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年底與資深獵頭Alice的一次簡單交流。
裡面聊到一些行業的內幕,比如大多數HR怎麼招人的,獵頭怎麼看人的,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得到心儀的職位等等。
坦白講。其實大多數職場人對這些還是很無知的。我也是覺得聊完有一些啟發。所以分享一下。
一、職場人的永恆困境
1、從你的角度,比如面試的話,單位對員工都會有哪些隱形的要求?
我之前做過一些金融和網際網路的職位,職能類,我覺得對女孩子還是蠻苛刻的。比如會問你,是不是本地人,還有年齡,有沒有男朋友,婚姻狀況如何,甚至現在因為國家二胎,假如說你生了一個,他可能也會覺得你不太行。
要不然就是,你結婚生孩子,並且有兩個孩子;要不然就是,你未婚未育,但可能是當地人,有車有房,非常獨立,企業會覺得你穩定性非常高。
18年開始挺嚴重的。你也知道,這兩年大環境不是特別好。所以很多企業招人很慎重,就像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世界500強的大外企,說是一直在招人,但就挑得非常精細。
以前的話,比如財務經理、財務總監類的,一般大專也能去,現在,必須要本科畢業才可以,甚至要研究生這種的。
2、不同行業會有差別麼?
網際網路會比較卡年齡,金融也是。
之前做過一些金融的,什麼券商研究所之類的,這種行業基本上對女孩子的要求會高一些,普遍喜歡男孩子多一些。
做股票基金類的你也知道了,要加班很晚,壓力會很大,所以說一般都不太喜歡女孩子。
3、OK。那你剛剛都在講很多女性會遭遇的職場困境。但我不太想純粹講女性,男性有沒有這方面的困境呢?
女孩子在30歲之前,會遇到很多歧視。男孩子的話,主要瓶頸是在30歲以後。
你也知道現在的社會, 很多人一般都會在30歲之後結婚生子, 這個時候,男士會有家庭有房貸有車貸這種,壓力就會比較大。包括職場的上升瓶頸。
而且現在怎麼講?不是說你的能力有多強,你才會晉升。大部分人可能能力都差不多,有時候跟機遇也有關係。比如你在一家大外企公司做了十年,對吧?就是碰不上合適的領導或者上升機會,那有什麼辦法呢?
4、嗯,很多人創業其實就是因為感受到了這種天花板。那我很好奇,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不管是從職場人自身,還是從社會的機制,或者包括獵頭、hr,職業教育等等方面,你覺得你有哪些想法或者思考?
我覺得是這樣,還是要從自身出發。
比如我會幫很多人完善簡歷。很多人在自我評價這一欄,其實應該是突出自己的個人能力,突出自己的優勢。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天天寫日記,我已經寫了25年了,這一點就可以突出你很多品質,比如時間管理、堅持等等,這只是一個小點,但很多人就會說自己什麼性格溫順、積極向上,這種東西。
5、聽你意思,其實通過簡歷,是自我發現的一個過程,我需要去總結過去所有的經歷,讓我脫穎而出,而不是說像很多人那麼茫然的狀態嗎?
是的,簡歷其實是可以體現出你的生平事跡,很多人會寫證書或者比較虛的自我評價。
包括有些人,可能處於一個瓶頸期了,30多歲,想往上走,可能會主動去學習英語、日語等語言工具。
還有的話就是你自身,我會更建議他找到一樣,別人無法代替他的愛好。比如他的愛好就是錄抖音,能把抖音錄得出神入化,那也是一種本事。
6、我理解是一方面讓自己在工作之外找到一個歸宿;另一方面,起到所謂平衡風險的作用。
對。你會發現,工作上其實大家做的事情都一樣。你是怎麼做時間管理的,這是對職場人很重要的點。
為什麼同樣時間內,有人晉升很快,有人晉升很慢,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時間管理的問題。
7、那你對市場上比較火的職業教育機構是怎麼看的呢?有打過交道麼?
