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讓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表達,坦露而真誠。這是對自我的堅定和給對方的肯定。不論得到的是哪一種回應,這份表達在這不長的人生道路中,讓你再回憶起來,是不曾留下錯失和遺憾的。在左邊右邊母親節營業的迷你花室裡,就發生了這樣充滿美好力量的小故事。
▶ 經由大家的容許,我們將這些細碎小幸福裡的故事,一一說給你們聽。每每看到這些笑臉和喜悅,我們常想,節日...真的只是生活中的用來儀式感的工具嗎?還是...一個表達機會,關於愛和思念。
口述人 | 第一位朋友 靜姐
整 理 | 1984
2020年的母親節,靜姐感覺到了與往年不同的焦慮,剛從內地回來的她,原本,應該是第一時間奔到5個月未見的父母身邊,卻因為疫情的特殊情況隔離在家。儘管靜姐一直在電話裡寬慰父母,但還是想念能坐在父母身邊的那份踏實的感覺。「爸爸媽媽這段時間會寂寞吧?一定很想見面好好說說話。」恰逢,看到了左邊右邊小花室營業的消息,靜姐眼前一亮,給媽媽立即定下了母親節花束,並電話委託書店送達父母家。用這充滿生命力怒放的鮮花,能將整個春天帶給媽媽。後來,靜姐告訴我們,你們知道嗎?我80歲的父親,牢牢的記住了左邊右邊送花使者夏長紅的名字。爸爸電話裡對我說:「小夏呀,送來了你定的花,孩子,我們特別高興,爸媽收到啦。」愛,因為表達,燃亮了年邁父母的記憶花火。
圖 | 左邊右邊迷你花室作品《給母親的莫奈小花園》
靜姐:「母親,這個世界上只有您包容我一萬種任性。於我而言最美味的晚餐是媽媽做的飯,於你而言最美好的事是和兒女一起吃飯。願母親平安健康快樂。 ---女兒靜」
口述人 | 第二位朋友 林*慧小姐姐
整 理 | 1984
我未來的第二位母親,是我男朋友的媽媽。她是一位非常優雅能幹的女士,喜歡美好的事物。我們倆很聊的來,我不是一個很會挑選禮物的人,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又不想送太尋常的物品。看到書店的迷你小花室,心就動了,給左邊右邊的園丁姐姐曉玲描述了媽媽的大概配顏色及喜好。我就開始了等待。下午花送到媽媽家的時候,媽媽很開心。接到派送電話時,她很意外,因為特殊情況,不能送到家裡,媽媽出去取的花。她告訴我,回到家的一路上,收穫了不少羨慕的眼光。圖 | 左邊右邊迷你花室作品《給媽媽的夏威夷陽光》
林*慧小姐姐:「還在上學的開心說:我要送給男盆友媽媽的花一定要新鮮而溫柔,最好還有香味。」
口述人 | 第三位朋友 蒲*英小姐姐
整 理 | 1984
我已定居在重慶工作成家,爸爸媽媽還在新疆。自從出來上學後,聚少離多。我是家裡的獨生女,在出來上學之前,一直都是偎在爺爺奶奶爸媽身邊。那時,常想,自己什麼時候長大,可以獨自飛翔。終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我生活的城市,有熙熙攘攘的人流、夜晚看不見星星只有燈火輝煌,適應了這邊的一切,忙碌的我常常會想家、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我回想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在家,就什麼事都不會了,總會爸~媽~的求助他們。在家時,我們最快樂的事是每天一大家人聚在餐桌上吃飯聊天。如今我也成家了,父母就很少要求我做什麼。特殊的時候母親節到了,我想給美好的媽媽定束花吧。女兒雖已經成家但永遠是媽媽的寶貝。那天中午,收到花束的媽媽意外極了,滿足的快要落淚了。爸爸媽媽開玩笑的給我說:」不打擾、不添亂、我們要做個合格的留守老人。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呀,是你們無法想像的。
圖 | 左邊右邊迷你花室作品《給媽媽的溫柔高雅粉色系》
蒲*英小姐姐:請代我寫一張卡片,給媽媽:重慶的陽光很少,我希望送給媽媽一束有陽光味道的鮮花,希望不能陪伴媽媽的日子,媽媽溫柔的心永遠被陽光普照----女兒
就在這些在世界某個角落,靜悄悄在發生的故事中,我們讀到了愛與思念、表達與理解。而大家都有提到,喜歡小花室的設計感。蔣勳先生曾說過:我最美的語言加起來,都不及正在盛開的花朵。而那些完美的設計也是一種樸素的語言表達補充,在左邊右邊的迷你花室,花束設計,要更注重賦予花束「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