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5 日,長白山三江溯源系列之《我從長白的雪海中走來》音樂故事劇的第 10 場演出如期播放,反響熱烈。至此,《我從長白的雪海中走來》10 場網絡公演全部順利完成,累計觀看量 3312067。
作為一部宣傳長白山的網絡大戲,長白山三江溯源系列之《我從長白的雪海中走來》音樂故事劇,每場直播都迎來了滿堂紅,而觀看量則是最有力的說明。 長春場:324795。
北京場:340961。
杭州場:313354。
上海場:317121。
文化大講堂專場第一期:334924。
文化大講堂專場第二期:322637。
文化大講堂專場第三期:364134。
吉社通專場第一期:321933。
吉社通專場第二期:311982。
吉社通專場第三期:360226。
10 場直播累計觀看量高達 3312067。
從 9 月 18 日 ~10 月 25 日,從長春到北京再到上海,1 個多月的時間,10 場盛情相約,是屏幕前的您與手機直播裡的長白山雪域的有緣相識,是您與長白山的深情相守。
" 長白山真的好美呀!"" 真的沒看夠呀!"" 期待以後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哦 ~"" 為你們點讚。"" 舞蹈真的好優美 "" 演員的顏值、演技都在線。"" 長白山太浪漫了。"" 對長白山有了新的認識。""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長白山。"" 長相守,到白頭。"" 真的是最後一場了嗎?並沒有看夠。"" 以後還會再網絡公演嗎?"" 回看一直都可以的不?"" 這個演出太好了,我好喜歡。" 觀眾的認可貫穿了網絡公演的始終,在昨天進行的最後一場直播中,大家的不舍之情溢於言表。震撼、稱讚、感動、留戀都在這短暫的 1 個小時中爆發,被整合、升華、凝結、呈現出來。
《我從長白的雪海中走來》,拉近了長白山與南方朋友們之間的距離,刷新了北方人對長白山的認知,讓 " 長相守,到白頭 " 的長白山山語更加深入人心。
演出的成功離不開編創團隊齊心協力的付出,更離不開長白山深厚的文化底蘊。 製作團隊由國內知名導演、編劇及舞蹈藝術家組成,60 餘名演職人員經過半年多的精心打磨,才將精品呈現於世人眼前。音樂故事劇由長白山動人傳說帶入,主要講述了長白山狐女小白與雪神滕六歷經兩世,從相知相愛到相守的動人愛情故事,突出長白山 " 長相守,到白頭 " 的情感屬性。本劇共三幕,時長 60 分鐘,以兩位主角的愛情故事為線,從 " 大山 "" 大美 "" 大愛 " 幾個篇章,詮釋 " 情 " 之一字的深厚含義,將長白山、天池等代表性景觀完美呈現,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
本劇最大的創新就是顛覆舊有模式,更具靈活性。在劇本及音樂創作上,融匯長白山冰雪文化、長白山地區原生態文化和藝術元素;在演繹形式上,集合對白、表演、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藝術性地展現劇情中蘊含的情感;在道具布景方面,增加燈光、舞臺背景的科技性,打造沉浸式體驗。製作方意將該音樂故事劇打造成我國最具影響力的劇目品牌,豐富音樂故事劇市場,向全國人民展示大美長白山,從而助推吉林省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
作為一部反映長白山文化的大型音樂故事劇,《我從長白的雪海中走來》的首要任務是展現長白山地域文化,通過演繹長白山奇幻愛情傳說,挖掘長白山地域文化與民俗文化的精華,展現長白山蘊藏的深厚文化力量,讓長白山文化影響力更加深遠。 而今,它做到了!
《我從長白的雪海中走來》將最美的山、最純的雪、最暖的情、最有愛的吉林,用一則傳說、一對愛人、一整山的生靈唯美地演繹出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雪可知。2020 的冬,讓我們共赴長白山,一同回憶這段雪海中的傳奇。
來源:吉林文旅
【來源:ZAKER長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