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性本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是自古以來,對於人們來說,"性"都是一個能避就避,談之色變的話題。然而有時候,父母們面對孩子的教育又不得不直面"性"這個話題。
在網上有這樣一個事例,一位叫小敏的小女孩,才14歲便已經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媽,沒錯,這件事並不是發生在哪個封建的年代,而是發生在現代文明的今天,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12歲的時候敏敏就已經懷有身孕,而讓人驚訝的是,孩子的親生父親居然是一個70多歲的老人!而當時的情況是家人發現小敏懷孕時,她已經懷孕5個月了,在這個時候想打掉孩子對於母體來說是非常危險的,無奈之下,小敏的家人只好選擇接受這個事實,讓她把孩子生了下來。
後來有記者對小敏進行採訪時,發現還是一個孩子的小敏,面對這樣的經歷談論時顯得有些麻木且迷茫,不過也可以理解,在這樣的一個年紀裡,哪一個孩子不是天真爛漫,哪裡會想到自己會遭遇到這些事情,難免顯得不知所措。
這件事情傳出去後,小敏對日常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鄰居之間的閒言碎語也招之而來,所以想著讓小敏少受點傷害,家人決定給敏敏換一個生活環境,於是一家人搬到了首都。本想著,讓小敏在接受更好教育的同時,能夠改過自新,但是家人的一片苦心並未讓小敏有所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所以在她14歲時,再次發現自己懷孕了。
這次家裡人再也忍不了了,在家人的追問下,小敏終於和家人坦白,原來這一切的原因都源於家長在家看片,一次無意間,小敏發現家長在觀看成人光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便在家人不在的時候也看了起來,從此便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知道了真相的家人們頓時懊悔不已。
小小年紀卻已經懷孕兩次,簡直是讓人嘆為觀止,把網友們的三觀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揉個稀碎。儘管不願提及,但是小敏的遭遇不禁引起了我們的深思,家長們在面對孩子時,是否應該一直談"性"色變呢。
那麼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呢?
1、 日常教導
父母應該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給孩子買東西時的性別區分、帶孩子戶外遊戲觀察動植物的繁殖生息,還是觀看影視節目時的男女肢體接觸,都要正確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這些自然行為,使他們認識到生命的本質,使性自認得以完成。
2、引導孩子在不同階段認識"性"
幼年期以前告訴孩子,穿泳衣的地方誰也不許碰,遇到壞人一定要告訴媽媽 ;青春期要讓孩子明白,懷孕是什麼樣的生理過程,不當的行為將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成年以後,該讓孩子能夠分辨什麼樣的對象是可以發生親密關係的,學會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負責任。
3、正面回答孩子的疑問
在生活中,孩子總會對新奇的事物產生好奇,尤其是關於"性"方面的,這個時候父母不應該迴避,而應該用正確的語言和方式為孩子進行解答,從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去試錯。
青少年的性教育問題,是廣大家長面臨的難題之一,但是又避之不了,那麼,父母們是否也該思考以何種面目去面對自己的孩子,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而不斷地學習借鑑,我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希望以上的幾點建議,能給父母們帶來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