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會被電小提琴取代麼?

2021-02-08 乘著音樂的翅膀


經過多少年、多少代,世人公認的無與倫比並獨一無二的小提琴,竟然衍生出了一個名叫「電小提琴」的姐妹,而且姐妹花競逐奔放,香飄四溢。這是什麼緣故?本文試圖就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及其特徵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什麼是現代電小提琴

小提琴是一種西洋弦樂器,它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很久以前,人們就稱它為樂器中的「皇后」。近年來,又出現了一種外型與其相仿、但發聲原理截然不同的樂器——「電小提琴」。

1、現代電小提琴的定義和構造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何謂現代電小提琴?

現代電小提琴是一種新型的電聲樂器,是現代電聲技術作用在傳統小提琴的聲像形態和演奏技巧基礎上所取得的成果,是小提琴的傳統與現代音樂理念有機融合的結晶,是歷史傳承和時代發展相結合的產物。

現代電小提琴的構造。

A、從外觀來看,它既有傳統小提琴的形態特徵,又富有前衛時尚的特質。除傳統小提琴的共鳴箱體被改變成外觀風格迥然不同的鏤空或實心箱體外,弓子、弦線的材質和造型;琴的重量、體積都相差不多,基本保持了傳統小提琴的外觀特徵,但形態更為多樣化,更加清新悅目。

B、 在發聲原理方面,它卻有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它在琴面板上裝置了輸入、輸出、音量控制、混響控制、開關等插孔和控制項,與包括發射器、接收器、擴聲器、均衡器、MIDI音序器等外接關聯設備形成有線或無線連接,通過這些設備的運用和表演者的演奏形成現代電小提琴的聲音。

2、現代電小提琴的由來

現代電小提琴的產生,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科學的發展觀告訴我們,小提琴藝術和其它藝術一樣,不可能永遠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小提琴發展史也表明,小提琴演奏技巧的發展與其構造的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內在聯繫。

眾所周知,由於小提琴指板從 「有品」變為「無品」後, 才使後人的演奏技巧有了質的變化,找到了「飛」的感覺。隨著時代的變遷,小提琴的構造和演奏技巧也在漸進式地演變著。在當時,指板「無品」的小提琴,因為「從沒見過」和「音準難以控制」,曾經遭到許多「絕對權威」長期的抗議和極力反對,直至帕格尼尼無與倫比的天才演奏,才使「指板上無品」的小提琴在歷史上站穩了腳跟。

今天,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得人們對音樂有了更多的認知的渴望和變化的訴求。

一如電吉他的發明和運用極大地豐富了吉他的音色、演奏技巧和表現樣式,最終自成一體,在流行音樂領域確立了無可替代的地位,人們對小提琴的外觀形態、音量音色、曲目積累、風格拓展以及表現樣式,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全新的審美要求。與此同時,「電」的無限擴展性和「電聲」的發展和運用,決非機緣巧合地眷顧到了傳統小提琴上,從而神奇地產生了今天的「電小提琴」。

電小提琴因為發聲原理和外觀的改變,使傳統小提琴微弱的音量得以成倍地放大,更使演奏者在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表現樣式的創新上具備了極為廣闊的空間,為演奏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表現平臺。

電聲技術,是電小提琴誕生的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

電小提琴的應運而生,是人們對小提琴藝術的認知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藝術和現代技術完美結合的結晶。

二、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綜合的音樂表演藝術

在本節中,我們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在此基礎上,再來探討什麼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演奏和表演,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最終形成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綜合的音樂表演藝術的觀點。

1、什麼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

有了現代電小提琴,必然會產生現代電小提琴音樂。

但給現代電小提琴音樂下一個完整確切的定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它本身還處在探索和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時間和空間的推移,它的內涵和外延會不斷地發生變化。

就目前而言,本文認為——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是現代電小提琴物質基礎、傳統小提琴演奏技巧和現代音樂元素創造性地融匯的總和。

2、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演奏的性質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演奏,是聽覺藝術。

