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中,往往存在貧困群眾動態識別難、返貧監測難、扶貧資源消耗多、幫扶過程監管難,扶貧成效不明顯的問題,針對這些難題,鹹陽市依託大數據平臺,建立起了市縣兩級脫貧攻堅信息平臺和掌上服務系統,利用數字清單、電子地圖、VR全景等多種新型的技術手段,助力脫貧攻堅。
今年60歲的盧志飛是永壽縣渠子鎮盧莊村村民,最近,他在村裡開辦的養殖場裡得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這相比他之前在建築工地打零工穩定了許多。
▲ 盧志飛
咱這上了年齡的人到基建隊,人家現在不要你。 記者:這一個月能領多少錢? 2100元,一天70元 記者:這和建築工地比起來咋樣? 那輕鬆多了
盧志飛一家三口人,2016年就脫了貧,可是,去年兒子生了一場大病,不僅花了家裡的大量積蓄,還因此失去了在西安的穩定工作。一家人收入銳減,面臨返貧的風險。就在一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村幹部卻主動找上門來,為他們解決難題。
▲邵月寬
2019年11月手機app反饋,盧志飛存在返貧風險,發現盧志飛兒子得病,家庭主要勞動力收入下降,存在返貧風險。
這位村幹部所說的手機app指的是「鹹陽精準扶貧」的這個手機應用軟體,裡邊包括扶貧清單、動態考核、幫扶熱線等十幾項功能,返貧監測就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全市所有的貧困戶,只要有人存在返貧風險,都會被系統自動識別,並及時發出預警。而要觸發這一功能,完全依託於市級層面的大數據平臺。
▲呼夢
我們的大數據平臺與醫療報銷系統實現了實時對接,如果某個貧困戶的年自負費用超過5000元,那麼我們的系統就會自動預警進行下發。
正是收到了大數據平臺的返貧監測自動預警,村裡第一時間就得知了盧志飛一家可能存在返貧風險。經過工作人員入戶調查和評議,盧志飛一家被系統納入返貧風險監測戶。進入監測體系後,後續就要求制定新的幫扶措施,所以,村裡為他協調了養殖場的工作,還落實了相關的補助。
▲盧志飛
現在享受低保、再一個是產業補助, 再一個家裡人掃街道,公益性崗位。
為防止盧志飛家返貧,村上制定了五項措施,這些政策落實到哪一步,起到了多大作用,這些數據,在大數據平臺上都一目了然。
▲張社紅
無論是就業、健康、教育、還是醫療等各方面的措施,每落實一項在我們的數據平臺就能體現一項,一個月內幫扶進展不明顯的,我們通過行業部門橫向反饋並且有縱向定期的通報。
這幾天,三原縣西陽鎮武官村扶貧工作隊的幹部正忙著使用VR全景相機,對村裡的危房改造戶改造後的情況進行新一輪全景影像採集,VR相機能夠720度全景記錄影像,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李健
2018年咱們按照鎮上的統一安排,對全鎮的未脫貧戶進行了VR信息的採集,閆有望家是2018年秋季來的,當時來的時候是3間土房,這是當時他家的廚房,非常簡陋,牆上是紙板,上面也是木板釘的。
去年,按照相關政策,村民閆有望家的土坯房被徹底改造為樓板平房,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也會被幹部手中的全景相機記錄下來,上傳到鹹陽市大數據平臺。
▲李健
咱就是對戶裡頭的大門口、客廳、臥室、廚房進行全景拍攝,房頂、地面、牆面必須要拍攝到。
除了貧困戶家裡的情況外,村裡的產業發展情況、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和地圖定位等信息,都會上傳到大數據平臺,經過數據處理後,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看,直觀全面,一目了然。
▲唐曉晗
地圖功能對每一戶採取精準的坐標定位,打開地圖就能看到該村的所有貧困戶,要找到閆有望家放大地圖就能找到,點擊到這裡高德地圖就會打開,就能精準到達這一戶,使所有的檢查督導,不用通知鎮村的情況下就能實時暗訪。
在鹹陽市大數據管理局記者了解到,返貧監測和VR虛擬實境應用只是扶貧大數據平臺很小的應用,在這個平臺上,關於貧困戶的數據就有20多個維度。
▲ 呼夢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全市貧困戶的分布情況,全市貧困戶致貧原因的變化,貧困戶人口變化情況、未脫貧戶的勞動力情況以及貧困戶屬性、貧困戶的主要燃料類型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都做了深度分析,一共分析維度涉及27個維度。
脫貧攻堅重在精準、貴在精準。鹹陽市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優勢,匯聚了全市財政、人社、醫療、公安等31個部門,127項業務數據,形成大數據共享和交換的平臺。不僅針對貧困戶實現了精準幫扶,對大的扶貧項目也做到了精準對接。
▲ 張社紅
扶貧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貧困村跑項目、幫扶單位給項目對接失準的情況,這就好比給一個口渴難耐的人送去了一瓶酒,造成項目的極大浪費,所以我們鹹陽在大數據平臺搭建了幫扶項目管理模塊,在這裡錄入了幫扶單位、還有貧困村的發展能力和發展需求,這樣就推動了扶貧資源供給和扶貧需求的信息對稱,達到了有效的對接。
利用大數據不僅能夠對扶貧工作進行多維度分析,而且,能極大地減低疏漏和錯誤信息。比如2019年通過公安、住建、工商部門的數據比對,就發現全市有商品房貧困戶90戶、有小轎車680戶、有工商註冊信息654戶,經過核查,相關部門進行了及時更正。
▲燕志敏
幫扶幹部可以利用手機app隨時可以與國辦、省辦數據系統進行對比,對錯誤信息進行糾錯報備,實現了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極大減少了多頭填報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信息化、大數據扶貧既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決勝全面小康的新槓桿。鹹陽市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先導力量和驅動作用,為精準脫貧創造了新模式、開闢了新路徑,這種信息化的精準扶貧手段在有條件的地區值得嘗試。
記 者|李江華攝 像|賀亞洲
編輯: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