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知道《美國諜夢》是因為追完了《國土安全》,看劇評時有人推薦了冷門劇《美國諜夢》,花了2個多月看完了整整六季75集。
看完很感慨,有些難過,為劇中的幾個家庭,也為那個時代,和局勢有些緊張的今天。
不同於《國土安全》,《美國諜夢》的角度確實不能稱得上大眾化,所以它高口碑的同時收視率卻很低。沒有過多的打鬥場面,更多地聚焦於冷戰歷史背景下一個個小家庭:菲利普和伊莉莎白的家、斯坦一家、奧列格一家、甚至是夫婦倆和他們的上級、線人之間或家人或同事之間的關係。
菲利普和伊莉莎白潛伏美國二十多年,他們的家庭甚至整個人生都在維持一個巨大的謊言,但實際生活中的他們,卻依然是個有血有肉普普通通的夫妻,有養育孩子的煩惱,也有經濟陷入困境上的問題。甚至也會在美國生活多年後,似乎覺得自己已經是個美國人。
當他們的孩子長大,開始懷疑父母的身份和工作時,孩子們如何面對這個巨大的謊言,成為比間諜工作本身更加難以處理的事情。
伊莉莎白自始至終信仰都是堅定的,她始終站在國家利益一方,或者說她認為正確的國家利益一方,我毫不懷疑她是會為了國家而犧牲自己和家庭的人。而菲利普很早就發現他們曾經的理想早已不復存在,萌生退意卻因為深愛著妻子,讓自己處於痛苦與崩潰的邊緣。
最後一集克勞迪婭問伊莉莎白你還剩下什麼?房子、旅行社、美國孩子......其實她只剩下也只有菲利普,那個願意為她付出一切的人,願意冒著被發現的危險堅定地坐到她身邊的人。
佩琪在即將踏入異國國境的一刻,選擇留在美國,她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其實還是個美國人,有合法的身份,有和其他的美國孩子一樣的生長環境,和一直以來接受的美式教育。她眼中的蘇聯只是母親和克勞迪婭選擇性灌輸給她的,而那裡的一切,她都沒有親身經歷過,不知道那些是真還是假,那不是她的祖國,對她來說,去蘇聯是一場更大的冒險。而美國,還有她的弟弟,和她一樣的美國人。
如果說這一切結束後最痛苦的人,我想莫過於斯坦,多年來信任的朋友原來是自己的敵人,和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貓鼠遊戲,甚至枕邊人都有可能也是敵人。最後芮妮安慰性的擁抱斯坦時,他僵硬的身體如同他已破碎的內心世界。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沒有人是贏家。
菲利普和伊莉莎白為理想奉獻了二十年後,一切回到原點,除了彼此,一無所有,甚至可能面臨更加兇險的政治環境。
佩琪和亨利終其一生都會背負著間諜子女的罵名和心理創傷,以及世界觀的崩塌,他們會理解還是怨恨父母?
斯坦在FBI的事業會因為和間諜做了多年鄰居而終止於此,他還能再相信芮妮和身邊的任何人嗎?
奧列格,一個衣食無憂的官二代,本可以在父親的庇護下在自己的國家安穩地生活,如今卻要在異國的監獄裡度過餘生。
還有那些被無辜殺死的人,因為理想去做了間諜卻毫無意義死去的那些人......
劇中的莫斯科一直處於冬天,似乎預示著這一切都將結束,回到祖國的間諜夫婦會發現自己奮鬥了半生的事業,卻將崩潰......
這是個所有人都很悲傷的故事,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被冷戰的車輪裹挾著,碾碎了曾經的理想和回不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