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部放出風聲,國產科幻片大年要來

2021-02-20 第十放映室

2015年8月23日,《三體》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作為首個獲得雨果獎的亞洲人,《三體》作者劉慈欣讓國人隱隱覺得,國產科幻崛起的時刻即將到來。

彼時,《三體》電影項目正火熱進行,全民翹首以盼的同時,「國產科幻電影元年」一詞更是被屢屢提起。

哪知,這一等,等來的是個無底洞。

如今四年過去,人們早已忘記了《三體》,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看起來更靠譜的國產科幻電影。

不像《三體》這種跳票之作,接下來的國產科幻電影,都大有看頭。

兩部改編自劉慈欣短篇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決戰明年春節檔,鐵了心要在全國人民面前一決高下。

一部香港重工業科幻片《明日戰記》,期望代表港產科幻崛起。

一部改編自江南小說的《上海堡壘》,一部影評人拍的《拓星者》,情況卻有些不容樂觀。

這5部明年上映的電影,都將指引我們尋找到一個問題的答案:國產科幻電影元年,是否近在眼前?

流浪地球

導演:郭帆

主演:屈楚蕭 / 李光潔 / 吳孟達 / 吳京 / 雷佳音

進展情況:進軍春節檔

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郭帆執導,在後《三體》時代,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定檔明年大年初一,有沒有實力還看不出,野心倒是看得清楚。

對於科幻類型缺失的中國電影來說,一部符合潮流的商業科幻片的誕生,無疑將會刺激中國觀眾。

故事爛俗、特效五毛的時代過去了嗎?以《流浪地球》領銜的一批國產科幻片,將為觀眾解答。

小說中,劉慈欣打造了又一個末日世界。

太陽即將迎來爆發,人類與地球即將毀於一旦。

為了生存下去,人類組建聯合國政府,啟動「流浪地球」計劃。

劉慈欣的小說中,常有十分超前的科學技術作為故事發展的依託,就像《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發動機——如山高的巨大機器,基於重元素聚變的技術,把巖石轉化為能量,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

限於短篇篇幅,劉慈欣的更多描述只是淺嘗輒止,對於電影改編來說,這既是好處,也是難點。

地球發動機、冰凍海洋、被淹沒的城市、高達百米的巨浪、以人類視角看到觸手可及的木星等視覺奇觀,需要依靠成熟的特效表現。

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經過多版設計最終定下的符合力學支撐的地球發動機。

以及,落地建造國內體量最大的空間站置景。

硬體上,劇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這對重視視覺效果的科幻片來說,是個好消息。

故事上,生存環境劇變引發的人性異變,人類與地球將在宇宙中流浪上千年的絕望孤獨,又該怎麼圍繞主人公來進行闡述?是留給導演編劇的難題。

而因為國內電影環境裡科幻類型的缺失,也會讓《流浪地球》凸顯出另一個問題。

當你看到吳京、李光潔等人穿戴上太空衣,操控儀器的時候,腦中印象與眼前實景難免會產生拉扯。

看慣了一群老外主演的科幻片,國產科幻電影必然要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避免國人面孔與科幻氛圍落入不和諧之境地。

說到底,還是不夠接地氣。

這個問題,接下來的電影貌似解決得很巧妙。

瘋狂的外星人

導演:寧浩

主演:黃渤 / 沈騰 / 王硯輝

進展情況:進軍春節檔

自從2014年的《心花路放》之後,寧浩有4年時間沒有出新作品。

製片、客串、捧新人,「壞猴子電影計劃」倒是搞得風生水起。

直到與劉慈欣合作,拍攝科幻電影,才讓作為導演的寧浩,正式回歸大眾視線並引起轟動。

再次與老搭檔黃渤合作,但沒叫上徐崢,反而是請來了沈騰

在《瘋狂的外星人》中,這兩位將作為雙男主,共同撐起這部大戲。

光看現有的故事簡介,還不能得知寧浩從《鄉村教師》中獲得了什麼樣的靈感。

如果從簡介內容來看,分明就是以《E.T. 外星人》為代表的外星人題材的變體。

電影的落腳點,是外星人族群所擁有的震撼人心的高級外星文明?還是外星人與地球有著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形勢?

《鄉村教師》中,劉慈欣花費許多筆墨描述了銀河系碳基生命與矽基生命的殘酷宇宙戰爭。亦或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是切入這場大戰的線索?

