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新生!Rolling Stone 再譜傳奇!

2021-02-15 RollingStone大水花

「萬歲!搖滾萬歲!

我們要創造新的時代!」


鮑勃·迪倫(Bob Dylan)有一首改變流行音樂史的歌曲,叫《Like A Rolling Stones》,歌曲創作於上個世紀60年代,在當時引發了很多人對新時代的思考與懷疑。

從歌詞上來看,Dylan描述並嘲諷了「一個白人女孩追求富足生活最終失敗而歸」的故事——這個白人女孩其實隱喻了戰後那些沉湎於物質與安逸生活的人(與我們今天的時代何其相似)。

"Rolling Stone"本意為無家可歸的人,可在Dylan歌曲中所指的卻是有著新思想意識並逐漸自我覺醒的年輕人。

對比之前只有情情愛愛的騷柔歌曲,這是一首寓意深刻且有著強烈號召力的歌曲。作曲家保羅·威廉士(Paul Williams)曾說:「因為《Like A Rolling Stone》,Dylan在民謠巨星的基礎上成為了一名流行音樂巨星、一個公共文化符號;他改變了全世界的年輕人,地位甚至超越了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成為當之無愧的文化符號。」

與此同時,1967年,舊金山成為年輕人的精神聖地,反主流文化在這裡不斷興起。The Beatles推出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把搖滾樂帶到了全新紀元;吉米·亨德裡克斯(Jimmy Hendrix)、大門樂隊(The Door)、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都在同年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首暢銷單曲;集結了二十萬人的蒙特雷音樂節剛剛結束。

60年代的青年不再單調,他們革新立異,嚮往嬉皮生活——而這也應證了Dylan在22歲那年創作的一句歌詞:外面有一場戰爭正在蔓延,它將搖撼你的窗戶,震垮你的牆,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60年代末,音樂是年輕人最直接的表達©Baron Wolman

1967年11月7日,僅僅21歲的大學生詹恩·S·溫納(Jann.S.Wenner)剛剛失業,他在年過50歲的忘年交、音樂評論人拉爾夫·J·格裡森(Ralph J. Gleason)的支持下,用從親戚好友處籌集來的7500塊美金創立了《Rolling Stone》——一個關注搖滾音樂文化的媒體品牌。

當初可能誰也沒有料到,這7500美元在日後成就了這個享譽全球的傳奇媒體品牌,全球音樂文化最重要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這本首期只有24頁的刊物,以「半報紙半雜誌」的形態出現在報攤上。封面人物是電影《How I Won The War》中的約翰·列儂(John Lennon)劇照,「直到印刷前兩天我們還不知道用什麼圖」,Wenner之後說。「這是當時的最好選擇。它確實是有著決定性意義的一張圖,因為它涵蓋了音樂、文化與大眾娛樂。」

《Rolling Stone》1967年11月首刊

這本圍繞著搖滾樂打轉的期刊,在跨越激昂的六十年代末與覺醒的七十年代,相當於一個窺視全球音樂文化的窗口。

《Rolling Stone》的名字正是取自Dylan的這首歌,但兩者其實都是在致敬被稱為「芝加哥Blues之父」的美國黑人藍調音樂家穆迪·沃特斯(Muddy Waters)。對於當時的年輕一代來說,這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

年僅21歲的Jann Wenner,背後正是《Rolling Stone》首刊©Baron Wolman

在《Rolling Stone》創刊之初,有一則廣告登在了《紐約時報》:假若你是學生、教授、家長,這就是你的生命。因為你已經了解:搖滾樂不僅僅是音樂而已,它是新文化和新世代革命的能量中心。《Rolling Stone》的問世,讓搖滾樂成為了一門新興藝術,開啟了一個從未有過的搖滾時代。

新鮮言論的發聲地

用音樂擁抱一切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Rolling Stone》都毫無疑問是最權威以及最有影響力的流行音樂媒體品牌之一。

在簡短的發刊詞裡,Wenner寫道:它的名字叫《Rolling Stone》,出自一句老話:「滾石不生苔」……報紙變得如此不堪信任、毫無意義;偶像雜誌早已不合時宜,老是用神話傳奇和無聊的俗套裝點自己,我們希望可以創造一些新東西,給音樂人、藝術家、給這個產業,還有每一個「相信魔法能使你自由」的人。