首先,就演奏技巧層面而言,現代電小提琴和傳統小提琴音樂固然有區別,但總體上基本相似。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演奏技巧主要來源於傳統小提琴。略微不同的是,電小提琴音樂演奏對弓子的運用有特殊的要求,而且它的指板和傳統小提琴不同,音量的控制方法也不一樣。它的音量不像傳統小提琴那樣容易被演奏者控制,所以,演奏者除了要通過設備調節好電小提琴的音量外,在演奏時要特別注意根據樂曲風格的不同,控制好用弓發音的強弱,因為用弓的強弱與所產生的實際音響效果,差異很大。另外,在音色及其控制技巧上,兩者也有差異。

我們不能預見未來發展的可能,但至少就目前而言,在演奏技巧上的區別還不是本質的。

其次,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演奏所承載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再時尚、再前衛,也依然只能由聽覺來感知。人們只能通過聽覺來判斷傳統和現代音樂風格的分野。

演奏,決定了它僅僅是聽覺藝術,不可能產生質的變化和飛躍。

3、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演奏的一般條件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演奏一般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具有一定的傳統小提琴演奏技巧。

具備一定的傳統小提琴演奏技巧,可以保證演奏本身具有小提琴藝術表現的完整性和可欣賞性。

第二,對現代音樂、時尚元素的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

顯然,光有傳統小提琴演奏功底是不夠的,既然是現代的,就必須具備在演奏中體現「現代」元素和特質的能力,兩者是並行不悖、缺一不可的。

4、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定義和性質

多少年來,傳統小提琴音樂接受和欣賞的對象是有限的。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面世,雖然讓受眾耳目一新,但它依然停留在聽覺感知的層面上。

為了使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有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就必須賦予它新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體現在,除小提琴外觀的時尚化和發聲的電子化外,演奏者還必須具備對現代音樂、時尚元素的深刻理解和極強的綜合運用能力,通過對傳統小提琴音樂的顛覆詮釋,充分展示電小提琴音樂的魅力,從而使電小提琴音樂演奏達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這就給現代電小提琴演奏提出了全新的、綜合性的,甚至是創造性的要求。

為實現這種要求,必然會產生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表演」概念。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在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基礎上,通過現代形體語言(包括動態舞蹈、固態造型等)、時尚符號(包括服裝、配飾等)、聲光影美藝術、多媒體介質等藝術手段的完美結合,融入與受眾互動等時尚概念,由聽覺藝術上升到視聽綜合藝術的創造過程,是綜合的音樂表演藝術。

這是本質的屬性。

這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終極目標,是它存在的依據和價值所在,並賦予它發展的無限可能。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本文所說的表演,是音樂的表演,音樂本身,依然是現代電小提琴的靈魂。它區別於一般的表演,比如影視、戲劇、戲曲表演等。它既不是一般的演奏,也不是一般的表演,而是在演奏的基礎上,賦予音樂嶄新的內容和形式的特殊表演。

它是實踐的藝術,創新的藝術,永無止境。

5、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演奏和表演的聯繫和區別

在現代電小提琴音樂領域,演奏,是表演的基礎,是初級階段;表演,是演奏的升華,是高級階段和終極目標。

演奏,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基礎和條件,是重要載體和表現方式,但決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現代電小提琴音樂也僅僅是演奏而不是表演,那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和發展的空間,充其量,只是聽覺感受的變化。而這種所謂的變化,未必能撼動傳統,至多只是多了一種色彩而已。

可以肯定地說,出色的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也必定要有紮實的傳統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底蘊和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創新理念作為保證。事實上,現代電小提琴音樂中留存著很多經典音樂的印記。在表演時,表演者本身必須具備傳統演奏技巧。然而,這是遠遠不夠的。當表演者在表演的時候,還必須融入除現代電小提琴音樂之外的現代視覺時尚要素,使其表演具有極強的可視性和觀賞性。這和單一的演奏所產生的效果,其區別是顯而易見的。

而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充滿激情和富有創造性,有一種讓音樂在流動的空氣中散發激情的渴望,並能讓受眾有一種全方位的感官體驗。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更多的是表演上的要求,有一個不斷創新和完善的過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但是,基於先鋒人物的探索,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它的影響是巨大的,它的發展是無限的。

