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聞,中國播報,各位好,歡迎收看《中國新聞》。」11月8日,是第21個中國記者節。凌晨4點檔,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主檔節目《中國新聞》迎來女主播劉顥玥。而此前她正是「走四方」的外景記者。
作為大夜時段亮相《中國新聞》直播間的劉顥玥,並不是觀眾眼中的生臉。她在四套《遠方的家》擔任外景記者,就讓不少喜愛這檔以鏡頭展示神州風採的專題節目關注到她。
在業內同仁看來,《遠方的家》外景記者深具鏡頭感和體驗感,身臨其境的真實記錄、異乎尋常的細節運用、獨闢蹊徑的平民視角相結合,就是這一節目的最大看點。
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劉顥玥在這檔紀實節目擔任外景記者超過5年,中傳10播本畢業的她,一畢業就跟隨《遠方的家》,視通萬裡探尋山水魅力。
這檔向美而行的遊賞行旅,猶如一個「行走的課堂」,為這位學院派出身的播音生,積澱了泥土體驗和思想光芒。
同時也讓她在2019年總臺主持人大賽文藝類選手中,成為新聞講述有故事、堅定腳步有體驗的主持老將。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主持人大賽》第四期自我展示環節,劉顥玥向大家談起一位「護城人」——李生程。李老用40年堅定的行走,為長城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資料。而她則用5年的腳步踐行著自己的新聞理想,牢記記者的責任勇敢前行,相信「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會沉澱多少真情」。
央視資深主持人敬一丹因此說道:「我覺得對於主持人講故事,如果故事中有自己,那麼故事就有了一種別樣的魅力。選手經過自己的接觸、感知,再進行表達,讓我們對熟悉的人又有了一種新意,這是特別可貴的。」
「最初一公裡」選擇《遠方的家》,讓劉顥玥這位射手座女生有了悠而不閒的工作行旅。而她在「每一公裡」一方名地的所見所思,讓擁有信息增量的她能夠接穩《中國新聞》這「最後一公裡」的傳播接力棒。
劉顥玥從「走四方」到「臺中央」,再度印證了理想主播成長路徑的可行之道。西方新聞界長久以來一直傾向於選擇有豐富新聞從業經驗,採訪能力和評論能力兼具的電視記者擔任新聞主播。這樣在主播臺上自然能夠hold住,真正成為節目甚至頻道之錨(anchor)。
「播音員主持人的底氣不是科班出身,而是新聞現場的氣息」。曾有學人如是表示。從在校科班生到職場新生代,如何一張嘴巴「味兒」就對?
主持人的記者歷練或許就是不二法門。因為現場離現實現場最近,播報起來才能入腦入心。劉顥玥無疑是又一個示範。
作者:楊竣博 ©️播音中國版權所有(圖片除外)轉載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