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謙、柳巖說他是「震撼歌壇的怪才」;眾多媒體稱他為「男女雙聲通道唱法的翹楚」;年紀輕輕,不僅闖出了「魔音雙聲王子」的稱號,還央視拜師李玉剛,豬年大吉上春晚。
他就是縉雲石城的一個90後大男孩兒——孫霄磊。
別看孫霄磊年紀不大,卻是個「老追夢人,老音樂人」了。
用孫霄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我是一顆指南針,音樂是我永遠的南方。
然而出身貧寒,幾乎沒有系統學習過聲樂的孫霄磊,到底是憑藉著什麼,一路逐夢,走到如今的地步的呢?
今天,讓咱們來探尋一下。
01 天賦VS現實:逐夢路上,腳步易阻,初心難擋;
民間有個約定俗成的說法:搞藝術,首先得老天爺賞飯吃!換句話說,得有那麼點天賦。
而孫霄磊的天賦值,無疑是點得非常高的。
小學四年級,他就開始嶄露頭角,從學校到市裡,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了當地電視臺的「小小合唱員」。
那時候的孫霄磊不僅歌兒唱得好,主持起來也是像模像樣的,於是這個福娃娃一樣的男孩兒,一下子就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在天賦和愛好的驅使下,孫霄磊逐漸堅定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只是,對於兒子的音樂夢,孫霄磊的父母卻並不看好,也不支持,主要是,也沒有那個條件支持。
首先,孫霄磊的父母雙雙下崗,兩人一起雖然經商,但是小本經營,本就日子拮据,根本無力承擔當時30一節的專業課,還別說作為藝術生後續更高的花銷。
另外,孫霄磊的父母跟傳統的父母一樣,認為搞藝術是沒有學文化有前途的,與其花費那個時間精力去搞那些名堂,不如好好讀書以後出來找個穩定的工作。
當時還年幼的孫霄磊,根本無力反抗父母的決定,只能順著父母的要求走,選擇把夢想埋藏在心裡,等待機會,生根發芽。
02 堅持VS放棄:我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因為一次偶然,孫霄磊發現了自己「天賦技能」之下的「隱藏技能」。
那是高中時候,他跟同學們一起去唱歌,年輕氣盛的半大小夥子們,嗨起來就開始飆歌。
你來一首高的,我就一定要點一首更高的比過你,到了孫霄磊,他直接點了一首《青藏高原》,用假聲完美演繹了這首歌的高音部分。
一時間,技驚四座!
同學們都說他簡直就是唱的女高音,就此,孫霄磊解鎖了自己的新技能。
雖然在學習上,孫霄磊一路聽從父母的安排,規規矩矩考上大學,還讀了應用英語專業,但是他熱愛唱歌的那顆心,卻從未改變過。
大學期間,孫霄磊到處參加比賽,獲獎簡直是家常便飯,除了在紹興市,得到過「歌王」的榮譽稱號,還在省上的比賽裡,都拿過一等獎,甚至還在校園裡開了一場轟動一時的演唱會。
如今的社會,千裡馬是不缺伯樂的。
很快,一家演藝公司注意到了孫霄磊,在他還沒畢業的時候,就提出想找他籤約。
但是這時候的孫霄磊,有自己的打算,並非科班出生的他,渴望的不是出名出道,而是渴望一個名正言順的系統學習音樂的機會。
很快,這個機會居然來了!
在全國「城市之星」娛樂新人秀,杭州賽區的賽場上,孫霄磊一首《望月》,女聲驚豔全場,勇奪桂冠。
而奪冠者的獎勵,就是他夢寐以求的:進入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系統的學習音樂。
可惜,每年8萬元的學費,三年光是學費就是24萬。這個數字,是這個家庭承受不起的分量。
對於此,孫霄磊是放棄,是繼續?
他選擇了:不怕萬人阻擋。
03 音樂VS夢想:如果我是一枚指南針,音樂永遠是我的南方;
都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但這其實可能只是:機會一定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就在孫霄磊為了24萬的學費絕望的時候,柳暗花明又一村!
