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如懿傳》是根據流瀲紫小說《後宮·如懿傳》改編而來,正所謂小說大多以虛構故事情節為主線,此劇亦不例外。但每一步小說都有承載歷史的背景,而《後宮·如懿傳》的歷史背景則選擇了清朝乾隆年間,因此我們追尋這部劇中如懿的真實身份應該翻翻清朝典故。
其實,如懿的真實身份是乾隆皇帝的純帝繼皇后,輝發那拉氏。是滿洲正藍旗人,其父是左領那爾布,雍正在位時許配給皇子弘曆為側福晉。後來弘曆即位後被封為嫻妃,乾隆十三年晉升為皇貴妃,主管後宮。乾隆十五年晉升為皇后,做了十五年皇后之後,於乾隆三十年違逆乾隆旨義失寵,僅過了一年便去世了,死後以皇貴妃禮下葬。
那麼《如懿傳》講述的內容是什麼呢?
該劇講述了,如懿和乾隆皇帝從最開始的相知相愛,到最後感情破裂的婚姻過程。當然作為一部宮鬥劇,宮鬥情節必然是不可或缺的,劇中講述了如懿受到受到太后排擠,眾人打壓的困局,而乾隆即位之初也面臨著權力不能親掌,老臣擅權太后當政的問題,於是兩人互相鼓勵相互扶持,共同走過他們所面臨的困難,直到二人掃親所有障礙,登上權力巔峰。
而就在兩人共有天下的時候如懿卻發現昔日的弘曆已不在是昔日恩愛的夫君,早已變成了工於權謀的成熟帝王。這一角色的轉變讓如懿難以適應,兩人之間的感情開始逐漸破滅,面對乾隆逐步疏遠,如懿始終堅守著昔日美好的回憶,恪守本分,直至終老。
歷史上導致如懿徹底失寵的事情,是在乾隆南巡過程中發生的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如懿忽然剪掉自己的頭髮,剪掉頭髮對於我們現在而言或許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在滿族習俗裡這是極為忌諱的。
因為,只有在皇帝和皇太后逝世的時候才可以剪髮,而此時不管是皇帝還是太后都健在,如懿這樣的行為毫無疑問是在詛咒他們一般,如懿本意雖不是如此,剪髮的本意是在皇帝失寵後心灰意冷,想要削髮為尼。
但天子龍顏是不可逆的,乾陵一怒之下將如懿送回京師,並收回了象徵後宮之主的四冊,隨後被廢為皇貴妃,死後按照皇貴妃禮儀下葬,有史可查。
晚年乾隆開始懷念如懿,後追封為皇后。而此劇最終結局是,令妃逆襲,追封皇后,其子永琰登基,是為嘉慶。
總體來講,這部劇還算是比較經典的,雖文學成分渲染成分較多,但主體沒有跳出歷史框架,劇中女主角如懿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悲壯的,由單純童真的小女孩兒成為母儀天下的女人,在到又一次的冷落,人生經歷了太多大起大落,早已處變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