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慈文傳媒發布了關於深交所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表示公司信息內容具有真實性。並披露了公司近年主要影視產品的收益情況、目前尚未製作完畢的主要影視作品預期收益及庫齡等。
其中,由慈文傳媒主投製作,陳偉霆、古力娜扎主演的反諜劇《風暴舞》被爆賣了5.9億,公司已預收銷售款2.28億。目前,該劇還在等待排播,此消息曝光後引來了網友熱議。
實際上像《風暴舞》這樣的收入情況並不算頂尖。此前,由周迅、霍建華主演的《如懿傳》賣了13.05億元;鍾漢良、孫怡等人主演的電視劇《涼生可不可以不憂傷》營業收入10.05億元;
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賣了7.32億元;劉濤等人主演的《歡樂頌2》賣了5億多。
其實市場上像這樣的高價劇還有很多,為什麼電視劇那麼賺錢呢?
金星曾在節目中說過,優秀的影視作品&34;,一部合格的影視作品不但能提升演員的人氣,還能給投資方帶來更大的收益。
電視劇賺錢主要有三大途徑:電視劇版權、廣告贊助、周邊產品。
首先,電視劇版權能賣得大頭。電視衛視和網絡平臺的版權是分開賣的,每一個平臺想要播放電視劇都需要付費。而且版權還分成很多種,比如獨播權、首播權、各輪播映權都是不一樣的價格。
不同平臺的資源傾斜度也有差異。比如,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會員年費相同,爭奪的焦點還是在內容方面。
優酷追求多元化的自製內容,獨播網劇一部接一部,內容精良也比較大眾化。獨播資源有《媚者無疆》《武動乾坤》等。
而愛奇藝的內容非常全面,注重多方面劇集版權爭奪,各大熱播劇也幾乎能看,就連自製內容也精彩,產出量大且精緻。獨播資源有《延禧攻略》《中國新說唱》等。
騰訊則收購大量電影、美劇等優質版權,還跟東方衛視、北京衛視以及江蘇衛視聯動,熱播大劇也不落下。獨播資源有《如懿傳》《鬼吹燈》《法醫秦明》等。
其次,電視劇的版權售賣時,是根據集數來進行的,每集可以達到幾十萬一集,有些甚至高達一兩百萬一集。往往關注度越高,版權也能賣出高價。恰好流量明星粉絲龐大,無形之中就帶來了很大的關注度,所以近兩年小鮮肉演戲才會如此受導演歡迎。
另外,電視劇還有很大一部分收益來源是廣告贊助。市面上的電視劇,基本上每一集的片頭片尾和中間部分都會有廣告植入,一個十幾秒甚至幾秒鐘的廣告都能帶來巨大的收益。電視劇的熱度越高,廣告商會更多,收益也會更高。
近幾年,電視劇還有一些硬生生的廣告植入。劇情當中,演員們會無形之中帶入一些產品,雖然觀眾都很敏感,但無可否認的是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
還記得《歡樂頌》中小區電梯的奶茶廣告嗎?還記得《杉杉來了》演員們常喝的雞尾酒嗎?還記得《幸福觸手可及》中周放逛的良品鋪子店鋪嗎?如今,植入也成為了投資商和劇組宣傳的慣用方式,不過古裝劇在這方面比較吃虧。
最後一個主要的收益來源就是周邊產品。一個火爆的電視劇,往往能夠推動新產品的出現,這些具有代入感的東西能夠讓劇迷產生很大的興趣。無論是動畫片還是劇情片,都會產生這樣的&34;。
比如,動畫片《小豬佩奇》帶動了玩具、餅乾、書包等產品的火爆銷售;懸疑片《隱秘的角落》帶動了秦昊的同款手機殼;都市劇《三十而已》也帶動了顧佳的同款包包、衣服……周邊產品比普通產品更有吸引力,電視劇的製作者也能從中受益。
電視劇版權賣得那麼貴,各大平臺為什麼還要爭著買?版權雖貴,但不難發現各大網站即使是虧本,都要硬著頭皮買。
這是因為超級頭部劇承載了拉動會員和關注的使命,只有買到大劇的版權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所以自由市場上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還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