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歷史的角度看,統一臺灣的過程已在進行中

2021-03-05 鑑軍堂

綜合環球網、參考消息網

今天是臺灣的「雙十節」,蔡英文發表「國慶演說」,給自己的執政塗脂抹粉。

蔡英文用了很大篇幅談臺灣的「民主自由價值」以及在國際新秩序中的位置,而這些的明面話和潛臺詞都是如何對付大陸。蔡英文的思路是,把所謂「民主和自由」當做推動「臺獨」的武器,用擴大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來彰顯臺灣「作為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也實現「臺獨」的可持續性。

蔡的演說再次迴避了「九二共識」,連她說過的「九二事實」也沒提,只是重申了她「我們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的「一貫原則」。她居然說民進黨當局「盡了最大善意」。我們想問,新「行政院長」賴清德一上任就公開宣稱自己是「臺獨」,這也是善意嗎?

蔡英文與賴清德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打破兩岸共同堅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的臺海政治現狀,推動各種「隱性臺獨」和「文化臺獨」。民進黨當局實際在利用「中華民國」搞「臺獨」的借殼上市。臺海毫無疑問正在積累緊張,民進黨將臺海推入冷對抗狀態,臺灣則像網際網路時代的小憤青,沉迷於虛擬的世界中,自以為虛擬的東西會比真實世界更強大。

蔡英文居然還好意思吹噓臺灣的「外交方針」,她把臺灣僅存的最有影響的「邦交國」之一巴拿馬都給丟了,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也參加不了了。沒有聯合國的承認和在整個歐亞大陸僅存梵蒂岡一個「邦交國」的臺灣,拿什麼對著這個世界說自己是「國家」?

同是今天,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計劃正式宣布「獨立」,但是西班牙和歐盟堅決反對。過去中國、俄羅斯等非西方國家的分離主義勢力受到西方支持,但是隨著西方政治和經濟形勢的吃緊,趨勢轉衰,歐洲多地的分離主義都在抬頭,這將深刻影響西方國家對世界其他地區分離主義的態度。「臺獨」受到的西方同情和支持必將越來越少。

美國軍方智庫蘭德公司3日發表《對華衝突風險再評估》報告書,這是2011年蘭德公司相關報告的續集。報告列舉中美近年來可能發生衝突的原因,在「臺灣可能成為中美衝突原因」的篇章中指出,隨著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發生臺海危機的風險陡增。報告認為,依照解放軍目前的現代化進程,美國協防臺灣的難度愈來愈大,中國大陸已經部署足以威脅美國空軍基地、航空母艦等力量的投射平臺;臺海一旦有事,中國大陸可能會先使用「網絡戰」等軟殺傷手段先癱瘓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預警系統,並搶先用地對地飛彈攻擊美軍在亞太區域的重要軍事資產。這也造成美軍直接防衛臺灣變得極具挑戰性,在未來幾年也會變得越加困難。

近來島內社會頻頻傳出大陸將「武統」臺灣的訊息。對此,臺灣前「總統府副秘書長」羅智強表示,過去自己會斬釘截鐵地說,只要臺灣不宣布「法理臺獨」,「武統」不可能。但這幾年兩岸的對立情緒被無良政客不斷的扇攪,「武統」已經從「不可能」轉為「機率不高」,連我也沒有那麼有信心,「武統」一定不會發生。不過他認為一定會發生的是,若真的開打,像黃國昌、林昶佐這種「鍵盤臺獨勇士」,一定會跑到美國成立「流亡政府」,繼續嘴炮「臺獨」。

準確說,臺灣已經被崛起的中國大陸很有力地攬入懷中,大陸已經有力量決定臺灣政策的邊界,規定臺灣當局不能做什麼,採取行動阻止後者的越界企圖。《反分裂國家法》也在對臺灣產生效力。從大歷史的角度看,統一臺灣的過程已在進行中。蔡當局的所有折騰都是「茶壺裡的風暴」,她的文青「雙十演說」亦不例外。