劉慈欣是這麼介紹小說《鄉村教師》的:這篇小說不像以前那麼「硬(核)」,重點放在了營造意境上。

確實,除了矽基、碳基、黑洞、時空跳躍等專業知識,《鄉村教師》展現的,是對頑強生命的讚美,對愚昧無知的抨擊。

村民在瓜分一輛拆得支零破碎的拖拉機時,銀河系的矽基、碳基生命大戰正如火如荼;老師給孩子傳授在村民看來無用的知識,讓他們在更高等的智慧生物前證實了地球存在高級文明,從而拯救了地球。

或許是小說本就有一種接地氣的特質,讓寧浩收穫了靈感(?)。

《瘋狂的外星人》主打喜劇,再加上接地氣的主演陣容,算是給打算看這部科幻片的觀眾準備了一層緩衝墊。

畢竟喜劇大片這種漫威電影的路數,在國內市場早被證明是行得通的。

明日戰記

導演:吳炫輝

主演:古天樂 / 劉青雲 / 劉嘉玲 / 張家輝

進展情況:暫未定檔

《明日戰記》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3億港元的投資,古天樂劉青雲劉嘉玲張家輝的強大主演陣容給人以驚奇感。

畢竟香港科幻片,除了還說得過去的《衛斯理》系列,就剩下《未來警察》為代表的不堪回憶。

當重工業感十足的《明日戰記》驚豔亮相,自然讓人眼前一亮。

劇照和第一款預告也能說明一些問題,看得出來,錢是花了,而且花到位了。

雖然部分鏡頭CG感過重,總歸是正常水準,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電影的背景設定於2055年的地球,近未來的科幻設定,讓片中的未來科技有了一層現實依託。

傾轉旋翼機、人工智慧、外骨骼,片中的科幻元素都是在現有的軍事科技基礎上趨於完善。基於現有技術是依託也是限制,這就要求影片在設定上要保持高度一致,不能玩飛了。

預告片中,有許多關於傾轉旋翼機的特寫,巨大而獨特的運載工具最適合用來營造科幻感。

人工智慧機器人、主角身穿外骨骼裝備作戰,則賦予角色科幻感。

既然片名叫「明日戰記」,必然會有一場戰爭。

電影簡介如是:2055年的地球深受汙染和全球變暖問題的困擾,一顆隕石擊中地球,帶來一種快速生長的觸鬚類外星生物,它在淨化地球的同時,也在殺死一切生命。拯救地球的任務落在了一支精英部隊身上。

表面上,是人類抵抗外星人入侵的平常故事。但人類之於地球就像病毒的隱喻,又能否成為故事的矛盾核心,升華劇作內涵,還有待檢驗。

其實這種科幻戰爭類電影,劇本質量只要在合格水準之上,特效給力,反響就不會差。

古天樂創辦的天下一電影製作公司承包了電影的絕大部分特效,也讓人放心不少。

畢竟,古仔這次的目標是讓港片特效達到國際水準。

上海堡壘

導演:滕華濤

主演:鹿晗 / 舒淇 / 高以翔

進展情況:2019年待定

《上海堡壘》改編自江南同名小說,小說因為科幻言情比重失衡,讓很多讀者看後大呼「這不是科幻」。

讓我們暫且將小說劃分為軟科幻,畢竟江南自己都說了,小說講的是一個具有科幻色彩的愛情故事。

小說中,地球遭受外星人的侵襲,地球人本無力反抗,但因為另一族友好和平的外星人幫助,人類暫且依靠著善良外星人的技術,防禦邪惡外星人的攻擊。

紐約、倫敦相繼淪陷,主人公江洋所在的上海成了邪惡外星人的另一個主攻目標。

在泡防禦界面的外星技術支持下,上海與邪惡外星人展開了10年拉鋸戰。

科幻部分講完,愛情故事,自然由男主人公江洋和女主人公林瀾上演。

軟科幻不是問題,《上海堡壘》走紅完全是靠江南的文筆和一段愛而不得的虐戀故事的吸引力。

電影估計也不會把故事改得太過離譜,但唱衰的聲音還是如期而至了。

引來口水的是演員陣容——鹿晗飾演男主江洋,舒淇飾演林瀾。

形象不是問題,問題是江洋是一段虐戀故事的男主人公,有著豐富內心和情感波動,又有爽文小說中男主角吊兒郎當和正經英雄結合的形象特點,最後還要面對愛而不得、失去無法再彌補的無限惆悵結局。