我們不能無視電吉他面世以後所產生的劃時代的影響,它開創了我們以前所不敢想像的領域,更讓「重金屬」等流行音樂風格得以橫空出世,並使它自己傲立於音樂的海洋。

基於此,我們應該對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理念創新和在實踐中發現它的價值以及發展方向,抱有無限的希望,充滿信心。

三、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特徵

本節探討的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特徵。

我們從沒有懷疑過經典音樂(本文不贊成古典音樂的表述)的優秀靈魂。但近年來,經典音樂無論是唱片銷量還是受眾數量,都有全球性逐年下滑的趨勢,特別是經典音樂與新生代之間,似乎總有一道無形的樊籬阻隔。為此,上個世紀70年代的約翰·威廉士;80年代的理察·克萊德曼;90年代的雅尼、恩雅、神秘園、陳美等,許多意識超前的音樂家,都作了積極的努力和嘗試,他們在經典與流行音樂之間,極力尋找一種兼容的全新的表現方式,於是便出現了一股探索「跨界音樂」的浪潮。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初期演奏方式,整合了經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一般元素,但從音樂的創新思維角度來看,演奏的原始目的,是為了打破音樂界限,將經典音樂的精粹與現代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相結合,尤其是融入電子音樂的創新成果,以實現音樂的大同和共有,把不被大多數人涉足的經典以全新的概念展現在世人面前。

但實踐的結果是,由於除演奏的聽覺元素之外的視覺元素的介入,人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理念和方式,受眾的感知和擁戴程度遠遠超乎想像,實踐者和受眾都驚喜萬分,認為這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發端,繼而希望這種音樂表演的理念和方式應當予以確立和發展,賦予它全新的藝術生命。

經過實踐者的戮力探索和創造,終於讓本文有機會探討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特徵。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多維立體的,它具有以下特徵:

1、表演的視像性

以往人們欣賞小提琴演奏往往以聽為主,通常稱為聽音樂,聽小提琴演奏。而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卻具有視像化的特徵。它更多的是通過邊演奏邊表演的方式來呈現給受眾的,受眾更多的是以觀賞為主。由此,受眾對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欣賞,由聽覺更多地轉向了視覺,表演者以一種新穎的表演方式來體現經典和現代音樂作品,這是一種全新的聽覺視覺的綜合感受。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音樂性和表演性是並重的,兩者相比顯得同等的重要。它給人的享受不僅僅停留在聽覺方面,更多了一個視像空間。因此,無論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舞臺是大是小,給受眾帶來了更大的視像空間是確定無疑的,甚至是至關重要的。

2、表演的互動性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風格,通常表現為節奏強勁歡快、旋律熱辣奔放、表演者的表演激情動感、視像元素絢爛奪目,時常會引發受眾如同歡度嘉年華一般的情緒。

由於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視聽效果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並帶有煽動性,更加上表演者穿梭於舞臺上下的表演,主觀上和客觀上都具有互動的願望和能力,就極易使觀眾興奮。在這種場合、氛圍下,表演者往往會與受眾互動,融匯於一體。

受眾對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感知和欣賞,經常表現為,在不自不覺的狀態下,被表演所承載的音樂和以音樂為基礎的炫動表演所感染,並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所特有的互動特徵,是其生命所在。

3、 表演、受眾、音樂元素的跨界性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具有「跨界」的特徵。

這種特徵表現為:

以受眾區分——各性別、年齡、階層的接受;

以表演者區分——經典、現代、多元素整合的呈現;

以音樂元素區分——傳統、民族、流行風格的融匯。

這種「跨界」性體現在:受眾群體的廣泛性;表演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音樂元素的兼容性;感知程度和主體呈現水平的統一性。

雖然每個跨界音樂的嘗試者都會或多或少地面臨被傳統或世俗否認的危險,但實踐證明,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已經豪邁地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跨界」,並沒有給它帶來厄運,反而被受眾廣泛地接受,這證明了它的成功。

