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紅利日益凸顯,電影投資走入大眾,大眾開始接觸電影投資,越來越多的自然人成為了電影投資人、成為了電影出品人。雖然隨來越多的普通人知道電影投資,並且已經開始進入這個行列中,但是影視投資做為一個新興行業,還有很多的朋友並不是很了解。
2018年電影市場屢次打破以往票房紀錄,2018年在中國電影史上可以稱做「破紀錄」年了。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電影版權認購成為當下熱門電影投資途徑,電影投資也成為投資風口,在這樣的一個紅利市場打開大門的時候,是否能把握住這樣的投資機會,決定權在你。
有朋友說一直搞不清出品人和聯合出品人的區別,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下。
出品人一般來講只有一個或者數個。而聯合出品人則是咱們自然人,也就是大眾或者民企。
出品人和聯合出品人的區別在與投資的多少,出品人投資佔比大,聯合出品人只是投資者之一,聯合出品人參與投資。而出品單位就是一部影片的出資主體。
出品人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根據《國產電影片字幕管理規定》獲得《攝製電影許可證》和《攝製電影許可證(單片)》的單位,可獨立或聯合署名為出品單位、其法人署名為出品人
聯合出品人:參與投資的聯合出品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個人投資者是聯合出品人,
例如《泰囧》作為光線影業投資的作品,那麼光線的老總王長田就是出品人;北京華宇星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參與投資喜劇電影《泰囧》,他的CEO於宇昂便擔任聯合出品人
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一般是主要出資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對影片銷售有幫助的影視界大腕人物。如果他們在調查之後認為影片值得被搬上大銀幕,那他們就會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商談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事宜或者直接選擇一部拍攝詳情全部確定的電影,之前成為最大出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