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白手套,朱光文是接觸薩克斯的初學者,保持著剛接觸樂器的新鮮感:每天5點半到人民公園練習,花了3200元買樂器;脫下白手套,朱光文又是普通的環衛工人,和同伴負責成都8條街的環衛清潔工作,大部分工作時間都是在環保作業車上度過。
穿上環衛工服裝,61歲的朱光文在成都人民公園,譜寫自己的薩克斯學習之路。「從生理狀況上講,我年齡不算大。如果以後不幹了去打牌、喝茶,輸多贏多心情會受影響,還不如學薩克斯,老了可以讓周圍人心情愉快些。」朱光文如是說。
▲9月19日,人民公園後門,環衛工人朱光文練習吹薩克斯
環衛工愛好薩克斯
每天早上5點半到人民公園操練
早上5點半,成都的天還沒亮,環衛工朱光文帶上大包,悄悄從桂花巷的家裡走出,不到10分鐘就到達人民公園後大門。
打開黑色大包,掀開白色毛巾,被包裹著的薩克斯隱隱透出黃銅的光澤感。朱光文小心翼翼帶上白手套,繼續自己的指法練習。直到手機裡早上6點50的鬧鐘提醒,街上人漸漸增多,來往車輛駛過,朱光文才發現:天色已經大亮。將薩克斯裝回大包,朱光文往家裡趕,準備半小時後的環衛清潔工作。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
除開本職環衛工作,朱光文現在抽出一切空閒時間,在練習薩克斯:早上5點半到6點50分,清晨去吹上幾口;中午休息時間,清潔作業車停一邊練練手;晚上下班後,摸一摸薩克斯找找「感覺」。住家桂花巷離人民公園不遠,人少的人民公園後大門,就是朱光文練習場地,「在家附近練習,怕打擾其他人休息。」
今年61歲的達州人朱光文已經和老伴在成都生活了兩年多。此前,朱光文在成都從事門衛工作,今年5月份,朱光文加入成都高建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少城路附近的快速保潔環衛工作。每一天,朱光文和另一名環衛工需要負責少城路、將軍街、多子巷、桂花巷等8條街的快速保潔環衛工作。
今年,一位學醫的鄰居張老師偶然發現朱光文愛好舞蹈,就鼓勵他一起報讀成都市老年大學。「當時張老師說他想學薩克斯,我一聽覺得不錯啊,我也可以學薩克斯,就一同報名了。」
▲9月19日,人民公園後門,環衛工人朱光文練習吹薩克斯
自費3200元買樂器
「掙錢也是花,這樣心情愉悅」
今年8月初,朱光文和鄰居一起參加報名了在致民東路的成都市老年大學。9月初,正式開始在成都市老年大學器樂系學習。
朱光文被薩克斯所吸引,這種出現了一個多世紀的樂器依靠金屬本身帶有的明亮般音色,一下子徵服了朱光文。「一直以來,我都喜歡藝術方面的東西,覺得薩克斯不錯,就想學一學。」朱光文透露,在少年時期,一直參與班上的文藝匯演,對於藝術方面很是喜歡。
朱光文想要學一學,報名老年大學後,自費3200元到五塊石附近購買了一個「入門版」薩克斯,這筆費用對他來說開支不小——每個月朱光文的環衛工收入是3000元左右,這是他第一次花錢在樂器上。
「你要這樣想,掙錢也是(為了)花。」朱光文覺得,「從生理狀況上講,我年齡不算大。如果以後不幹了去打牌、喝茶,輸多贏多心情會受影響,還不如學薩克斯,老了可以讓周圍人心情愉快些。」9月19日,朱光文又花了30塊錢買了一打白手套方便吹薩克斯。
老伴一開始不太支持,覺得花錢不見底還耽擱時間,「我就想,如果要長時間學一定要把老婆工作做通。」朱光文決定「曲線救國」,通過兩個女兒來給老伴做工作,「兩個女兒很支持,還說要幫我出錢,我說不用了,我自己錢夠。」
老伴現在也想通了,贊成的話不說出口,幾十年夫妻間有自己的相處方式:給丈夫準備好乾淨的白毛巾,方便包裹保護薩克斯管。每天早上朱光文練完薩克斯回來,熱騰騰的包子稀飯已備上桌。
▲9月19日,人民公園後門,環衛工人朱光文練習吹薩克斯
每周上器樂學習課
通過吹薩克斯愉悅心情
每周四下午,朱光文都要給所在環衛公司請假,前往學校學習薩克斯,一周一課,現在剛剛學完吹氣吐氣。
「之前收到報告,朱師傅跟我說周四下午要把工作做完、請個假學習,我上報以後,公司也非常支持。」成都高建環境衛生服務有限公司少城項目部經理趙軍透露,那會兒還不清楚是學薩克斯,「現在曉得了,肯定全力支持。我們的一線環衛工年齡普遍偏大,有一些藝術方面的業餘愛好是好事。」趙軍透露,下個月組織的環衛工人節,也會儘量邀請朱師傅去表演。對於表演,朱光文還有些犯怵,「剛剛才上兩節課,我還在練指法。」
幾輪音調「哆瑞咪發梭」奏畢,朱光文大大地呼出一口氣,「薩克斯太考驗肺活量了,氣不夠發不出聲響。」身上的橙黃色環衛工服來不及換,帶上白手套的朱光文看起來有些「滑稽」,又有些怡然自得。戴上手套,他是接觸薩克斯的初學者;脫下手套,他要負責8條街的環衛清潔工作。
「在老年大學裡,學薩克斯的不算多,年齡都是50歲到70歲不等,我還算是年齡大的。」朱光文說完,又安慰自己,「我搞藝術就覺得心裡高興、愉快,這樣對身體也有幫助,比花錢來看病吃藥強。」
成都商報記者 顏雪 攝影記者 張直
編輯 敬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