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喜歡花木蘭的原因,皆為花木蘭只是唐朝皇帝的裝飾工具。
我們知道東漢滅亡後,司馬家族建立了晉朝,晉朝很快分裂成南北晉,北晉被五胡亂華滅亡,前秦就是當時北方的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帝國。
在漠北,匈奴人衰弱後,鮮卑人開始崛起,鮮卑人就是繼匈奴之後在漠北崛起的遊牧民族。前秦破落後,鮮卑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鮮卑人離開漠北後,漠北又被另一個遊牧民族柔然佔據。
花木蘭發生的故事就是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戰,正史對於這場戰役有3個行軍記載切合了《木蘭辭》提及的地名。
此時的北魏的鮮卑人並沒有漢化,連低程度的漢化都沒有,而是對漢人採取種族奴役迫害和種族滅絕的政策。
北魏在公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後東魏被權臣高歡篡權改為北齊,西魏被權臣宇文泰篡權改為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時為了抵抗比自己強大的多的北齊攻擊,被迫開始推行半漢化的政策,要求鮮卑人與漢人同住,同編入伍,擴大軍事潛能,實行民族和解政策,利用漢人和鮮卑人合力幹掉強大的北齊帝國,統一了北方,周武帝病逝後,北周被楊堅篡權南下統一中國建立隋朝。
楊堅在位時大力推行漢化,而楊二帝楊廣在位時更是進一步推行漢化,以至於與北周鮮卑軍事貴族系統鬧矛盾失去了權力基礎,後隋朝被鮮卑貴族支持的李氏家族佔領建立了唐朝。也就是說李氏家族的唐朝有一半是鮮卑人文化和血統,有一半是漢族文化。
到了唐朝,中國這片大地上各種民族互相鬥爭,也互相融合,唐朝皇帝為了讓老百姓忠君愛國大力推出一個思想的宣傳題材,也就是花木蘭,民族主義只不過是這個宣傳的遮擋布。
很多人基因裡,那種潛意識兩腿羊歷史,是深刻影響了花木蘭票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