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號稱
「十年來最重要的美國電影」,真的名不虛傳——
娜奧米·沃茨,在《金剛》裡美得令人心顫,是各大電影獎項最佳女主有力角逐者。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代表作《水形物語》、《幫助》,是好萊塢的黃金女配角。他在《海上鋼琴師》裡出神入化地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純潔無辜的鋼琴天才,是公認的最帥氣的實力派。在各大影評網站收穫不錯的口碑,尤其Metascore,專家給出72分。
而之前大爆的《小丑》和李安的《雙子殺手》分別是58、33分。
影片直指美國社會的眾多問題,從種族到性別,再到暴力與教育.導演狠心的把觀眾推向黑暗的深淵,逼迫你近距離凝視其中的惡,讓你直視恐懼而不得脫逃。他出生在非洲戰亂國家,父母雙亡,是個拿著槍長大的童兵。直到7歲那年,被一對美國白人夫婦收養,他才從水深火熱之中逃脫。從小兵到優等生,養父母對盧斯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常被邀請演說自己的
「改造」史。一時之間,他成為整個社會的標杆,是美國教育交出的一份美麗的
「成績單」。事情的緣由是,盧斯在一篇論文裡,借某位歷史人物的口,宣揚「只有暴力才能讓殖民者擺脫統治者」,觀點偏激。盧斯的出身,戳中了老師哈莉特的敏感神經,她不允許這位好學生有「汙點」。於是私底下找來盧斯的母親,把論文給她,讓她警惕這件事。同時一併交給她的,還有哈莉特擅自從盧斯的儲物櫃裡搜到的煙火。我們不得而知,儘管盧斯的母親不認為兒子會那樣做,但他依舊內心忐忑,不得安寧。這邊母親還在猶豫,鏡頭切到盧斯,他已經發現了被母親藏起來的論文和煙火。結果第二天,他就在課堂上當著所有同學的面暗諷她不尊重學生的隱私,毫無根據就懷疑自己。說者有沒有心,不確定,反正聽者是絕對上心了,哈莉特這下更篤定盧斯的反動思想。在父母的質問下,盧斯聲稱儲物櫃裡的煙火併不是自己的,甚至因為男生之間總是共用柜子,他也搞不清楚是誰的。他在超市偶遇哈莉特和她妹妹,盧斯曾上前和妹妹寒暄了幾句。誰知第二天,哈莉特的妹妹像瘋了一般,跑到學校大吵大鬧,口中邊喊著「哈莉特不願承認自己的黑人身份」,邊脫掉衣服,一件不剩。妹妹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不知道,但此刻站一旁的哈莉特簡直要崩潰。
當天晚上,她發現自己家中的玻璃上,被人用紅漆噴上侮辱詞彙;隨後一個亞裔面孔女孩,找到她,並說出一個驚人的秘密:她在醉酒後,疑似遭到盧斯性侵。這下可好,原本就懷疑盧斯的哈莉特仿佛揪住了他的小辮子,立刻帶著女孩去學校,準備和盧斯對峙。她接連扔出論文、違禁菸花等問題進行逼問,但就像校領導說的,這些都是她的臆想,沒有實際證據,更讓人出其不意的是,盧斯母親竟聲稱自己從未見過所謂的煙花。哈莉特氣得說不出話,準備把女孩帶出來,結果一看,人不見了。似乎沒那麼容易,「失蹤」的煙花突然出現了,並直接把哈莉特的辦公室燒了個精光。意外的是,校方並沒有責怪哈莉特指認的盧斯,而是懷疑是哈莉特栽贓、報復盧斯,甚至要讓她丟掉工作。
煙花到底是不是盧斯的?哈莉特妹妹的發瘋是否和他有關?放火的又是誰呢?可從亞裔女孩對盧斯媽媽說的話可以看出,他曾幫她解圍,讓人感覺盧斯是個不錯的男生。那為何盧斯母親否認收到過煙火,並且,在火災發生後,家中的煙花竟不翼而飛了。因為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你猜不透,簡直是比燒腦片還燒腦 。不瞞你們說,小編幾乎站過每個角色,也質疑過每個人,
猜到最後就愈發感到偏見的可怕,歧視的不公。「雙標」這個詞,在現實生活中再常見不過,而且,人們通常意識不到。她本身是非裔,因此對種族問題上異常敏感,強調美國人眼中的「政治正確」。卻在沒證據的情況下懷疑盧斯、為黑人妹妹感到丟臉,發現黑人學生吸大麻,給予的處分要遠超過白人學生。這些無疑將她對黑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內心深處的自卑表露無疑。
她愛盧斯,更愛教育成功後的「盧斯」,用他的優秀來滿足虛榮心,彰顯自己高尚的品格。在聽到亞裔女孩講述被男生們醉酒後欺負,她立刻反問:
有沒有可能,盧斯是那些男生中的一個?在這樣畸形的美國「政治正確」的引導下,黑人盧斯言論不能涉及任何暴力,吸大麻、看A片也不再是簡單的壞學生幹壞事。可以說,盧斯象徵著美國教育的成功,他儼然成了社會標榜美國精神的犧牲品。
在這種看似自由公正的環境下,盧斯戴上面具,學會虛偽和掩飾。他的野性和無奈,我們只能從他奮力奔跑的表情和sex中瞥見一二。可悲的是,影片最後盧斯不得不再次站上令他厭惡的演講臺,重複著「感動勵志」的成長史——
我意識到我能成為美國人有多麼幸運。因為在這裡,我能放下過去重新開始,也能做回真正的自己。在改名為「盧斯」之前,他的名字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背負著所有人的高尚,承載著一個虛偽的美國夢。
因為一旦這面具破碎,他們便什麼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