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閒魚上找尋狠貨需要瞅準時機,真正可以拿下它的黃金時間在一天中往往只有十幾分鐘,機會轉瞬即逝。
有經驗的人都會選擇在傍晚上閒魚交易,賣家正準備用積攢了一天好運氣的手重新擦亮上架的寶貝,買家從早已錨定的收藏中仔細翻看貨主的評論區,此時的買賣雙方都半癱在床,都懶得為塊兒八毛再費口舌。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天中最後打開的幾個APP之一,老江湖的答疑解惑在線支招,是年輕人混職場和漲財商的知識源泉,而更多的,都在奇葩故事和內涵神回覆中拾取歡樂,大家在已讀消息的圍爐茶話中,盡力保持著夜晚有趣的氛圍,每晚睡前,這些人都會踏入那條河流。
交易,作為最後達成的成就,可暫時被放在一旁,閒魚,正在成為一種窺探年輕人真正需求的研究工具。
而研究出的結果,可能會大大出乎你的意料,這屆年輕人的沙化程度超乎你的想像。
據了解,目前近70%的閒魚月活用戶是90後和00後群體,年輕人在閒魚上閱讀他人的記憶片段,不斷修復自己乏實的生活。
網際網路自媒體的粉絲都是年齡相仿的,評論區裡的互動,更多也是在好奇同齡人的生活,窺探他人在忙什麼,又擁有怎樣的人生,你會突然發現你想要的某種生活,在別人身體可能早有呈現,你可以觀察他們的閒魚動態,有人會幫你「試錯」不同的狠貨體驗。
閒魚上有每個人的生老病死,一份爺爺的遺物、生病後退圈、愛寵不見了等等,我們在每個人的喜怒哀樂間品嘗逐漸成熟的果實,這是我們的人生啊。
直到後來才發現,閒魚上的生老病死,是真的生老病死。
嚴格來說,四星龍珠真的是孫悟空爺爺的遺物,這點確實沒有胡說▼
如果只能發布一張圖片,講述一個100字左右令人唏噓的故事,閒魚上有大量的滿分作文,你都不好意思再跟賣家劃價,碰上這樣的悲慘故事,你再劃價,還是人嗎?
評論區裡永遠有真知灼見,網友們才發現,原來貓丟了是這個原因。
你我深知,生老病死本就是世間常態,爺爺的遺物,原本以為是一些泛黃舊書,可能是乾隆時期的孤本,可能是珍貴的紀念郵票;因生病或受傷無法從事某種體育活動,球鞋和滑板承載曾經的熱血,也會漸漸冷卻;寵物的突然離去,讓人猝不及防,希望它的玩具和用品能夠繼續流轉下去,承託主人哀思。
這最簡單的四個字,是誰也無法逃避的自然規律,在閒魚上,這樣的悲歡離合被如實記錄,又被不斷循環往復,紀念一個人,一段事,可能只是方式方法的不同。
圍繞愛情,一切的衍生品都充滿了不舍和回味,如果就這,也不會吸引年輕人在逢年過節買禮物時,前來取經打卡。
閒魚上的愛情,最初都和愛情相關,可最後,都與愛情無關。
閒魚上的「舔狗送的」關鍵詞,延伸出了一系列的網絡迷惑行為,成為了一種社會學現象,女神將追求者送的禮物掛出,洋洋得意的展示出不菲的價值。
這是舔狗的逆襲套路,分散投資分擔風向,不把雞蛋都放到同一個籃子裡,用經濟學原理追求未來的愛情。
逢年過節的不走心的禮物,從閒置中來,最終又會回歸閒魚。
圍繞愛情、舔狗和女神,當然,還有配套的第三產業,舔狗禮品回收業。
幾年前的閒魚,是一個微觀社會,稟賦效應在每個賣家身上得到了充分驗證,秉持人無我有人有無憂的底氣,議價問題曾長期是閒魚上探討熱度居高不下的話題。
如今的閒魚,社會樣本足夠豐富,在每一個極其小眾的細分領域,也有充足的可供參考的人類學基數,關於愛情的悽悽切切,關於愛巢的林林總總。
關於雙方誰的品味更獨特,每個看客都有自己的見解,僅憑含蓄的描述,你很難在腦中勾勒出掛房人真正的社會身份,Ta到底是業主、業主老婆、中介還是那名二少奶奶?
當喜歡看房成了一種愛好消遣,看到永遠住不進去的聯排別墅或溫馨的一梯四戶二室一廳,這可能也成了都市白領們一天收穫的最大善意,只是有的時候,你以為Ta是單身狗,其實就為了騙你進來秀恩愛。
有很多人喜歡在閒魚上別人的家裡閒逛,在賣家的評論區裡,你會了解到那些搜尋引擎和父母長輩也並不了解的社會知識。
保定三傑之一的手工耿,更新了人們對於無用發明的認知。無聊卻有趣,爆點並不在於創造的物品本身,而在於背後的底層邏輯--越沙雕,越流量。
閒魚上的無用藝術家們,可能是全網人數最多,種類最為豐富的賽博種群,有的發明只為氪金,有的氪金才為發明。
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有趣有活有料,是夜晚中解悶的人性之光。
總有人好奇櫻木花道和晴子最後如何了,還有大雄和靜子最後在一起了嗎?