現在,無論孩童、青年、中老年人,是男是女;文化背景和社會階層的不同;音樂表演風格和樣式的多方位展示;民族和歷史傳承的差異,受眾都能接納和認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在世人面前的出色呈現。

4、表演的綜合性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集傳統小提琴演奏藝術、電聲音響藝術、現代舞蹈藝術、流行造型藝術、燈光舞美藝術和多媒體藝術等為一體,將經典和現代組合為時尚,給人以新鮮的時代感受。

從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特質來看,在音樂語言上,往往對比得稜角鮮明,富有時代氣息;在時尚語彙上,多元素的融合,展現了現代社會發展的文明成果;在技術保障上,始終追隨著科技文明的步伐。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多元藝術成果的結合體。

5、表演對技術保證的依賴性

電聲技術的發展,伴隨著現代電小提琴音樂及其表演的始終,它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技術保證,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發展依賴於它的進步。

在具體表演的狀態下,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必須時刻注重多種技術因素的存在。與之密切配合,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比如,表演者必須預先做好電小提琴上的微型電器設備,如輸入、輸出、音量控制、混響控制、開關以及電池等的調試和準備;提前與音響師取得聯繫,進行音量和混響等相關參數的設定,將發射器、接收器、擴音機、均衡器等設備調試到最佳狀態;與燈光、舞美等部門的人員在表演過程中默契地配合。這是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物質前提。

相信,隨著電聲和相關技術的衍進,可以提供給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無限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

6、傳揚經典的特殊貢獻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在整合經典和現代音樂元素、聽覺和視覺元素上所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但人們往往會忽略它另一方面的重要貢獻——傳揚經典。

一些批評家依憑滯後於實踐的陳腐理論詬病著音樂舞臺上的嶄新探索。應當承認他們捍衛經典的決心和勇氣,因為經典本身值得他們這樣做。

但本文同時要告訴大家,其實,在很大程度上,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探索者在做著和他們同樣的事情——傳揚經典。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除了需要具備傳統演奏技巧、表演的物理條件、傳統和現代音樂元素的整合、現代時尚視像元素的全方位介入外,更需要曲目的支撐。

而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曲目,很多來源於經典音樂。

這讓在快節奏的社會中生存的人們,除了消費流行音樂外,更有機會在欣賞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同時,了解、感知進而接受經典音樂,這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來接受而已,然而更貼近、更時尚。它填補經典和現代的鴻溝,拆除傳統和時尚的樊籬。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豈非經典的「再現」和「重生」?!

四、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現狀和未來

1、創立了全新的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理念和模式

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從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社會的密切關注,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但無論如何,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依賴於現代電聲技術的支撐和多元音樂、時尚觀念的發展,它已經在音樂表演的理念和模式上不斷成熟,具備了音樂表演的特徵,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受到受眾的擁戴和推崇。

毋庸置疑,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在受眾的心目中,已經得到承認,它已經是現代音樂聖殿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表演者已經擺脫了傳統小提琴和現代電小提琴音樂演奏的窠臼,更多地在表演上發掘它的潛能,並享受著由此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受眾已經習慣了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內涵和樣式,欣賞著並參與著它。

現在早已過了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有沒有」和「要不要」的階段,只是實踐者和受眾期待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而進一步走向成熟。

2、曲目創作和積累不足,音樂表演體系的進一步構建尚待時日

上文說到,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在傳揚經典音樂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貢獻。這既是好事,也不是好事。這證明,它在曲目創作和積累上存在缺陷和不足。

受眾在欣賞和參與表演的時候,聽到的往往是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的旋律,儘管感受到了視覺和聽覺元素的震撼和突破,但新鮮的、能令人耳目一新的旋律卻很少聽到。

數量上的匱乏,難以形成質量上的突破。

也許實踐者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但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缺憾。

目前,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還處在體系構建的初級階段——在融合現代電聲技術和音樂、時尚元素方面,還顯得不夠完善;表演者在音樂演奏和表演界限的認識上還比較模糊;很多人尚處在對現有的不盡成熟的表演樣式的模仿階段;在理念創新和突破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仍存在著許多不足。比如:音色欠佳;樂器製造不過關;樂器造型缺乏美學訴求;表演往往缺乏燈光、音響、舞美等綜合元素的整體設計的支撐等等。

