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吳綺莉,似乎永遠都繞不開一個人——成龍。當年兩人暗生情愫、你儂我儂之後,吳綺莉懷上「小龍女」吳卓林。
成龍認為吳綺莉是居心叵測,一走了之,併到現在都沒有正面承認過吳卓林;吳綺莉則帶著怨氣、怒氣在自己演藝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毅然決然選擇獨自生下孩子。
吳卓林剛到媽媽肚子裡安家開始,就註定了無法享受父母恩愛的溫馨。
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就享受不到高品質的愛,畢竟還是有很多單親媽媽,在婚姻感情不如意時,依然用智慧和用心讓孩子成長得陽光快樂,健康幸福。
成龍的不負責任,當然是作為父親的嚴重失職,他18年來的逃避和否認,對吳卓林的傷害,當然不會小。
但細數吳卓林18年的成長軌跡,她心靈和精神上承受的很多傷害,更多的是來自她的媽媽吳綺莉。
吳卓林與吳綺莉
2015年是吳卓林成長的重要分水嶺。
那是吳綺莉第一次因為涉嫌虐女被曝光,引起輿論譁然。
儘管吳綺莉在管教女兒上也有諸多讓人詬病的做法——
女兒9歲還被她抱著上廁所;
女兒15歲她還每天在孩子沒睡醒時幫孩子穿衣服;
物質上無微不至,但情緒卻忽高忽低,情緒不好時說打就打也是常態……
但至少在吳卓林15歲之前,母女之間還算平靜,同框時也有不少溫馨畫面。那麼一切為什麼會在吳卓林15歲時急劇惡化呢?
首先,這是一個獨立意識漸漸覺醒的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反應。
如果孩子已經15歲,還很享受媽媽給自己穿衣服,那只能說明這個孩子的精神胚胎還停滯在幼年時代。
而媽媽時不時打罵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小的時候可能還不敢反抗,一來力量弱小,二來害怕媽媽不開心,孩子通常會選擇乖巧、順從。
但到了十幾歲的青春期,自我意識和尊嚴感越來越強,媽媽不恰當的方式,自然會遭到反抗。
其次,吳卓林15歲這一年有一個對她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情發生:成龍透過媒體側面傳遞出願意跟「小龍女」見面的意向。
成龍在媒體再次追問「小龍女」事件時,不再逃避而是罕見地說出:「承認小龍女並非不可能,相見需待上天安排。」這個「上天」,某種程度上就是吳綺莉。
父親是誰公眾皆知,自己卻從未見過一面,這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殘忍和煎熬的事情。
那個時候,港媒也爆料表示:小龍女同樣渴望見到父親。話說回來,哪個孩子不渴望見到父親呢?無論他是慈祥友善,還是媽媽嘴裡最恨的人。
遺憾的是,吳綺莉對成龍的恨意並未隨著歲月而流逝,反而在看到成龍和小龍女都有彼此相見的意思後,精神再次崩潰,而崩潰的她把所有情緒傾瀉到吳卓林身上。
於是就有了2015年的那次家暴事件。吳卓林報警後,吳綺莉無法理解和接受從來都聽話的女兒為什麼如此叛逆?
精神狀況不穩定的她,把原因歸結為吳卓林當時就讀的學校,認為是學校唆使吳卓林變得叛逆,並最終鬧得吳卓林退學而終。
自此之後,吳卓林的頭髮一次比一次短,行為一次比一次偏中性化,並且開始離家出走,最終跟外籍女兒在一起,並公開自己同性戀的身份,甚至還在近期上演了國外錄製視頻說自己是成龍女兒,請求大家幫助的事件。
這個一出生就活在母親對父親恨意中的孩子,不是沒有努力過:15歲之前,她順從滿足母親各種無法理解的需求,每次同框笑笑配合母親,多次對媒體說希望大家幫幫媽媽,何嘗不是她希望母親快樂而做出的努力呢?
這個從小知道父親是誰卻從來沒親自見過父親的孩子,小心翼翼討好著母親又渴望著與父親的相見,何嘗不是一個生命對自我身份、自我價值的強烈追求?
