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相聲界都不敢和郭德綱走得近,這是有原因的

2020-09-07 冰冰的奶牛

師父侯耀文曾這麼評價過郭德綱: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用這一句話作為開場白,想必能引出郭德綱的不尋常人生。萬萬沒想到,在相聲這項事業逐漸走向沒落的時候,突然冒出了一個小個子。郭德綱憑一己之力,將相聲又拉到了正軌上來,換了一個新穎的形式繼續相聲事業。相聲就像一個絕世武功一樣,如果郭德綱不接著,它很可能就失傳了。

近日,德雲社在濟南的文化廣場開工,郭德綱親臨現場。他說:「很慚愧,我也沒個稿子。領導說話都有譜兒,到我這就水平差一點。感謝濟南人民對德雲社的厚愛,我們就是一個小小的民間相聲社團,微不足道,憑手藝吃飯。」話雖不多,但句句都說到了點子上,言語中又不缺幽默。

不得不佩服郭德綱說話,他的話沒有一句是廢話,在理的同時又處處彰顯他喜劇大師的風採。他率領的德雲社能走到今天這個地位,絕對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儘管如此,也從來沒有聽說誰誰誰來投奔郭德綱、加入德雲社的消息。而且,相聲界的同行們都離郭德綱遠遠地,生怕跟他扯上關係。

一次訪談,主持人問他:「相聲界誰有你的VX?」郭德綱說:「如果你和郭德綱一起玩,你就已經不是我們的朋友了。所以,我不能說誰有我的VX,有我VX都是一個天大的罪過。」這句話看似誇張,但的確在理。有很多人不理解,問郭德綱,為什麼你不能拉著其他相聲演員一起幹,德雲社不是更強大嗎?

郭德綱當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曾經有一個同行,在當地相聲界小有名氣的主。正好我們到當地演出,就一起吃了個飯,然後這個相聲演員把他們的合照發到了朋友圈。沒過幾天,這個相聲演員就被同行拉黑了。理由很簡單,你跟郭德綱好上了,就不是我們的朋友了!我們必須抵制你。

相聲界流傳這樣一句話:在沒有郭德綱之前,我們是可以快快樂樂地安樂死的,他出現了,我們想好死都難。為什麼要說得這麼直白的,畢竟相聲圈也是一個小社會,也有各種規則和勾心鬥角,郭德綱的出現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對於把他們都納入德雲社的這種想法,根本就沒有可能性。

除了德雲社以外的相聲群體,說實在的技能真的很一般,特別是稍微有點資歷的演員,他們也就會個幾段相聲,一輩子靠這點活吃飯,一旦到了德雲社,郭德綱說:「到你這來了,學員都要會八十段,人家現學也來不及了。教了也不一定會,會了能準對嗎?一上臺,觀眾沒人笑,下臺被一幫孩子看笑話,人家是死是活?」