社會對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關注和參與程度還遠遠不夠;學界對它的理論研究還不夠深入;實踐者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還比較盲目。

3、表演發展的無限性

我們知道,電聲技術的發展遠未到窮盡的時候,這給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在物質上提供了發展的無限可能。

現代音樂的發展更是無窮盡的,這給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更創造了永無止境的發展空間。

更何況,與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相關的其他技術和藝術領域的發展,同樣會超乎人們的想像。

這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發展的基礎條件。

另外,從藝術和人文意義上來講,它還處在探索和實踐的階段,還遠沒有到達它的頂峰。而正因為如此,它的前景反而更加廣闊,實踐者和受眾更會滿懷著期待。

這一切,決定了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擁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以上,是本文對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及其特徵的探索。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感謝探索者,讓遊移在經典和現代之間的我們,終於有機會同時擁抱這兩個巨人,而不用擔心是親是疏,是遠是近。

我們慶幸,在這個多元的藝術世界中,終於有了一種被稱之為「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的綜合音樂表演藝術,讓世界為之驚奇和喝彩!

我們更期待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藝術取得更大的突破,擁有光明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電小提琴發明那麼久了,為什麼很少人用?
    看看電小提琴是怎麼做出來的電小提琴因為發聲原理和外觀的改變,使傳統小提琴微弱的音量得以成倍地放大,更使演奏者在小提琴演奏技巧和表現樣式的創新上具備了極為廣闊的空間,為演奏者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表現平臺。傳統小提琴音樂接受和欣賞的對象是有限的。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面世,雖然讓受眾耳目一新,但它依然停留在聽覺感知的層面上。
  • 渠成論文《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及其特徵的探索》
    電小提琴的應運而生,是人們對小提琴藝術的認知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藝術和現代技術完美結合的結晶。二、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綜合的音樂表演藝術在本節中,我們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是:什麼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在此基礎上,再來探討什麼是現代電小提琴音樂的演奏和表演,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最終形成現代電小提琴音樂表演是綜合的音樂表演藝術的觀點。
  • 小提琴真的很難學會麼?
    小提琴應該是所有樂器中最難的了吧 我們小提琴老師曾說 小提琴靠的是童子功 因為小孩子的手指比較柔軟和靈活 從小學習小提琴的孩子手比較能活動得開 手指按弦的速度要比成年學琴更快 像小提琴裡有《梁祝》裡第二部分的內容 要表現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處愉悅的時光 就對手指要求特別高 按弦換弦都要快小提琴沒有本身固定的音 所有的音準都要自己找 不像鋼琴 調好了直接彈就可以 初學小提琴的時候老師會在指板上佔膠布啊之類的方便找音
  • 小提琴|知識百科
    如果你想學習提琴,又或是你正在學習小提琴,那麼你就要看看以下小編教你如何選購小提琴,和小提琴學習入門教程的相關知識了。小提琴(義大利文:Il violino )是一種弦樂器,總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發出聲音。小提琴構造小提琴由30多個零件組成。
  • 在日本買一把小提琴
    我不會告訴你我買的那把小提琴的價格,因為就算我經常出來嚇人,這次的程度 … 絕對會失控的。
  • 小提琴故事——愛因斯坦和小提琴
    有一次,比利時皇家汽車司機奉王后之命去火車站迎接愛因斯坦教授。司機在頭等車廂門口等愛因斯坦下車,可所有的旅客走光了也沒有見到愛因斯坦的影子。司機只好空車回宮,向王后報告說教授並沒有來。然而,半個小時後,愛因斯坦手拎心愛的小提琴,來到王宮。原來愛因斯坦坐的不是一等車,而是三等車。他深知,這樣可以混在三等車的乘客中,避免被人認出來造成麻煩。
  • 陌陌樂器主播古麗吉娜獻奏經典曲目,電小提琴令網友眼前一亮
