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第二部影片
來自人力資源及研發部成員陳震華
接下來他將為我們介紹一部
《敗者為王》
首先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確不能算出眾,甚至挺普通。由於是運動為主題的電影,演員對情感的表達不夠細膩,一些煽情的點略顯生硬。敗者為王賣的也不是電影,而是李宗偉,一種情懷。
電影開始,幼年李宗偉和小夥伴們在沙灘上打羽毛球,一根樹杈繞著漁網就算是球拍。打完之後還鄭重其事的給李宗偉頒獎。但此時宗偉的父親來接他,對他說「好好讀書才能多掙錢。」
我想這是李宗偉人生中第一個挑戰,那就是家庭普通的父母都會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即我們所說的「走正道」。的確,那時候對89美元球拍望而卻步的李宗偉似乎的確沒有什麼理由去走羽毛球這條路。
但李宗偉之所以成為李宗偉可能就在於那份堅持,他拿著平底鍋對牆練球,偷偷騎著自行車去看奧運會轉播。自己報名參加武拉必小學球賽並且奪得冠軍。我不確定那時的李宗偉是不是有電影中表現的比賽中看了別人的步伐馬上活學活用的天賦。
但那時必定表現除了異於常人的東西,才讓他的貴人「鄭炳發」看中,鄭想方設法的說服了宗偉的父母,宗偉也從此走上了羽球路。
11歲才正式打羽球對於職業運動員而言已經很晚,劇中有一個情節是大馬羽球高層討論宗偉「野球路」打法能不能進國家隊,並且此前已經因為身高問題讓他落選過一次。
但幸好最後投票9:8讓宗偉如願打開國家隊大門,也給近來被黑的慘不忍睹的「大馬羽總」刷白了一下。而一個瘦小的「野猴子」最後能成為馬來西亞的新星,和山口與奧園成為一單二單一樣,選拔人才的觀念和制度或許值得我們學習和探討。
電影中國家隊的訓練量驚人,至少到了能讓業餘愛好者驚訝的程度,米斯本是執著於體能的教練,所以看到了很多體能訓練的場景,也讓我們一窺專業運動員光輝成績下的艱辛。
儘管米斯本曾在17世錦賽上傳授宗偉「一輪遊」的秘密武器。但不可否認他在宗偉成長期的作用,如父如師,這一點在電影和宗偉的自傳中都有描述。電影中說宗偉燃起了米斯本的希望。
而其實李宗偉肩負的是整個馬來西亞的希望。也許正是因為馬來西亞是一個以羽毛球為國球的小國,在體育項目上的優勢少之又少。所以李宗偉之於馬來西亞的重要性要遠高於林丹之於中國。這應該也是他大賽的心理方面差的原因之一。
最終的比賽預料之中是選的馬來西亞公開賽,被球迷戲稱花光了拿督所有的運氣的13:20絕地求生的那一場。打贏了凌丹的宗偉猶如16奧運會贏林丹之後一樣的興奮。
對於喜歡李宗偉的人而言,李宗偉缺少世界冠軍頭銜是一個美麗的遺憾,有時候遺憾這東西捉摸不透,就像井上雄彥說「湘北沒拿到冠軍是最好的結局,因為青春總有遺憾。」一樣。遺憾並不是一個只會讓人心酸的事物。
轉眼間成為拿督粉絲已經好幾年,他行雲流水的技術和永不言棄的精神既鼓勵了我的愛好,也激勵了我的生活。作為一個球迷,現在已經不在乎他是不是世界冠軍,只擔心他會不會突然之間就掛拍退場。就如球場上再也見不到蓋德出神入化的假動作和陶肥的反手殺球一般,也再見不到李宗偉魚躍跳殺的身影,那對球迷而言才是最大的遺憾吧。
-end-
文案 | 陳震華
編輯 | 王硯君
審核 | 陳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