那句「江洋,我不打給你了」,更是男默女淚的金句,升華全文的感情爆炸點。

這麼一個需要演技的角色,相信除了鹿晗的粉絲,應該沒人會覺得鹿晗能把握得住。

對此,參與電影製作的江南倒是心平氣和,相比於之前王寶強出演江洋的傳聞,他應該還是更滿意鹿晗。

而且,再看導演滕華濤的代表作——《失戀33天》《裸婚時代》,你也就能知道這部電影的重點是落在哪個方面。

拓星者

導演:張小北

主演:宋洋 / 齊溪 / 屈菁菁 / 王烈 / 淳于珊珊

進展情況:2019年待定

《拓星者》最有趣的一點,是導演張小北

身兼編導數職,卻也是國內知名影評人。

那句百試不爽的「你行你上啊」的怒懟影評人金句,在張小北這裡完全不是問題。

張小北第一次嘗試科幻題材,改編自同名漫畫。

原本描繪人性陰暗,屌絲上位的故事,被導演兼編劇張小北改成了陌生星球上一群人生存還是毀滅的故事。

相比於前四部電影以地球為舞臺,《拓星者》倒是極為大膽地跑去了外太空

但風險也挺大,拍好了就是國產科幻電影的標杆,拍砸了就是想得太多太遠的慘案。

國產電影缺少科幻土壤,尤其是張小北作為影迷在多年觀影中形成的思維定式,讓電影無論是視覺方面還是故事層面,或多或少都借鑑了歐美科幻片。

所以《拓星者》的外星荒漠,觀感上十分接近《瘋狂的麥克斯4》為代表的廢土科幻。

故事方面,又像以《沙丘》為代表的,把外太空當作展示人性舞臺的科幻寓言。

但矛盾的是,宋洋這一張文藝獨立電影裡的臉,出現在了外太空。

女主一身外骨骼,竟然耍起了功夫?

或許是剪輯的效果

還有配角的裝扮也十分搶眼,髒辮煙燻妝,反正視覺上得追求好萊塢元素。

觀眾看片多了,會自然形成一種觀影定式。

世界末日、外星人入侵只會發生在美國,因為好萊塢拍的科幻電影輸出到了全世界。

再看國產電影重走好萊塢套路,難免會有代入問題。

飛船、怪獸、僱傭兵、外太空的奇觀奇景,是好萊塢科幻片的經典元素,以近乎照搬照拿的方式移植到國產電影中,效果到底如何?

明年我們就能得到一些值得研究的個例。

但我們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故事在銀幕上創造屬於華語科幻電影的元素?

這也是我期待大劉電影改編作品的原因,不僅是《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還有之後的《球狀閃電》《鄉村教師》,因為這些故事,能夠真正把觀眾帶入故事中去思考:

丟掉飛船戰爭怪獸人工智慧等等元素,我們能否成為另一片全新科幻土地的開拓者?

1.不白拿,有稿費。對脾氣我們就將約稿進行到底。

2.稿件要求:以你的聰明才智,看幾篇我們的推送,心裡指定有數。

1.會寫,能寫,熱愛寫寫寫。

2.滿足第一點萬事好商量。

凡是來稿來信,小十君都會第一時間回復哦!

