們都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改變對方,而應在尊重多元世界基礎上,更多思考如何和平共處,通過互學互鑑實現共同發展。

相關焦點

  • 日媒發問我大使:當下中美關係 日本應起到什麼作用
    日媒發問我大使:當下中美關係 日本應起到什麼作用 2020-10-21 07:54:20 觀察者網
  • 中國駐日大使: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
    原標題:中國駐日大使: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海外網12月25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富士電視臺新聞直播節目專訪
    孔大使:30多年來,我經歷並見證了中日關係的不同時期,分別在80年代、90年代、21世紀初以及去年至今先後四次常駐日本。30多年間,無論是中日兩國還是世界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激烈變化中,中日關係雖歷經了各種風雨,但總體取得了長足發展,能夠為此盡到自己的綿薄之力,我感到十分榮幸。主持人:日中關係曾有過非常緊張的時刻。
  • 中國駐美大使就中美關係及留學生問題連線專訪
    此外,中美之間的航班會不會在疫情情況下全面復航?或者說更大範圍的復航遙遙無期?崔大使:現在中美關係並沒有處在完全停擺或停頓的狀態,但我們高度關切的是它可能滑向錯誤的方向,這是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要盡最大努力,防止兩國關係在錯誤的方向越滑越遠,甚至掉到有些人聲稱的「陷阱」中。
  • 中美關係惡化,兩位美國前駐華大使發聲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兩位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的前州長洪博培和駱家輝說,惡化的中美關係對他們所在州的貿易、旅遊、就業和人員交流造成很大損失。他們認為,從地方層面恢復中美交流對各州人民福祉至關重要。
  • 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六提「穩定的中日關係」
    能否請您談談對自己新角色的看法以及在大使任內推動中日關係發展的計劃?垂秀夫:2008年8月,在我就任中國蒙古課長不久曾經接受貴報採訪,貴報用差不多兩個版面刊登了採訪內容。我記得當時應該說的是:「我想充分利用自己積累的知識、經驗和人脈,將推動日中關係發展作為畢生事業。」這一信念到今天也沒有絲毫改變。日中關係對日本來說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對中國來說也應該是同樣的。
  • 數據被爆後,中美一目了然!美媒不禁唏噓:希望中美關係儘快穩定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今年中美關係是建交以來空前緊張的一年,在全球飽受疫情肆虐且經濟出現衰退之際,中美關係直奔冰點之際,中美企業夾在中間可謂是不同於美政府動用國家權力打壓中企,中方政府仍是一如既往秉持市場發展規則。今年疫情早期期間,川普政府一再放出"誘人"的條件號召美企搬離中國,但中美局勢的緊張卻無法影響美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尤其是近日一份重要數據宣告後,中美高下立判!
  • 中國駐美大使:從未幻想中美會一帆風順,但相信這一點——
    崔大使說,在經貿磋商過程中,雙方應加強溝通和理解,平衡對待彼此關切。中方充分理解美方關切,希望美方同樣理解中方關切,我們不能苛求一方單獨做出妥協。我相信,只要雙方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相向而行,全力以赴推進相關工作,就能找到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在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間構築起更加牢固、穩定的經濟關係。
  • 日本新任駐華大使垂秀夫接受澎湃專訪:六提「穩定的中日關係」
    垂秀夫希望,身為大使的他依然能為中日關係「充分發揮所積累的知識、經驗與人脈」。信念未改:將推動日中關係作為畢生事業澎湃新聞:澎湃新聞的前身《東方早報》2008年曾經採訪您,那時您剛剛擔任外務省中國課課長,曾表示「將推動日中關係發展作為畢生事業」。多年過去,大使如何看待過去幾年中日關係發展成果?