很難評判好與不好。有一些可以應用到我們的職場當中。當然如果你太過激,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我舉個例子,比如有些人去外面報班鍛鍊領導力。你知道國外有個叫「死亡爬行」的活動嗎?就是考驗你的堅持力。看你面對困難的時候,是如何解決的。具體就是你一直往前爬,後面一直有人拉你的腿不讓你往前爬。然後你一直爬一直爬,最後爬到終點線。
這個過程其實是很痛苦的,你如果沒有親身參加是體會不到的,甚至到後來的時候,場下去聽課的人都會哭。其實就是他的堅持力和克服困難的決心有多大。
8、不是很能理解為啥要這樣?參加完這個活動,有應用到他的工作裡麼?
聽完這個課以後,他非常開心,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加班工作,還經常加班到12點。
9、有用嗎?
分開來看了。我覺得跟工作到幾點沒什麼關係。本質還是焦慮。有些機構可能也是靠這個掙錢。
二、獵頭的工作日常
1、現在企業招人,一般會喜歡通過什麼方式去找?
現在大部分企業都會用獵頭,hr基本不看簡歷。
比如在智聯上放了一個大公司招聘,基本就是收簡歷,他收簡歷的動作,是給老闆看的,並不是說他收上來十份簡歷,就十份簡歷都給老闆。
明白啥意思嗎?就是我每天刷這些招聘網站,發現好像有十個人投遞了,但其實他並不看這些人是誰,他就是掛著給老闆來檢查的,算他考核內容,然後他再通過獵頭推薦,給他十個人選。
2、獵頭和hr的準入門檻有沒有一些差別?
獵頭的話,起碼要本科畢業的人,而且近幾年很多都是海歸回來,英語很好,因為他們要跟一些大外企去合作;hr,相對來說門檻會低一些。
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去做獵頭?收入也是一方面,獵頭的獎金相對更多,不過他的績效考核也會非常高,壓力會很大。
3、你們一般怎麼篩選候選人?主要通過哪些渠道?
我們可能會用自己的人才庫。也會及時跟其他平臺合作,保持系統更新。我們這個行業其實也很看人脈口碑的。
4、給企業推薦人才,流程一般是怎樣的?
我們一般拿到職位,會先跟公司hr或者老闆去對接,確認他的需求是否真實,順便深入地了解下這家公司。
比如老闆是誰,再往下是誰,為什麼設置這個崗位,有點像盡調,對。等我充分了解需求之後,我會把這個職位推到各個渠道。
曝光之後會有人投遞簡歷,我會按照自己對這個崗位的理解去做篩選,首先是硬性條件,比如統招本科以上的學歷,硬性條件篩選完了之後,就要看人選的軟性素質,軟性素質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發現硬性條件都差不多,比如海歸回來的,很多我都能找到,海歸也蠻多的。
而且我還要了解用人單位,比如他想要一個財務經理,我要知道財務總監是什麼性格,他喜歡什麼樣的人,原來財務總監下面這個人為什麼會離職,是因為財務總監性格不好嗎?那我可能就要找一個柔軟的,不管天天就罵起來了,對吧?
5、像你們這種應該流動率還比較高,如果我有了很多資源和人脈,幹嘛還要在平臺待著?
流動性確實很高,但我覺得跟個人有關,性格使然吧。一般那種頻繁跳槽的人,我們都會認為可能不是公司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6、面試時候,除了頻繁跳槽是雷區之外,還有什麼是雷區?