由此可見,郭德綱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他也想讓相聲界做個大統一,但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別人來不了,也不願意來。不來就站在他的對立面擠兌他,想做到和平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個人對郭德綱不存在喜歡不喜歡,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看,任何地方都要有競爭才能進步,這種「勾心鬥角」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相聲演員曹雲金想拜一個新師父,相聲界應該是沒人敢收的
    郭德綱和曹雲金師徒好多年,就算郭德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沒有師父郭德綱當初那樣的付出,也就不會有曹雲金今天的名氣,或許直到今天曹雲金還在天橋下做一個耍嘴皮子的「混混」罷了。,甚至把郭德綱比作是你們江湖險惡,我的世界陽光大道,可是郭德綱對你真的不好嗎?
  • 相聲界的隱形富豪!他拿手拍郭德綱的臉,老郭不敢生氣還得賠笑
    楊議甚至敢拿手拍郭德綱的臉,老郭不僅不敢生氣還得賠笑,足以證明當一個人有錢的時候,他的"力量"可以讓人多麼忌憚。那麼這對楊家父子到底什麼來頭呢?也正是在電視劇方面有了一點成就,所以楊議才有資本創辦楊光相聲社。
  • 也說郭德綱為什麼極少參加相聲界追悼會
    郭德綱曾提到過,誰要是結婚辦喜事兒邀請他,他只要時間抹得開都願意去。但是如果有老人去世參加追悼會,他就挺彆扭的,能免則免,不為別的,心裡頭彆扭過不得。「說再多的話都是給活人聽的,好不好死人心裡最明白。」1.2006年12月,馬季因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去世,郭德綱前往悼念。卻因為穿了件貂皮大衣成為了媒體報導的一個焦點。
  • 不敢再聽郭德綱
    那一年,郭麒麟7歲,看著節目裡的爸爸,笑得前仰後合,長大以後才回憶起來,當時一同坐在電視機前的爺爺奶奶,表情都格外凝重。後來,當郭德綱終於紅到有人會跑去採訪他的父母時,當了一輩子警察,也嚴肅了一輩子的郭父對著鏡頭老淚縱橫:「我知道這行苦,但不知道他在外面苦到這個程度。」
  • 相聲界等級如此嚴格?照這麼來看,郭德綱的輩分真的是渣渣
    你不得不承認,在當今的相聲界,郭德綱是毋庸置疑的一哥,如果沒有了郭德綱,相聲界會丟掉一大批觀眾。但在他們那個圈子,也就是相聲界,卻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老郭也必須遵守。一臉無辜的楊少華回道:「這不寶林也坐了嘛。」馬三立一聽火大了:「都到後面站著去!」此處省略一句罵街的話。侯寶林見狀,連忙說:「我站著,我站著。」楊少華也跟著去了後面,全程只有劉文亨老老實實地站在後排,一句話沒敢說。
  • 郭德綱新書再揭相聲界黑幕:不寫他們也一直害我
    「過得剛好」和「郭德綱好」  在主流相聲界眼裡,郭德綱就是一個舌綻蓮花的油滑藝人。而今天,郭德綱這個活在當下的有古江湖人之風的相聲演員,通過一本《過得剛好》向大家再次證明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本書一開頭,老郭就來了段文的。恍惚之間覺得,古漢語文學專業畢業的吧?平時那麼百姓的一個人,還能拽文!
  • 9歲學相聲,23歲進北京,郭德綱是如何成為相聲界的領軍人物?
    他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打下了德雲社的天下,當他23歲走進北京城的那一個瞬間,滿懷希望,可是卻四處碰壁,無人要敢要他。甚至曾經參加過一個真人秀節目被迫待在櫥窗裡被人48小時參觀。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才成就了今天的郭德綱!當你敢於把尊嚴放在地上的那一瞬間,你就明白了什麼是生活,什麼是現實!
  • 拿手拍郭德綱的臉,老郭不敢生氣還得賠笑,相聲界的隱形富豪!
    現在說起相聲,都會想到德雲社,德雲社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郭德綱絕對功不可沒,也是因為他讓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上了相聲。德雲社每天的收入是不可估計的,更何況德雲社每年還有上百場的商業演出,收入更是不菲。所以很多人就認為郭德綱是相聲界的翹楚,也是最有錢的。其實不然,在相聲界還有很多隱形富豪,就像楊少華楊議這對父子。
  • 于謙談郭德綱的強勢,坦言:正是這種性格,帶領德雲社走到今天
    如今說到相聲界誰最火,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德雲社和郭德綱。因為如今的德雲社早已成為中國相聲界的標杆和代表,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于謙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和藝術地位,郭德綱同樣也是功不可沒。他們之所以能如此愉快的合作至今,也正是因為二人性格十分相合,實現了完美互補。我們都知道郭德綱的性格是愛憎分明,鋒芒畢露,不愛交際。而于謙的性格則是鋒芒內斂,謙虛謹慎,處事圓滑,寬厚仁義,友達四海。
