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
很多人在diss顧佳,說她太追求完美,所以她老公要出軌。
許幻山的出軌,對於顧佳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打擊。
但是,一個女人自我成長的價值,並非是僅用男人出不出軌來衡量的。
揭開老公不給力這塊萬民吐槽的紅布,冷靜下來,就會發現一個值得可圈可點的顧佳。
如果要在劇中的女主中選擇一個角色,我還是覺得活成顧佳最有希望。
很多人都在等著看電視劇的結局,看顧佳手撕小三,然後霸氣離婚。
據說後來的結局並不那麼解氣,趕走了林有有,許幻山也因為安全事故入獄了,而顧佳還是給許幻山收拾完爛攤子,才跟獄中的許幻山離婚。
電視劇的結局只能有一種,而在現實生活中,像顧佳一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人,其實選擇有千萬種。
無論她選哪一種,都不會是一種迫不得已。
拎得清,本來是男人基因裡的優勢,必須要有勇有謀,才能在狩獵中生存下來,但它卻成了顧佳身上最可貴的一種品質。
她很早就鼓勵丈夫創業積累起第一桶金;為兒子上最好的幼兒園擠進太太圈;即使退回家庭也對丈夫的公司了如指掌;投資失誤,也能很快重新振作起來。
像她這樣有自我、有情感、腦子清醒的女人,最能夠進退自如,也最容易被生活善待。
很多人說她全部的努力,都是為了一個家,為了許幻山這個男人,但這不也是她自己想要的嗎?
她一點都不糊塗,即使做了家庭主婦,也從不放棄探索自己身上的千萬種可能。
一個人再完美,也可能有走錯路的時候,顧佳也不例外。
因為她對擠入上層社會的渴望太強烈了,結果被太太們聯合設局,她也自然掉入陷阱,收購了一個問題茶廠。
問題出了,她也認了,除了氣憤地去慫人,她沒有哭天喊地,沒有崩潰不已。她的精力,永遠不會大面積地浪費在這些沒有產出的地方。
這種迅速融入現實的自我統整感,可以讓她在任何困境裡,都更容易逆風翻盤。
女人當然可以脆弱,但不是脆弱地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別人,因此看不見自己要走的路。
面對困境的功課,我們得學習顧佳,哪怕生活會給她挖坑,她也有從坑裡爬出來的勇氣。
網文裡刷爆的顧佳的時間表,也褒貶不一。
有的人說,生活要像顧佳這樣,也太累了吧!
但是,讓自己閒散下來,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就不累嗎?
能主動選擇去做那些自己願意、也值得去累的事情,其實是一條最踏實的路,也是最容易獲得自我滿足的一條路。
在我看到的許多開掛的女性身上,沒有一個人不自律。
如果你體驗過自律的高光時刻,體驗過那種把自己的時間掰碎了去生活,讓一天可以在自己的安排下獲得深深的滿足,你就會明白:自律,其實是另一種自我珍惜。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若你不盡力去打磨自己,生活就會用你出其不意的方式來磨礪你。
少在意那些別人對你的要求吧,多一點自我要求,這樣你才可以更善待自己,主動選擇你願意的事情,去避開那些你不願意的事情。
用男人是否忠誠,來評價顧佳,這顯然太低級了。
這是因為很多人只看到她被出軌,就覺得她可憐,卻看不到她身後的無數條退路裡的底氣,更看不到她通過生活把自己磨礪得越發光亮。
一個桌子的腿瘸了,還有另外的幾條腿來支撐。對於一個放在哪裡都能生長的女人來說,即使被出軌,也可以不失體面、穩賺不賠。
女人們其實很擅長修城堡的遊戲,這個城堡就是安全感,也是自己的退路。
有的人只是在幻想裡修,有的人等著別人來替自己修,有的人就真的實實在在地自己修了起來。
顧佳就是最後一種。
&34;,她對於自己要打的仗,永遠有耐心。
顧佳的努力,其實不能用單純的追求完美來形容,更像是一個女人的自我探索的過程。
如果我們不去嘗試,不去堅持自己,不去活得盡興,誰又能為你的世界開闢一塊新的版圖呢?
如果小心地委屈收斂著自己,只是為了照顧男人的脆弱自尊、不讓男人出軌的話,這樣的隱忍豈不是更本末倒置了嗎?
現實中,不是所有的許幻山們都會出軌,但是絕大多數的顧佳們都會活得挺好。
至少顧佳是先讓自己燃爆了,也把自己活爽了。至於出軌,自然是要不了她的命。
女人越成熟,就越傾向於雌雄同體,這是一種傾向於自我完整的打怪升級。
我甚至覺得,做女人要麼活成顧佳,要麼走在活成顧佳的路上。
不要因為她會受傷,就忽略了她可以在生活中享受的自在、自由、安定和從容。
對每一位女性來說,可以在哪裡生根,在哪裡發芽,往往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有的地方,你可以生根,就是發不了芽,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境遇,永遠要知道,自己需要長出自己結實的樹幹,長出自我內核的強大。
趁早,做一個放在哪裡都能生長的女人吧!這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