可惜,雖然當年成龍伸出了那根小小的橄欖枝,但並沒有成功;雖然母親物質上極力照顧她,但心裡卻一直恨著父親,並不願她與父親有任何連結。
2015年,一切原本有機會發生轉機,想必吳卓林也有很多期待,但卻最終落空,並且遭遇母親的虐待和對她正常學業的幹擾.
至此,吳卓林最終絕望,開始放棄自己。
這個孩子,也就成了真正意義上雙親健在卻倍感孤獨的「心靈孤兒」。
現實中,也有許多普通的孩子都活在這種「父母雙全」卻成為「心靈孤兒」的困境中:或是父母感情冷漠,或是父母彼此仇恨。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最好的愛是爸爸愛媽媽,爸爸媽媽一起愛孩子。
誰說不是呢?但這種看起來簡單的愛,卻是無數成年人都缺乏的能力。
吳綺莉是其中一個。
她愛吳卓林,卻無法給吳卓林智慧的愛,因為,她也曾是一個「心靈孤兒」。
童年時的吳綺莉
在吳綺莉一歲時,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
母親給她提供了豐盈的物質條件,但在感情上卻對她極為苛刻、冷漠,妥妥的「精神虐待」。
她經常對吳綺莉說的話是:
-你要是個男孩,我根本不會要你!
-你做雞都沒人要!
-不要結婚,傻子才結婚!
母親在婚姻中的失敗和憤怒,毫無保留地全都發洩到年幼的吳綺莉身上。
溫情和愛的滋養,對吳綺莉來說是奢望;父愛是什麼感覺,更是一片空白;父親的形象也因為母親的恨意而消失殆盡。
當對溫情極度渴望的吳綺莉,當年遇到對她百般呵護的成龍時,義無反顧地淪陷其中,就不奇怪了。
非婚生下吳卓林後,吳綺莉曾擔心暴躁的母親影響年幼的吳卓林,專門帶著吳卓林離開母親提供的住所,她也曾努力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長得更好。
想要好好愛自己的孩子,想要逃離自己父母曾經帶給自己的傷痛,卻隨著孩子的成長發現一個讓人絕望的真相:你越想逃離父母,自己的言行卻越來越像父母——這恐怕不只是吳綺莉面臨的困境,也是無數普通父母的苦惱。
智慧的愛是一種能力,沒有覺察、學習和成長,愛的匱乏就會像基因一樣,代代相傳。
吳綺莉一生最大的魔咒並不是遇見了成龍,而是有一個不懂愛、不會愛也拒絕學習愛的母親。
如今的吳綺莉,不也不知不覺活成了自己母親的樣子,成為吳卓林的「魔咒」嗎?
但當母親老去,自己成長為另一個新生命母親時,如果依然活在母親的陰影裡,並用同樣的陰影籠罩著孩子時,對吳綺莉來說,此時最大的魔咒就是——不願覺醒和改變的自己。
我很期待,如今18歲的吳卓林能夠有機會通過自我成長來打破這個魔咒(雖然從吳卓林目前狀態看,這種可能性比較小,但希望還是有的)。
有些父母面對孩子成長中的挑戰焦頭爛額時,總是把原因歸到外界——小到網路遊戲、貪玩的同伴、不靠譜的老爸/老媽、不負責的老師;大到教育制度、國情環境、時代三觀。
其實,這類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成長最大的阻礙就是——有一個不懂教育還不愛學習的父母。
祝福更多父母,不再成為孩子人生的「魔咒」。
▬
《幸福生活與家庭教育》專業
(簡稱《家學》)
由幸福雙翼家庭大學開設,是一門升級自我、幸福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學問。
本專業以幸福雙翼家庭教育體系為指導——該體系以培養孩子的終身幸福能力為根本目標,在啟發意識、把握核心、踐行學習、分享交流等不同層面,給家庭教育以全方位的指導。
· 課程框架 ·
· 想要報名學習?·
識別下圖二維碼
聯繫幸福雙翼東蓮老師吧!
諮詢電話:0755-82995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