  • 《過得剛好》如今的郭德綱,可不就是剛剛好。
    ——侯耀文放眼如今的相聲界,再也沒有比郭德綱的德雲社更好的相聲團隊了。不是嗎?《過得剛好》其實是對郭德綱對自身人生經歷的一個總結,嬉笑怒罵間,將他的學藝經歷和相聲的是是非非分,講了個透徹。郭麒麟說的那樣:「我們可以不上學,但是我們必須得有文化。」
  • 郭德綱玩心機,白養侯震?不,他在知恩圖報,且過得剛好
    郭德綱對德雲社管控非常嚴格,拿工資的首要條件便是必須登臺演出,郭麒麟和于謙都不能例外。但有一人在德雲社卻是個特殊的存在,既沒有演出任務,待遇還不低,這人叫做侯震。侯震何許人也呢?網絡上有一句話,沒有侯耀文,就沒有郭德綱和德雲社的今天,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侯耀文去世後,郭德綱與師伯侯耀華鬧翻,卻把師父的侄子侯震拉進了德雲社中,嫉惡如仇的郭德綱有恩必報。那我為何說郭德綱在一箭雙鵰呢?
  • 郭德綱,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無論是身高還是過往,什麼都敢說。郭德綱卻拍著胸脯說這都不叫事,天塌下來他頂著。一些業內人士把德雲社和郭德綱視為威脅頻頻使絆子,卻有另外一個人覺得郭德綱是相聲界的希望。在相聲界,有了師父就代表有了靠山。在侯耀文的庇護下,郭德綱與德雲社這才逐漸走了上坡路。
  • 郭德綱,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很多人都想看看喜歡的角兒們在臺下真實的樣子,卻不小心發現了德雲天團不為人知的秘密。德雲社的演員們在臺上最喜歡拿師父郭德綱開涮,無論是身高還是過往,什麼都敢說。郭德綱就像一位傳統的父親,雖然很少在口頭上誇讚弟子,但是行動上的關愛卻一點也不少。徒弟無論是結婚還是家人生病,他都一應負責。當初張雲雷從南京南站二樓墜落,全身多處粉碎性骨折,癱瘓的可能性極大。郭德綱卻拍著胸脯說這都不叫事,天塌下來他頂著。「癱了說不了相聲,我就教你說評書,那不用站著。」
  • 郭德綱教育秦霄賢壺嘴不對人不算真規矩,相聲界還有不少老規矩
    節目中秦霄賢給郭德綱、于謙倒完水,茶壺隨便往桌上一放。郭德綱說,你這壺嘴就這麼對著我呀?秦霄賢慌忙地挪開,于謙又在旁邊補刀:這叫規矩。這是說臺上演員之間按照藝術規律表演,不必過於顧忌輩分等因素,但到了場下就要講究長幼有序,師徒有別。有時候看德雲社的表演,兩個輩分的演員站到臺上小輩人什麼話都敢說,很多時候都顯得有些冒犯,但到了臺下絕不敢如此。
  • 不讓我過,沒錯吧!好,郭德綱,你給我等著
    李:我覺得我們才是真正的相聲有新人。郭:你們可以單獨弄一套節目啊。你說的有你的道理,藝術這東西,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我說的只代表我此時此刻的看法。你認為你的公式相聲好,對,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並不打擊你,我也認同你。我只是告訴你,在這個舞臺上,你那個,行不通。
  • 臺上被「欺負」臺下在相聲界「無人敢惹」,于謙到底有多「厲害」
    郭德綱和于謙搭檔這麼多年,兩人一次矛盾都沒有產生過,雖然在臺上郭德綱沒少「懟」于謙,但在臺下他對每個人非常的仗義。興趣廣泛,交友眾多的于謙,在相聲界是另類的存在,他還踏足了娛樂圈,這也是大家「不敢招惹他」的最大原因。
  • 郭德綱電影請來了半個娛樂圈的明星,為何就是沒有相聲界的?
    這就相當於欠別人一個人情,郭德綱如今是多大的腕,想讓他欠你一個人情可並不容易,這可是要還的,不是白白幫你。人都說人情債最難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演員來幫她的原因。,誰都搭得上話,也都客客氣氣的。由於得不到主流相聲界的認可,郭德綱時不時諷刺主流相聲,於是梁子越結越深,不易調和。其實這主要是和相聲界某些人關係不和,有人借曲協領導之名打壓民間相聲而已。
  • 郭德綱這幾個徒弟暫時進不了相聲家譜,原因很簡單
    不管是相聲還是評書,很多傳統曲藝行業都有家譜,這是外人看不到的。相聲界的家譜是有專人負責的,不管名門還是小戶,哪家正式收了徒弟,得報給這位負責人,族譜就會給登記上。為什麼強調「正式」二字呢?那是因為收徒中有一種叫做口盟。孩子也管叫師父,師父也口頭承認這是我徒弟,但沒有擺知,那就叫口盟。
  • 郭德綱和曹雲金到底誰不要臉?
    可是有個問題,與何雲偉、李菁的公開與郭德綱決裂不同,曹雲金從德雲社出走,是很低調的,在長微博中曹雲金自己也說,他離開德雲社以後,從未在公開場合說過郭德綱和德雲社的壞話,師徒間本算是「和平分手」,既然是「和平分手」,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為何幾年以後,又會因為幾張紙——德雲社相聲家譜,而在網絡中大打出手呢?
  • 德雲社怎麼變成當今相聲界的門面的?郭德綱:自濁自清自安然
    ,一起來了解德雲社的發展歷程:創辦:北京相聲大會的成立了解北京相聲大會之前,要好好講述下郭德綱的經歷:郭德綱生於天津,6歲就開始學習評書、相聲、戲曲等曲藝,郭德綱自小極愛相聲藝術,一直在天津天橋和小劇場輾轉學習表演,懷揣著對相聲的熱愛,15歲只身前往北京,但背負一腔豪情背井離鄉的郭德綱還是被現實打擊的體無完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