Jann Wenner在工作室籌備《Rolling Stone》©Baron Wolman

幾十年來,《Rolling Stone》的編輯們都堅持著最初的信條——「認真製作音樂人及藝術家的深度專訪「奉行不渝;他們會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持續跟採訪對象保持聯繫並聚焦專訪。

除了人物採訪外,《Rolling Stone》也同樣關注文化與社會,比如當年臭名昭著的殺人犯查爾斯·曼森(Charles Manson),多次登上封面的歐巴馬,而名記者亨特·S·湯普森(Hunter S.Thompson)也曾為《Rolling Stone》多次撰寫時事評論。

而當時年僅16歲的卡梅倫·克羅(Cameron Crowe),作為《Rolling Stone》的編輯入行,後來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改編創作了被稱為「搖滾啟蒙」的電影劇本:《幾近成名》,電影還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Rolling Stone》從音樂出發,卻始終創造著新文化。而70年代,則是《Rolling Stone》的重要轉折點。

「樂評」成為《Rolling Stone》獨特且標誌的聲音,再加上樂評人對於音樂「嚴厲的愛(Tough Love)」以及非同一般的影響力,由《Rolling Stone》評選出的「史上最偉大的五百張專輯」、「史上最偉大的五百首歌曲」等等,都對衡量樂隊及明星有著重大的作用。唱片公司也注意到這是一個很好的窗口,紛紛開始與《Rolling Stone》進行投放合作。

《Rolling Stone》最偉大的500張專輯

90年代,《Rolling Stone》開始向年輕人靠近,成為年輕世代價值觀的總集合。如今打開www.RollingStone.com,除了音樂文化外,還有潮流、電影、TV等板塊,內容開始往更綜合、大眾、流行的方向發展。

這也回應了Wenner在當初創辦www.RollingStone.com的理念:「Rolling Stone不只關乎音樂,而是音樂所擁抱的一切」。

《Rolling Stone》經典封面,從影視、科技、到社會和政治議題都有涉及




2021年

《Rolling Stone大水花》新生

迄今為止,《Rolling Stone》已創立54年。接近半個世紀,我們始終相信音樂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通過這個傳奇媒體,我們見證了當代文化的每一個珍貴歷史瞬間、重要轉折節點,與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時代精神。

2020年是值得紀念的一年,我們隨時都處在憂心與焦慮中:停業等待覆工,演唱會大規模取消,不定時出現的確診病例... 但你會發現,音樂是世間最好的療愈之藥。對於所有人來說,2020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走過2020,就仿佛得到了「新生」。

與此同時,雖然搖滾樂已不再成為唯一的吶喊之聲,新生代文化的不斷湧現正在逐漸豐富我們的生活,上世紀流行的闊腿褲、喇叭褲、霹靂舞和蛤蟆鏡已被漢服、二次元、電競所替代;千禧年的人們還停留在周杰倫的流行音樂王國,而如今虛擬偶像與虛擬音樂正在成為下一個流行趨勢。

2021年,Rolling Stone中文版——《Rolling Stone大水花》,全新進入中國;我們用音樂、藝術、與愛訴說新的故事。從1967年的舊金山到2021年的成都,雖跨越了半個世紀,卻也不算晚。

作為全球音樂文化媒體品牌,《Rolling Stone大水花》將與你們一起見證全球前沿文化,與全球音樂人、藝術家、創意先鋒共同創造全新故事。

《Rolling Stone》的經典LOGO出自藝術家Rick Griffith之手

《Rolling Stone大水花》的到來,也將重新定義中國年輕一代看待音樂、藝術、愛與生活的方式,詮釋關愛、無畏、不屈、多元的新時代「搖滾精神」,並強力輸出Made In China的文化內容。