相關焦點

  • 統一臺灣, 責在當代,待看今朝(中)
    從國際法的角度,臺灣屬於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 二、收復臺灣,是中華民族的心理需要! 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演進,已將追求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融入到了整個民族的政治和文化基因中,成為了世代民眾的共同心理需要和集體意志。
  • 統一臺灣,只能靠武力了
    二十一世紀是不是「中國人的世紀」,關鍵要看臺灣問題處理得如何?看臺灣能不能早日統一到中國的版圖之上。臺灣問題處理得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別人想擋也擋不住。國家領導人說:統一是大勢,是正道。臺灣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 中評智庫:臺灣「被統一」 正在加速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大陸綜合實力變得越來越強大,絕不可阻擋,而臺灣實力與大陸的差距只會一天天拉大。美國在臺海局勢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從長期看,也必將是逐漸削弱。蔡英文逆勢推行的「聯美反/中」路線必將破產。  三是蔡英文當局能夠騙取一些選票維持其政權,但卻無法將臺灣社會真正綁到「臺/獨」的戰車上去。
  • 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大陸已發出明確信號:沒有放棄武力統一
    在兩岸關係緊張、外部勢力介入的背景下,臺灣地區的此次演習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據臺媒報導,臺軍今年演習帶有很強的實戰化背景,進行的各種飛彈、魚雷實彈射擊科目,模擬的是解放軍多兵力從不同方向和空層發起攻擊時,臺軍如何從遠、中、近距離實施飛彈攔截攻擊。 看來,「解放軍攻臺」,一直在民進黨當局的想定之中。那麼,對於臺灣此次軍演,大陸有何評論?
  • 【政治資訊】臺灣統一已有時間表!!!
    臺灣的日月潭今天的臺灣已經完成了獨立割裂歷史,從小孩抓起,宣揚本土化,對於老一代來臺大陸移民進行排擠,對他們的後代進行洗腦,以臺灣為主題,本土化,為形成新的民族認知,達到形成新民族臺灣族的狂妄企圖。 如果大陸不行動,那麼20年後,30年後,老一代認同中國的人基本上辭世後,經過臺灣新史教育長大的年輕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有多少,到那時,統一臺灣從何談起。 那麼對臺灣的統一,就需要執行統一計劃。就算臺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臺獨分子正穩步推進他們罪惡的計劃,割裂歷史,形成新民族,最終獨立。
  • 中國再統一,臺灣真光復!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其一,別看現在島內的「臺獨」勢力鬧得非常兇,美國支持的動作空前大,但是中央高層實際上不為所動,仍然堅定地認為「臺獨」不僅成不了事,而且實際上正在走下坡路;其二,雖然當前臺海局勢看上去非常緊張,大陸、美國與臺灣三方的飛機與軍艦正在這個地方競相展示實力,但其實大陸高層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決心從未動搖。10月22日,有不少臺灣青年代表也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
  • 臺灣光復乃全民族抗戰勝利之果 祖國統一是新時代歷史大勢所趨
    從中國歷史主流和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看,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當前,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在島內興風作浪,「臺獨」勢力氣焰囂張,「臺獨」活動變本加厲,外部勢力插手臺灣不斷升級。儘管如此,他們企圖將臺灣從中國領土分割出去的圖謀決不會得逞。
  • 《清宮秘檔》05 康熙統一臺灣
    劇組除拍攝大量珍貴文物、檔案外,將途經十幾個省市自治區和周邊少數國家,行程近十萬公裡,歷時六個月,在一百幾十個名勝古蹟景點進行拍攝。《清宮秘檔》05 康熙統一臺灣堅持抗清的鄭成功,率兵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而成為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而定鼎中原的清王朝為了實現國家統一,必須從意欲獨立於國家版圖之外的鄭氏割據政權手裡再次收取臺灣。
  • 三次收復臺灣,過程有何不同?
    這一盛一衰所透露出的歷史教訓是相當慘痛的。「落後就要挨打」,中國衰落決定了任人宰割的地位,也註定了中國將要經歷漫長的苦難歲月,而臺灣的屈辱命運,則是中國近代慘痛歷史中最為傷心的一頁。雖然抗日戰爭勝利後臺灣得以光復,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但旋即因為國共內戰的爆發而被捲入其中,兩岸隔海對峙如今已達60多年之久,成為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最大的傷痛。
  • 清朝是如何統一臺灣的?