  • 駐日大使: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有失客觀公允,形成誤導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採訪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如果拜登政府願通過對話解決中美之間的分歧,中方願以誠相待。可以說,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決定於拜登政府的選擇。日本是美國盟友,我們尊重日美發展正常合作關係。但對日本而言,對美關係不是全部,為了日美關係而影響正常的對華合作,也不符合日本利益。希望並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發揮更加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 德國調查:若中美冷戰,八成德國人支持柏林保持中立
    柏林保持中立。德國保持中立,歷史是最好的教訓近日德國的科爾伯基金會公布的一份調查顯示,有近八成的德國人表示,如果中美之間冷戰,柏林應該為此保持中立,當然在受訪人群中,也有將近40%的德國民眾認為,中美之間不會爆發冷戰,事實上提到中美之間的博弈,其可能不會再是美蘇爭霸時期的那種傳統冷戰,而國內的學者則把中美未來可能的博弈稱作了「新冷戰」
  • 中美關係關鍵時刻,崔天凱大使參加2020年阿斯彭安全論壇,回答美方...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8月4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2020年阿斯彭安全論壇,就中美關係有關問題與阿斯彭戰略小組執行主任尼古拉斯·伯恩斯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對外政策首席記者安德利亞·米歇爾進行在線對話,並回答觀眾提問。全文實錄如下:伯恩斯:崔大使,謹向您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在把採訪轉交給安德利亞·米歇爾之前,我想闡述一點想法。
  • 崔天凱大使: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崔天凱大使。(資料圖 圖源: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崔天凱大使在美中貿委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的致辭2020年12月9日,華盛頓尊敬的蘭博文主席、馬蒂斯將軍、艾倫會長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朋友們,習近平主席在給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的賀電中表示,中方願與美方一道,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我們衷心期待與美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為此而共同努力。
  • 崔天凱大使回應: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當前,在拜登贏得巔峰勝利不久,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的一番談話應該引起拜登的重視。12月10日,崔天凱在美中貿易會2020視頻年度晚宴上進行了致辭,其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當下熱議的中美關係問題。事實上,當前的中美關係並不樂觀,在此背景下,崔天凱的言論十分值得人們思考。
  • 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接受日本富士電視臺新聞節目直播專訪
    專訪主要部分實錄如下: 主持人:程大使就任中國駐日大使超過9年,任期在歷任駐日大使中最長,請問您對日本的印象是什麼?程永華:我擔任中國駐日大使9年零2個月,如果從留學開始算起,我先後在日本學習和工作整30年。
  • 中國反制是惡意報復?澳國駐華大使:只因為美國和澳大利亞是盟友
    在中澳關係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關於澳大利亞方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外界的強烈關注,12月9日《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受邀前往澳大利亞使館與駐華大使傅關漢共進午餐,因為作為《環球時報》總編的胡錫進在中國輿論界擁有很強的影響力,這一會晤被外界認為澳大利亞希冀於在中國輿論層面爭取同情。
  • 中國大使在韓媒專訪中明確回應
    雙方保持著密切的高層互動和各層級交流,經貿往來進入3000億美元時代,人員交往超過1000萬人次,互為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地方之間更是結成數以百計的姊妹關係。面對國際風雲變幻,中韓關係不斷深入發展、提質升級,為兩國和兩國人民、乃至本地區和全球不斷貢獻正能量。 9月27日,我出席了在仁川機場舉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
  • 中國是「戰狼外交」?我大使:「功夫熊貓」或更貼切
    5月20日,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就意新冠肺炎疫情等問題接受意《晚郵報》採訪。針對有人用「戰狼」來形容中國外交的輿論戰,李軍華大使表示,我個人不認為「戰狼」是合適的標籤,「功夫熊貓」的比喻或許更貼切。一些國家少數政客、團體對中國抱有偏見和敵意,近來更是藉助疫情反覆對華造謠抹黑,極盡汙名化之能事。
  • 美媒追問湖北為何換帥 中國駐美大使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2月15日電據中國駐美大使館官網消息,2月13日,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早間新聞」(Morning Edition)節目主持人英斯基普(Steve Inskeep)採訪,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回答了提問。
  • 非常時刻,美駐華大使臨別發聲,事關中美關係,意味深長
    美駐華大使發表言論 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近日在國慶招待會上表示,對於中國以及美國而言,一個健康穩定的關係對雙方都有好處。若是中美關係繼續惡化,將會造成巨大影響。在這非常時刻,美駐華大使臨別發聲,因為中美關係近日不太穩定,他只能夠從中國返回美國。 布蘭斯塔德在離開前,還特意製作了一段視頻,在他擔任大使期間為中美關係友好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中方外交部也稱他為中國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