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媒體報導稱,島內防務自主再躍進!臺軍「中科院」近日在屏東九鵬基地密集試射各式中程飛彈與火箭系統,傳聞其中包括由「中科院」擎天計劃室主導的射程1500公裡的雲峰巡航飛彈,雲峰將進入量產階段。此外,臺軍海岸巡防署首艘戰時具備執行反擊軍事任務的巡防艦「安平號」今天下水,10月即可交艦,規劃明年將參漢光演習實兵操演,驗證艦載雄二或雄三反艦飛彈實彈射擊戰備能量。
據悉,「中科院」不評論雲峰試射,表示各項武器研發測試,均依規定事先完成射擊通報公告,視當時天候環境及任務狀況實施;14日、15日在東部外海的射擊,屬「中科院」例行研發測試。「安平艦」提前交艦與明年參與操演,則獲安全單位證實。
「中科院」從事飛彈系統研發,4月測試強弓專案天弓三型增程型防空飛彈失敗後,4月包括5日、6日、12日、13日、14日、15日、18日、19日,陸續在東部外海實施各式飛彈監測。由於「中科院」研發的「鎮海火箭彈」系統,5月將裝設在安平艦,配合10月前交艦,須測試完畢,此波測試據傳也包括這項系統。
備受矚目的是14日、15日警戒範圍往北太平洋海域到宜蘭外海,距離300公裡,彈道高度無限的射擊通報,據透露是測試雲峰飛彈,試射由專責雲峰飛彈研發的擎天計劃室主導。
雲峰中程飛彈與戟隼雄二E型攻陸型巡航飛彈,後者已服役近20年,本來採取露天儲放部署,曾遭衛星偵照掌握部署地點與數量。臺軍近年以戰備急需為由,緊急發包工程,在北部與南部建設特種飛彈專用基地,設計抗炸飛彈車庫與天車吊掛裝備,作為巡航飛彈基地。
臺「海巡署」艦隊分署首艘600噸級安平艦,今在高雄旗津中信造船高鼎廠舉行下水儀式,預計10月前完成火箭彈射控、反艦飛彈管線與基座的艤裝後交艦。
綜合臺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