    吉麗吉娜是陌陌上為數不多的小提琴主播,她在直播間使用的是專門為演出製作的電小提琴,和傳統小提琴相比發音方式不同,電小提琴靠電子傳音,音色更張揚,節奏感更強。出生於新疆的吉麗吉娜眼窩深邃,雖然媽媽是廣東人,但是新疆的面容特徵卻很好的繼承下來。
  • 關於小提琴常見的舞曲
    >
  • 小提琴的類型有哪些?五弦琴聽說過嗎?
    巴洛克小提琴儘管有幾種弦樂器,如紫羅蘭,被認為是小提琴的早期祖先,但制琴師在15世紀開始製作我們認為相當標準的小提琴。巴洛克時代的小提琴與其更現代的後代相比有幾個不同之處,最顯著的是指板更短,頸角較淺,橋較小。和現代小提琴相比較,巴洛克有著較松的琴弦,張力因此顯得較小,而且巴洛克有著較低面平的琴橋,所以演奏複音音樂會更加的輕鬆。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許多樂曲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演奏。完全是因為換把不過關,把位不嫻熟所致。即使是交響樂團的演奏員,也常常需要把演奏曲目中的有關換把和特殊把位的段落拿出來進行熟悉練習。
  • 小提琴如何調音 #小提琴調音
    本期視頻 主講小提琴如何調音,是每一位樂手及愛好者必修的一課!小提琴調音是我們練習小提琴的第一步, 每次練習前都需要去做的一項檢查工作, 也是每一位樂手及愛好者必修的一課。那麼今天張老師就帶大家學習一下如何把琴弦調準。一. 四根弦的音準 為 Sol Rei La Mi.
  • 制琴師與小提琴
    以前,克裡斯琴使用的是兩把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和一把瓜達尼尼小提琴。而這次,他在威格莫爾音樂廳使用的格雷納小提琴被聽眾們誤認為是斯特拉迪瓦裡小提琴。克裡斯琴認為,當代最好的制琴師們可以製作出質量上乘的小提琴,而價格只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古董小提琴的零頭。       彼特·格雷納從14歲就開始製作小提琴,到2013年已經製作了250把提琴。
  • 小提琴的歷史
    有這麼一個傳說:5千年前斯裡蘭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圓柱形的木頭掏空製成了與我國二胡極為相似的樂器稱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過從有史料記載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義大利北部城鎮布裡細亞(Brescia)名叫達薩洛製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
  • 小提琴指法
    小提琴指法的作用是以指法與小提琴演奏藝術的各個不同方面的內在聯繫為先決條件的,各種合理的指法都是因人而具的藝術演奏手段,它們豐富了小提琴演奏法的表現力,使得有可能更完整地顯示小提琴的各種色彩變化能力,並便於克服各種困難。
  • 詳解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許多樂曲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演奏。
  • 《小提琴的藝術》:"給我一把小提琴,我就能一直拉"
    》,首先是一部邀請觀眾感受弦樂器中的王者小提琴魅力的藝術片,因此,影片快速掠過片頭、英國小提琴演奏家耶胡迪·梅紐因於1963年在柏林演奏莫扎特《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片段後,就端出了能迷倒眾生的聲音大餐。
  • 【請你看演出】福建省小提琴專委會小提琴音樂會
    2006年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福建省小提琴協會會長胡丹,至今11年。2013年獲得中國音協小提琴10級考級證書,成績優秀。2010年12月榮獲泉州市「泉商杯才藝大賽」小提琴一等獎,2011年10月榮獲泉州第十六屆「賢鑾杯」小提琴獨奏比賽一等獎,2012年7月榮獲第二屆海峽青少年小提琴比賽小童組一等獎,2013年1月榮獲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兒童B第二名。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詳解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 紅色小提琴
  •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
    、大提琴、鋼琴三重奏協奏曲》,就只有今天要介紹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一部作品。小澤徵爾與穆特合作演出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不過樂聖不出手則已,出手就是經典中的經典,這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被認為是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首,一直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本曲完成在18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