    康熙二十年,隨著三藩之亂的結束,清政府得以騰出手來解決對其他區域的統一問題。無論是出於歷史原因,還是出於現實考慮,清政府統一臺灣都已是勢所必然。臺灣地處東南沿海,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適合農耕。「野沃土膏,物產利溥,耕桑並耦,魚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可見,清代臺灣地區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
  • 清朝是如何統一臺灣的
    清政府之所以能順利統一臺灣,在於順應歷史大勢,展現了國家統一不容置疑的決心與力量。清朝為什麼要統一臺灣清朝初期,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鄭成功在收復臺灣之後不久便去世,鄭氏子孫偏安一隅,逐漸演變成為割據小政權。
  • 清朝統一臺灣啟示錄:談不出統一、善意有盡頭
    在剛剛落幕的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主張「臺獨」的民進黨蔡英文高票連任,大陸民眾對此更加焦慮。中國歷史上多次分裂、也多次統一,回看統一歷史,能給海峽兩岸當局和民眾很多啟示。今天,我們一起回顧清朝統一臺灣的歷史。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要高度警惕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圖謀,大力宣傳臺灣同胞愛國主義傳統,加強對兩岸民間交往歷史的研究,增進臺灣同胞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厚植兩岸同胞精神紐帶。  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主持。兩岸與會代表圍繞「紀念臺灣光復、推進祖國統一」的主題進行研討。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臺灣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等12位代表發言。
  • 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前主席林正杰:中國人有智慧達成和平統一!
    論壇期間,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前主席林正杰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中國的統一是必然的,三國演義中雖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最終是還是要合,從家族到氏族部落,從區域小國到大國,中國歷史是這樣,世界歷史也是這樣。「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處在國恥的情緒中,被帝國主義侵略,令中國人喪失了尊嚴。只有祖國的統一,我們才會恢復中國人的自信心,對臺灣同樣如此。」
  • 歷史上三次統一臺灣都是通過武力,第四次會以什麼方式呢?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戰略關係
    可以說在地緣政治史上,但凡朝鮮半島有點風吹草動,中國都有可能捲入其中,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相關戰爭,比如,1400多年前的隋唐東徵,兩朝四天子前後用兵十餘次,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國家和政權都捲入其中;又如明代萬曆年間的壬辰援朝抗倭戰爭,自1588年打到1598年;近代還有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如果不從大歷史角度來分析,說不清楚朝鮮半島和中國密切的戰略關係。
  • 天降大任,二場「戰役」一肩挑,順勢而為,一舉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歷史的選擇……
    就是騰出雙手對付中國……;(C),蔡莢文和「臺獨」分子更是有恃無恐,緊抱美國大腿,赤膊上陣,竟揚言美國駐軍太平鳥,接納臺灣防務等等,其分裂祖國的囂張氣焰已近臨界。我們別無選擇,又不得不選擇。和平統一已不現實。
  • 統一臺灣的第三種模式,臺軍可能在醞釀兵變,抓捕蔡英文!
    蔡英文是個寡女,年紀越大性格越極端,美國自以為它們利用蔡英文,但從更陰謀論的角度看,蔡英文反可能利用這個「被利用」來綁架臺灣人、綁架美國人,把所有人架上戰車,因為她的個人人生已經沒有價值了,破罐破摔的心態可能讓她成為一個可怕的老女人。而臺灣很多人都是少有大局觀的,整天坐井觀天自嗨自爽,全然不知他們選出了個如此變態危險的蔡英文,災難已從內部降臨。
  • 《李毅看世界0725》|李毅答陳孔立:統一臺灣不傳下一代
    主要為了幫助蔣介石反對臺獨和獨臺,大陸不但不攻佔金馬,反而向金馬放了20年空炮,使得中國內戰在臺灣海峽一天也沒有結束,在這二十年裡消滅了臺獨和獨臺。在這二十年裡,福州軍區韓先楚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解放臺灣。完成兩彈一星核潛艇。進行大三線建設。
  • 專家:呼籲臺灣承認「兩岸同屬一國」 主張和平統一聲音已減弱
    【專家:呼籲臺灣承認「兩岸同屬一國」 主張和平統一聲音已減弱】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12月19日下午通過線上方式出席了「臺海局勢與中國周邊安全」研討會。他認為,中國大陸可以更加從容自信的處理臺灣問題,也更有條件採取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臺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