省軍區,開始徵文藝兵了!
得到消息的他如獲至寶,立刻打電話給父母,這一次,父母終於鬆口:「你若是考得上,往後都隨你。」
得到肯定的答覆,孫霄磊使出渾身解數看,最後終於從6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以第二名這樣優異的成績,成為了10個文藝新兵中的一員。
就此,他的逐夢之路,才算是真正開始走上了主幹道。
談到自己逐夢道路,孫霄磊一度哽咽。
因為孫霄磊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人,家裡日子困難,他們一門心思都是掙錢餬口,根本不相信「夢想」,甚至,在孫霄磊多次拿到第一,甚至奪冠之時,得到的也不是父母的誇讚,而是懷疑、打擊甚至是不理解。
這樣的日子,孫霄磊苦夠了。
於是他不希望,那些有夢想的孩子,有理想的人,經歷和他一樣的痛苦。
所謂囊中羞澀,不見世間繁華,他雖然年紀不大,能力尚且不足,但他心繫家鄉,願儘自己微薄之力,挑起家鄉山區孩子們的夢想。
01 心繫家鄉,堅持支教:再窮的孩子也有追逐夢想的權利;
工作之外,孫霄磊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帶孩子」!
時間排得過來,他幾乎兩周就要進一趟山!
去家鄉最邊遠的山區裡,教那些孩子們唱歌、跳舞、主持甚至編節目。
他希望用自己一丁點微弱的火,去點亮孩子們熱愛藝術的光。
在他的努力下,那些山區裡的孩子進步,驚掉了許多人的下巴。
2012年,孫霄磊帶領孩子們,在當年的文藝比賽裡,打敗大區大部分學校,拿到了銀獎;次年,奪得金獎。
你看,他自己吃過的苦,他希望那些孩子不要吃。在他看來,再窮的孩子,都應該有追逐夢想的權利。
以前總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是縉雲90年大男孩兒孫霄磊,不僅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90後是逐夢的一代,除了自己堅持夢想,還能用自己的行動,灌溉家鄉下一代的夢想之花。
02 回報家鄉,助力發展:我在故土枝繁葉茂,也必將用我的枝葉肥沃一方;
都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富貴不忘桑梓人。
當孫霄磊年紀輕輕,成為李玉剛首席大弟子;當他魔音雙聲王子的名聲,響徹大江南北;當他奪冠、出名、上春晚,他依舊做人謙卑,行事低調。
但是有一件事,卻一反常態,做得很是「高調」。
那就是:助力家鄉發展。
隨便找個搜尋引擎一搜孫霄磊,搜出來的就是他為家鄉演出的各種視頻。
2018年9月,孫霄磊受邀參加仙都啤酒音樂節,連唱三首,嗨爆全場。同年,他為家鄉縉雲仁岸楊梅節開幕儀式,獻上原創歌曲。
2020年2月初,疫情期間,遠在北京的孫霄磊發去原創歌曲《我在》,並錄製視頻,遠程為家鄉加油打氣。
同年夏天,他再次為縉雲首屆荷花節,傾情獻唱。
孫霄磊明白,是縉雲養育了他,是縉雲讓他的夢想得以生根發芽,甚至開花結果。
而如今,他要把這份果實,分享播種回到這片土地上,讓它們去發芽,去開花,去結果,去變成更多更強的「孫霄磊」。
他在故土枝繁葉茂,也願用他的枝葉滋養一方。
這就是縉雲的90後大男孩兒,這就是石城的好男兒。
從追夢人到築夢師,他用音樂和夢想,譜寫出一首首生命的華章;也用音樂和善良,反哺和回饋這縉雲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
在這裡,祝他前程似錦,也祝他勿忘初心;願他萬事勝意,也願他能更上一層樓。
你聽過這個大男孩兒的《青蛇》《嘆鬱孤》嗎?你覺得好聽嗎?
#大自然的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