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
2020-09-18 10:31 來源:澎湃新聞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89周年,展現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的電影《八佰》屢創票房佳績,令許多人對這段歷史產生了新的興趣和更加深入的思考。
我們搜羅了幾部以真實歷史為題材,反映中日戰爭的電影,希望大家能藉此更多了解上個世紀發生的事情,是如何影響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發展,思考我們這些普通人在命運之手的無常撥弄下如何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捍衛者》推薦理由:身邊的戰爭,身邊的歷史
這是一段發生在上海寶山的悲壯歷史。影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改編,講述的是抗日英烈姚子青在1937年中日的淞滬會戰中,率六百壯士守衛戰略要地上海寶山縣,在敵眾我寡,火力懸殊,裝備落後的極端艱難困境中,與敵浴血鏖戰七天七夜,最後全部壯烈殉國的故事。
《拉貝日記》推薦理由:證實「南京大屠殺」信息完整詳實的史料
影片取材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再現了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烈記憶。影片從親歷者角度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始末,是證實「南京」事件信息最為完整詳實的史料。一些外國人如何組建「國際安全區」,從人性和情感的角度幫助受到迫害的20萬中國百姓。
《一九四二》推薦理由: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受戰爭之害最深
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逃荒之路人們是如何一步一步跌到谷底,為生存可以不斷扔掉原來在乎的價值觀,到最後生無可戀,而本應該保護他們的政府卻在腐敗與冷漠中加深了這場災難。
《喋血孤城》推薦理由:沒有人想死在戰場,但勇者能夠擔負起戰士的使命
該影片改編自張恨水的紀實小說《虎賁萬歲》,講述的是在1943年戰略相持階段,侵華日軍11軍司令橫山勇帥重兵合圍常德,意圖打開通往雲貴的大門,牽制國軍在雲南以及緬甸的攻勢。當時鎮守常德的只有餘程萬將軍率領的國民黨57師的「8000虎賁」,在40000日軍的圍困下,苦戰10日城破,只有數百人突圍,後國民黨增援部隊收復常德,日軍敗退。
《東京審判》推薦理由:了解戰爭追責的不容易
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該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通常我們以為戰爭結束了,這些戰爭犯自然難辭其咎,但是這部影片展示出讓戰爭犯伏法,判處戰爭犯死刑是多麼艱難,需要法官、律師付出巨大的心力,甚至有些令人絕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九一八,抗日,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