後臺發送「投稿」可查看投稿細則。

推薦閱讀

銀翼殺手2049 | 銀翼殺手製作始末

湮滅 | 蒼穹浩瀚 | 科洛弗系列 | 外星人霍金

相關焦點

  • 10年6部國產諜戰片,為何僅有《風聲》《智取威虎山》獲好評?
    ,10年間的國產諜戰片數量並不多,質量參差不齊,主要作品有《風聲》《秋喜》《東風雨》《聽風者》和《智取威虎山》,還有一部是《密戰》。智取威虎山》是其中最為特別的2部影片,也是這幾部諜戰片的代表作品,獲得廣泛好評。
  • 愛看科幻片的看過來,國產科幻產業將迎來大發展!
    自2019年初,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大獲成功後,為中國國產科幻片高質量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據統計,《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9億人民幣,累計上映90天,最終內地累計票房高達46.55億人民幣,全球累計票房為6.998億美元。打破了多選國產電影紀錄。也標誌著中國科幻片進入新的歷史起點。
  • 15部科幻片2021年上映
    原標題:15部科幻片2021年上映 《明日戰記》等15部科幻片將於2021年上映。   《外太空的莫扎特》《時間之外》《拓星者》《希望島》……這些科幻片將有可能登陸全國各大院線,引人期待。
  • 網大3.0時代的裡程碑竟然是這群90後做的國產科幻片!
    2.5次元最大的希望就是打破次元壁...就在我詫異二次元文化的同時,一部叫《探魔導師》的網絡電影被各種刷屏,起初看海報還以為是新款遊戲(守望先鋒的畫質= =),後來才知道這竟然是國內首個2.5次元與科幻結合的網絡電影,製作團隊十分年輕,卻揚言要「劈開次元壁、顛覆三次元」。
  • 國產諜戰片11年,只有《風聲》無可匹敵,堪稱電影界的《暗算》
    在國產電影的發展史上,有一部舉足輕重的電影,無論從劇情到演員,從導演到拍攝,從獲獎到口碑,無不令人嘆服。這部電影就是《風聲》。如果你沒有看過《風聲》,那麼你還真不好意思稱自己為諜戰電影迷。但就這個評分,在國產諜戰片裡已經是巔峰,在小編心裡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堪稱電影界的《暗算》。在當時的影視圈裡,甚至是娛樂圈裡,番位並不像現在這麼「重要」,演員們為了爭一個一番或是C位鬧得不可開交,所以2009年電影《風聲》上映的時候,從海報設計就沒有第一時間吸引到觀眾,群星群像站立在桌前,看起來像是一個三流的粗糙諜戰片。
  • 國產諜戰片11年,只有《風聲》無可匹敵,堪稱電影界的《暗算》
    在國產電影的發展史上,有一部舉足輕重的電影,無論從劇情到演員,從導演到拍攝,從獲獎到口碑,無不令人嘆服。這部電影就是《風聲》。如果你沒有看過《風聲》,那麼你還真不好意思稱自己為諜戰電影迷。但就這個評分,在國產諜戰片裡已經是巔峰,在小編心裡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堪稱電影界的《暗算》。
  • 《大聖歸來》導演將拍《三體》,國產科幻片為什麼就敢不認命?
    國產科幻究竟行不行,看這一局了。對,新《三體》。不是孔二狗張番番那部傳說要上映多年的張靜初馮紹峰版,而是《大聖歸來》導演+《哪吒之魔童降世》製片人的新《三體》真人版。其實今年4月,光線就放出話來,要碰《三體》。
  • 5部大膽預測了2020年的科幻片,最後一部神準!
    都說2020年的開局很科幻, 但你不知道的是, 這個神奇的年份,本身就是許多科幻片裡最愛用的時間設定
  • 影單來了|跟《流浪地球》一樣強悍的末日科幻片,還有這5部!
    而影單貓則早在一周前,就給大家特意安利過這部改寫了中國電影史的科幻片:是的,它開創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紀元!不過這幾天,後臺還有好多人一直追問影單貓:影單貓影單貓,能不能推薦幾部跟《流浪地球》一樣好看的科幻片啊!好吧,今天影單貓就來為大家推薦,5部跟《流浪地球》一樣牛逼的末日題材科幻大作!
  • 奈飛將拍劇版《三體》,國產科幻片差在哪?
    從《三體》到《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屢屢撲街,這其中有何「難言之隱」?靠著春節檔大爆的《流浪地球》真的說明科幻片覺醒了嗎?國產科幻片的機會在哪?國內科幻並不缺乏優質IP中國科幻的第一個高峰期是由一批科幻作家帶來的。那時候,熱愛科幻的作家奮筆疾書,為現在的科幻電影儲存了大量的優質IP。