離職原因也是雷區。有的人會說前公司或者前老闆不好。OK那我覺得你來我們公司,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大多還是喜歡偏穩定的人,這也是我們這麼多年來的一個經驗。
7、還有一個好奇的點, 就是獵頭、包括hr,這個行業的人素質是怎樣?有時候和他們打交道,感覺標準很難衡量。
我覺得你說的對,因為很多hr,他自己也不了解公司業務,而且他們做得很雜,招聘只是六大模塊之一。他們還要做薪酬福利等等。
三、職場,離人性很近,也很殘酷
1、你們獵頭經常跟人打交道,離錢也很近,應該能看到很多人性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有一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我之前見過有一個候選人,他是做金融的,投行首席分析師,年薪近200萬,能力、學歷、眼界都在這了,結果他欺騙了我。
他當時跟我講,這個職位可以推薦,OK,我把他推薦過去了,但其實他已經去過這家公司面試了,沒有面試上。他又讓我重複地去幫他推薦了!這是我們獵頭行業的紅線。而且我還問過他,你是否去過這家公司?他說沒有。
還有那種,怎麼努力都進不去的人,你會對他感到惋惜。我曾經有一家客戶,也是世界500強的外企,招的基礎崗,它不要求你的硬條件,但對軟性要求特別高,因為這家公司特別重視用戶體驗。
然後就有一個候選人,她非常想去這家公司,他為了這家公司做了很多準備,甚至準備面試一些問題準備到凌晨兩三點,然後跟他的朋友去角色扮演。結果最後還是掛了。
第二年她又去了,對,特別執著,小姑娘非常的溫柔,但她的軟性素質,可能太溫柔了,也不是hr非常想要的。
2、職場其實是一個很殘酷現實的地方。
對。整體體現在哪裡?就像我們說的第一個話題,比較苛刻,各種各樣的要求,他甚至要求你是全能,每天都在工作上班,錢可以少拿,這種它是特別高興的。
作為候選人的話,殘酷到什麼程度,就是你作假不了自己的任何一段經歷,有時候可能你就是掉坑裡了,自找的也好,獵頭推薦也好,他就是沒辦法。
我曾經有個候選人,復旦大學的本碩,就掉坑裡面出不來了,本來他的硬性條件非常好,條件是可以進股票基金這種的,但當時就是因為朋友把他推薦到了一家保險公司,結果現在找工作很困難。(而他的朋友,把他推薦過去不久,自己就跳槽走了。)
當時他跟我說話的時候,就一直在唉聲嘆氣的,我覺得也沒辦法,甚至我想把他推薦到其他好的公司,都不行,因為他有了這段工作經驗。
3、對於職場人來講,我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最好都要做最正確的選擇。
所以我一般會建議一些很優秀的候選人,內推不要找獵頭。找朋友先了解下這個公司。
4、其實對於職場人來講,什麼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
5、經常跳槽才能升職加薪,你剛又講企業方喜歡穩定,怎麼平衡?
我不建議越跳越好,還是建議在一家公司裡面要深耕,三年才可能真正了解這家公司,第五年才可能得到晉升。
6、不能頻繁跳槽,然後最好每一步選擇都很準,太難了。
所以說這個也沒辦法,但是你知道嗎?有的簡歷,你看下來就覺得這個人真的太優秀了,有種撿到寶的感覺。就你從他的簡歷上能看出來,他的職業規劃非常好,他知道自己要什麼。
比如剛畢業,就去了四大財務事務所,轉眼去了證券研究所,然後去了基金公司做投資。你會發現他的規劃是一步步往上的。
但有的人就很有意思,突然間做到別的行業去了,或者又不知道做到什麼東西去了,就是你不知道他想幹嘛。
7、但也有很多人是不按規划走,比如創業,反而能得到更高的成就。
我覺得創業的人還是蠻有思想的,但是有一類現象,他創業,然後又跑回來工作,說明他還是走了彎路。有的人看似是一直創業,其實也在浪費時間。
8、你怎麼定義浪費時間和利用時間?
有人天天幹同一份工作,做的事情比如貼發票,這就是沒有意義的工作,不能自欺欺人。
像你說的中途突然間創業了,又回歸工作這種。對於大部分獵頭來說,他還是會有一點謹慎的。
9、說白了就是有些刻板的東西在。
也不是刻板。獵頭也好,hr也好,他會覺得你穩定性有問題。
10、總體來說,職場人還是要找到自己氣味相投的公司,然後一起成長,這個狀態可能才是最好的。
所以說公司的話好不分好壞,但你要找到跟你契合的。
反正我覺得環境你肯定是改變不了的,只有改變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