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阿姨去培訓班充當補課老師月薪8000元工資,這應該是網上傳播的一則消息,沒有查證是否屬實,但是,我們認為,此則消息也不是空穴來風。
我們先來理下這則消息的一些主要因素:
發生地:校外培訓班
主人公:初中文化的阿姨
行為:做培訓班教師,給學生補課
事件結果:得月薪8000元工資
這則消息不論真實成分多少,但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下校外培訓市場的混亂無序。其表現如下:
第一,無資質,不合法的地下培訓班眾多。一些是在職教師利用課餘時間辦班收費。一些是社會人員冒充教師辦班招生。這些培訓班沒有進行相關的審批,沒有辦學的資質。
第二,師資問題嚴重。許多培訓機構的教師沒有按照有關規定必須具有教師資格,隨便找一個人就說是名師,高級教師。就如這則消息中所說,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阿姨去培訓班就能充當補課老師。
第三,培訓學習內容超綱超標超前。學習講究規律,循序漸進。但是,為了提高學生成績,許多培訓班明確表示就是應試教學,就是要為學生提高分數。
第四,培訓班亂收費嚴重。培訓班抓住家長的心理,收費沒有標準,要多少,家長給多。有報導說,「家裡沒個上學的,根本不知道現在補課有多貴!」兒子就讀高一的胡女士說,「一對三補數學或英語兩個半小時至少1000元,大課200多元,每個月都要上萬的補課費。」她戲言,一開始在陪孩子補課間隙還去咖啡館坐坐,後來變成連杯奶茶也捨不得喝。
近些年,教育主管部門一直致力於中小學生的減負工作,許多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壓力確實大大減少了,但是,校內減少的校外補,許多學生放學就進培訓班,周六周日全部在培訓班度過。我們可以留意一下,每一個城市的中小學校周邊,都有眾多的培訓機構,每當學校放學,培訓機構的招生人員,穿行於家長中間,發著各種的廣告,勸說家長讓孩子進培訓學習。
造成校外培訓班混亂無序的原因很多,但是,有兩條一定要指出來:
第一條,主管教育部門監管的缺位。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齊全,關鍵是許多要求沒有落實到位,教育主管部門難逃其責任。
第二條,當下教育的現狀。雖然一直在主張減負,但是,小升初,中招、高考,都是選拔性的考試,以分數的高低論英雄。誰相信素質教育,誰不在意分數,最後都是要後悔的。
日前,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印發通知,要求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
通知強調,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鈎的行為。
筆者認為,此舉政策非常好,設想也合理,但是,想落實到位,非常的難!因為,家長想讓學生提高分數,培訓機構和教師想多收入,二者一拍既合。這是一個市場,需求巨大,無法阻止。
所以,筆者認為,改變當下校外培訓現狀的方法只有一個,充分發揮學校和教師的作用,增加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增加學生學習內容,學校開墾展進行輔導集中,讓學生在學校學夠學足,不給學生再去培訓班的機會和需要。相應的也要允許學校收費,提高教師的收入。
也許,這還真的能解決當下的教育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