沙雕版畫家可以實現你童年的溯源,願意在畫板上撮合他們,滿足你隨意捏合的CP。
總有人在閒魚上詢問一些過硬的技術問題,而評價一個賣家是否敬業的前提,就是他是否願意花時間去回復沙雕提問。
對於閒魚上的變形金剛迷來說,興奮並不是在於學會了一種新的變形方式,而是在評論區遇到了前來挑戰的高達迷。
高達迷認為變形金剛變形後的戰力不強,過於花式,具有喜劇效果,而變形金剛迷則回懟,我們有麥可·貝的電影。
炫技的畫手、執拗的手辦狂魔、心情不太好的美術老師,你永遠不知道閒魚上的無用藝術家們還擁有哪些未解鎖的職業天賦。
閒魚在某種程度上,極大激活了年輕人的閒餘群體,有時間有精力有趣的一群創造者們,正在用自己的肢體和靈感消磨時光,而擁躉們的熱情讓一票小眾玩家成為了自己垂直賽道中的頂流萬人迷。
「無用」的實用性,就是生活、愛和欲望的實用性。因為無用仿佛能帶來一種不抄捷徑、不趕時間的創造。
如果說需要探求數碼圈最為真實的使用評測,可能閒魚會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平臺。
過來人的經驗尤為可貴,這是器材黨和數碼發燒友們喜歡上閒魚的原因,晚上睡前的技術交流,如果對方具有某種價值,就在評論區裡標記插眼。
一份某園林設計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閒魚上有1500位左右的註冊造景師,其中水族箱領域的從業人數佔比70%左右。
造景,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集成園林、植物學、微觀建築學、水產養殖、設計學於一體,極具藝術美感。
很多造景愛好者,在閒魚上交流技術,互換去野外採集的植物、石材,這是一個內外兼修的行業,他們如同鋼琴師在黑白琴鍵上輕快的舞動雙手,用雙手演繹原本屬於自然的奧妙和玄秘。
閒魚同城的二手交易,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是母嬰用品,嬰兒車、木床、搖搖椅,很多寶媽在置換閒置用品時,還會交流孩子成長情況,過來人的經驗最值得借鑑,一方面看看孩子用品,一方面解壓。
幾乎每個城市的大型小區都有一個同名的母嬰魚塘,記錄下每名大寶和二寶慢慢長大的過程。
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人越成長,心底就會越柔軟,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是從社會領域構成共享經濟的全民心理建設前提,科技向善,閒魚是一個功能豐富百寶盒,你永遠不知道能挖掘出什麼奇葩的財富。
另一方面,閒魚是典型的C2C應用,C代表的是用戶個人,無數在夜晚中閃亮的支點,組成了一種反孤獨的矩陣。
年輕人對於社交的強需求,使閒魚超越了它本身的功能屬性,成了一種發散情緒的載體,也成了一種新型網絡社區。
而這種特點,也被很多高校的研究機構作為「田野調查」和發放問卷的對象,商學院和社會學院的導師越來越多的把閒魚作為學術研究池,換句話說,閒魚是一個絕對無法忽視的龐大社會樣本,我們在上面的每一次沙雕,都變成了他們敲打論文的子彈...
「一個男同學,以前上學關係挺好,得知我常用閒魚做美妝分享,整天來評論區和我互動,不斷問我對閒魚各種功能的體驗、看法,我和他分享過很多顧客講給我的故事,以為他對我有意思,後來畢業才知道,他的論文是閒魚上的交易博弈,我作為當事人,這種情況可以要個署名嗎?」
「寫次論文,光調查就做了半年,和閒魚上80多位做手辦的製作師成為了朋友,現在幾乎都忘了最初的目的,我想在論文提交後繼續追蹤,想和一些朋友拍攝一部閒魚上手辦製作師的紀錄片,我覺得太有社會學意義了,我記錄了他們的一點一滴成長,半年以來,有的成功進階,成為了某雪原畫設計,有的卻棄行。」
很多人對閒魚的最初認識,正是省錢和斷舍離,從出手閒置入坑,到見到雲端眾生,閒魚上繁茂生長的商業生態,如今正擁有更多黏性。
當晚上一次次打開閒魚,未讀消息的紅色標記讓你的多巴胺突然旺盛,你不知道是誰刺激了你的財富神經,直接拍下你的狠貨,也不知道是誰接手了你的同城求助,可能是一板一眼的閒魚小法庭,可能是識貨人在評論區與你惺惺相惜,也可能是你的貓被找到了。
在網際網路孤獨的信息海洋中不斷向前奔湧,你知道,有人在此時此刻向你拋出了一份善意,一份歡樂。身處孤獨,卻還想在睡前把沙雕和確幸分享給他人,也許可以讓你暫時忘記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