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失敗後,二戰的考生如何擇校才能成功?必須換學校嗎?
雖然研究生初試的成績還沒出來,已經有很多考生在準備二戰了。這主要是因為考生考研結束之後,已經知道自己上岸無望,興許再考一次才能成功。不過,在考研二戰的時候,考生需要更換考研院校嗎?如果不換學校的話,會不會再次成為考研炮灰呢?
2021考研失敗後,二戰考研要更換學校嗎?如何避免成為考研炮灰?
在二戰考研的時候,很多同學為了求穩,所以不願換學校。小水也非常贊同這一點。這主要是因為考生考過一次,對目標院校的初試和複試都經過一定的了解,而備考過一次也有複習經驗,再考一次的話,成功的概率也更大一些。
因此,在有考生諮詢小水類似的問題時,小水給予了明確答覆:二戰考研時,目標院校能不換,儘量不要換。尤其是那些基礎並不太好的同學來說,二戰考研不換學校,複習起來事半功倍,不需要擔心增加什麼新內容,二戰取得好成績也是預料之中!
因此,在二戰考研的時候,考生是以下情況,小水並不建議更換院校,堅持再考一次,成功讀研的概率非常大!
一戰考得不錯,差幾分或低分進入複試
考生在第一次考研的時候,由於複習不到位,考得雖然不錯,低分進入複試或只差幾分。這種情況下,考生可以調劑讀研。若是不想調劑讀研,或調劑失敗,二戰考研的時候不要更換學校,堅持再考一次成功率很高。
這種情況,考生是可以考努力去彌補的,這並非是水平不夠,只需要再努力一次,針對自己考研失敗的原因做個查缺補漏,相信初試成績會更好一些。
報考的是本校的研究生,有資源可用
在考研時,選擇本校作為目標是最穩妥的辦法。這主要是因為本校的考研資料易於獲取,很多研究生導師可能還和自己熟識,就算是初試成績差一些,在研究生複試階段也佔優勢,被錄取的概率非常高。
不過考生還得多花時間在初試上,畢竟初試線達不到,一切都是白費。一般說來,考生可以聯繫本校已經讀研的直系學長或學姐,從他們那裡了解一些考研方面的知識和內容,搜集一些考研經驗,對讀研幫助更大。
為何很多二戰考研的同學依舊成了炮灰?原來是這些問題被忽略了!
不過,要是一戰選的學校太難考,分數考得非常低,那肯定是不換不行了。但考生儘量降檔選學校,這樣讀研概率才更高。不過,就算如此,也有一些同學在二戰的時候依舊成了炮灰。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事出有因。
對於二戰的考生來說,在備戰考研的同時,也要密切注意以下兩方面的變化,不然考生還是有可能會成為炮灰!而這些問題,恰恰是考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01、部分考研院校可能會改革,考研內容變化
近些年考研競爭日益激烈,很多學校的難度逐年增加,這其中也有許多學校在研究生考試中進行改革,不僅初試內容發生了變化,甚至複試內容也做了很大的改動。
如果考生二戰的時候,忽略了考研院校改革的事實,很可能第二年的努力也是做了無用功!因此,考生在確定二戰考研院校之後,也需要密切關注考研院校的各種信息,特別是考研大綱的變化,一旦改革,應該做好調整,這樣才能順利讀研!
02、部分研究生專業裁撤或合併,已不再招生
也有的學校,因為院系合併或者其他原因,研究生專業被裁撤了或者合併到了學校的其他院系,不再招生。這個時候考生如果二戰,前期備考沒有注意,到了研究生報名的時候才發覺,那就非常被動了!
比如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前年裁撤了,古籍所的古代文學不再招生,而文獻學專業卻合併到了中國語言文學系,且考研內容也完全改變。若是二戰的考生還是按照以前的內容備考,讀研的概率基本上為零。所以這種情況考生一定要格外注意!
所以,考生考研失敗之後,計劃二戰考研的話,以上小水提到的問題都應該考慮在內。如果考生真的遇到在臨考前,考研院校突然改革了,不要過於慌亂。此時應該及時更換考研院校,降檔選擇一個很容易的學校。畢竟到了二戰的時候,考生的訴求點是以讀研為主要目標了,自然以求穩為好!
你如果已經工作了,並且待遇不錯,你覺得有無考研的必要?有人說,想要在985名校讀研,必須從大一就開始準備,不然讀研的概率幾乎為零。對此,你認同嗎?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