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錫林郭勒7月14日電 題:草原阿媽陪腦癱兒子籤器官捐贈表:換個方式繼續陪你
作者 王鳴遠
「沒能給兒子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我也決定像兒子一樣捐獻自己的器官和遺體,希望用這種方式一直陪著兒子。」郭秀梅如是說。
13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紅十字會獲悉,當地寶紹岱蘇木乃日淖爾嘎查牧民郭秀梅已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贈志願登記表,決定捐獻器官及遺體,讓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續,用愛回報社會。
圖為宋貴斌捐贈器官及遺體申請書。 李曉雯 攝
郭秀梅一家生活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今年60歲的郭秀梅和老伴共同照顧著身患腦癱的兒子。兒子宋貴斌由於身患殘疾,手臂和手指都很不靈活,雙腳也難以站立,只能依靠拐杖和輪椅才能行動。
郭秀梅夫妻倆由於長年勞動,身體也患有腰腿疼痛、風溼、關節炎等不同的疾病,需要吃藥緩解疼痛。為了不給父母添麻煩,宋貴斌儘量支撐著沉重的身體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
身患殘疾的宋貴斌沒有勞動能力,多年來一直依靠社會救助生活。「從街坊鄰居到領導幹部,始終關心和扶持著我們這個家,不僅為我們辦理了『五保』和『殘疾人』補貼,還把我們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幫扶,減輕了我們的生活壓力。」宋貴斌告訴記者。
宋貴斌早在2018年就已經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贈志願登記表。他說幾年前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一檔節目深受觸動,一位80多歲的老兵志願捐獻自己的器官。「我也想通過這種方式回報社會。」
「我活了40多年沒為社會做過任何貢獻,多年來得到政府、社會的救助,我一直心存感激,希望通過志願捐贈器官和遺體為社會做點貢獻。」宋貴斌如是說。
正因為自己的病痛經歷,宋貴斌對生命的領悟更加深刻。「我自己深受殘疾之苦,更能理解健康快樂成長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健康地活著。」
中國傳統講究入土為安,得知宋貴斌的捐獻想法後,妹妹一度難以接受。宋貴斌一直勸說家人,並反覆講述多年來受到的幫助,最終得到了家人的同意與支持。宋貴斌的母親受到影響,也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贈志願登記表。
「我不在乎那些傳統觀念,籤了器官捐獻志願表以後,我每一天都過得更有動力了,我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希望有朝一日我的器官能挽救別人的生命。」宋貴斌如是說。
「目前人們對於器官和遺體捐獻的認知程度普遍不是很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接受這樣的行為。宋貴斌作為一個殘疾人積極籤署捐獻志願表,並帶動母親一同捐贈,是值得點讚的正能量行為。」正藍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李曉雯說道。(完)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