  • 《無間道》的導演和劉德華拍了部科幻片,豆瓣上僅有5.3分
    眾所周知,科幻片一直都是華語片的一塊短板,不是講故事的能力不行,而是電腦特技的製作實在太兒戲和狗血,拍這種題材往往得不償失。而提到國產科幻,就不得不提倪匡的《衛斯理》系列了,原著粉絲那麼多,電影人當然也不會浪費這麼好的題材,比如這部《衛斯理之藍血人》。
  • 5部國產諜戰電影,每一部都值得反覆看,為何值得推薦?
    文|冷絲 欄目|諜戰片藝術 國產諜戰電影數量並不是很多,就最近這幾年來看,冷絲認為,5部影片值得推薦,而且值得反覆觀看。
  • 2019成為科幻元年《流浪地球》後這3部科幻片將襲來,期待嗎?
    一部科幻災難片《流浪地球》燃爆了2019年國產科幻元年。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贏得了觀眾的一片叫好聲,雖然我們的國產科幻影片在有些人眼裡超越不了好萊塢大片,但是能夠受到80%以上的觀眾的支持就證明我們在這一片種的僵局已經往前邁出了一大步,國產科幻影片崛起指日可待!
  • 家庭懸疑劇《隱秘的角落》,會是開局即巔峰的第二部《風聲》嗎?
    這似曾相識的感覺讓人不禁想起11年前的國慶獻禮片《風聲》。 2009年,一部國產電影《風聲》在眾多國慶60周年獻禮影片中脫穎而出,這部由馮小剛監製,高群書,陳國富執導的諜戰巨製一經上映就好評如潮。 二人隨即在裘莊布下了一個圈套,意圖通過放出假消息逼老鬼現身。
  • 熱播諜戰劇《風聲》是否讓你想起九年前那部同題材的《風聲傳奇》
    其實自從2009年電影版《風聲》問世,它已經成為國產諜戰電影的一個巔峰,無論是全明星的主演陣容,還是劇情結構,在情節飽滿,人性刻畫深刻的同時加入了懸疑推理,刑訊逼供,情報轉移,真假難辨的典型諜戰情節使本片內容呈現出跌宕起伏,驚險曲折,離奇反轉,扣人心弦的效果,令觀眾情不自禁的隨劇情發展變化而進入沉浸式的欣賞。其藝術價值不可低估。
  • 酷評丨折戟的《上海堡壘》,體現了國產科幻片的三重想像問題
    9102年了,主人公還用著看起來一兩百塊的手機發簡訊。籌備六年,劇本打磨三年,總成本約3.6億?很難讓人相信。 如果說《流浪地球》走的是「硬科幻」路線,《瘋狂的外星人》走的是「軟科幻」路線,而由兩者元素結合的《上海堡壘》在設定上是比《流浪地球》還要「硬」的科幻片。《上海堡壘》的背景設定是,紐約、東京、新德裡等城市紛紛陷落後,上海成為地球上最後一個堡壘。
  • 《風聲》重映,作為國產商業大片的經典之作,是如何成功的
    而在這些影片之中,其實大部分都是比較有年代感的看電影,得益於疫情的大範圍的控制,很多優秀的老電影紛紛和觀眾們見面,其中《風聲》也在重映的行列行列之中,也是一份意外之喜。要知道,《風聲》作為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在我們影壇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科幻片《流浪地球》爆火,影片背後有哪些有意思的科學設定呢?
    一部整個市場不看好國產科幻片,一部被眾多知名導演拒絕的國產科幻片,一部被萬達撤資的國產科幻片,一部導演把全部身家900萬砸進去的國產科幻片,一部製片人龔格爾把自己的車賣了補貼劇組的國產科幻片,一部攝影指導自己花錢,買了幾百萬設備租給劇組的國產科幻片,一部由客串變成第一個拿了負6000萬片酬的主演參加的國產科幻片。
  • 國產科幻片,這次又丟人了?
    好不容易《流浪地球》打開了這座摸不透的大門,轉眼間2.9分的《上海堡壘》就狠狠的拿著電焊將門焊死了。國產科幻片,還能不能行了?遺憾,可惜,無奈。而就在這個觀眾對院線電影饑渴的狀態下,一部窮到極致的「小成本科幻片」橫空出世。沒錯,就是網大。
  • 號稱中國科幻元年的2019年,還將有哪些國產大片?
    這可不僅僅是因為年初的《流浪地球》大獲成功,而是因為今年自「小破球」之後,還將陸續有好幾部國產科幻片上映!所以今天,影單貓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除了《流浪地球》外,今年還會有哪些國產科幻片與大家見面!1|《最後的日出》導演: 任文主演: 張珏 / 張苒上映時間:2月22日早在《流浪地球》上映以前,這部題材和《流浪地球》差不多的國產科幻片,就已經替國爭光了一把。它講述的,也是太陽突然消失,地球行將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