如果說54年來的《Rolling Stone》是一本音樂聖經,那全新的《Rolling Stone大水花》則是擁抱音樂文化的多元集合。

《Rolling Stone大水花》第一輯

讓我們 #用音樂說事 #

為了迎接2021年以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Rolling Stone大水花》特別邀請全球音樂文化中的四代偶像巨星,與數十位音樂人、藝術家一起,共同創作了第一輯刊物: #用音樂說事#

這四位跨越50年,4個時代的傳奇音樂人分別是:
世界經典傳奇樂隊的靈魂人物
歐美樂壇極具話題度與影響力的流行天后
中國搖滾時代的開拓先驅
備受矚目與喜愛的Z時代原創音樂偶像

……

他們代表著經典與當代的對話,搖滾與流行的碰撞,文化與時代的見證。

《Rolling Stone》和全球音樂人一起#用音樂說事#

在這本可收藏級的藝術書裡,你還可以看到《Rolling Stone》跨越54年的歷史寶藏,伍德斯託克音樂節珍貴紀實影像,尼爾·揚(Neil Young)、 瓊尼・米歇爾(Joni Mitchell)、 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唐朝樂隊、後海大鯊魚等國內外頂尖搖滾巨星們在臺前幕後的精彩瞬間。

Jakson Five珍貴的幕後影像©Henry Diltz

當世界混亂時,也許只有音樂最能代替人們表達。這也是我們《Rolling Stone大水花》第一輯的主題:#用音樂說事#。在世界混亂時,讓我們共同找回人類唯一的語言。

本周五(1月8日),我們將為大家正式揭曉4位神秘封面人物與其背後的故事。同時,特刊預售連結也將於同日晚上21點準時開啟,敬請關注!

音樂、藝術、愛,這就是Rolling Stone大水花。

 

#獨家報導RS Exclusive


全球音樂文化媒體

·

出品 | @寧大大
編輯 | @白熊;設計 | @孫毅
📧dashuihua@ytmedia.com

相關焦點

  • Rolling Stone經典封面回顧,大水花再譜時代傳奇
    RS 354 | 1981年10月15日 | Annie Leibovitz攝梅麗爾·斯特裡普在80年代初被好萊塢認定為下一個巨星,但她並不想要當明星:「我就是一個演員。」《Rolling Stone》封面大膽使用啞劇概念,展現她星光閃耀下的演員本色。
  • 4位跨時代超級音樂偶像,為愛共慶《Rolling Stone大水花》新生!
    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總會湧現出很多的不凡人物,在他們身上體現著文化的縮影,也代表著新生的力量。而創刊於1967年的《Rolling Stone》,則見證了半個世紀的音樂文化與時代最重要、最精彩的轉折點。今天,我們艱難地告別2020年,擁抱全新的2021年,而全新的《Rolling Stone大水花》,也將繼續記錄時代的穿梭,致敬經典,並擁抱多元、迎接新生。
  • Rolling Stone經典報導回顧——最動人的故事是如何被記錄的
    報導News|#獨家報導RS ExclusiveBy 亨利周傳奇音樂文化媒體《Rolling Stone》自1967年創立起,就致力於向世界發出不同的聲音。這個最初以搖滾樂與嬉皮文化為核心的媒體,為區別於當時如雨後春筍冒出的地下雜誌,其報導風格力求深刻,標準嚴格。
  • 每日金曲:Rolling in the Deep
    in the deep)You had my heart inside of your hand(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And you played it, to the beat(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Baby
  • Rolling Stone大揭秘:真的是小野洋子搞垮了披頭四?
    今年是披頭四樂隊成立60周年,Rollingstone大水花 也在上周為大家推薦了一份《披頭四樂隊十佳書籍》清單。但在閱讀這些書籍前,我們更建議你先理清楚關於#披頭四樂隊究竟為何解散 的問題。也會幫助你更加透徹地了解這支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雖然它僅僅只存在了十年。
  • 小蘿莉翻唱《Rolling In The Deep》
    feeling我不禁心生感觸We could have had it all我們本該擁有一切(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你會祈禱 要是從未遇見我該有多好)Rolling in the deep 內心深處愛恨交織(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 RollingStone大揭秘:真的是小野洋子搞垮了披頭四?
    披頭四樂隊於1969年8月22日在英格蘭阿斯科特(Acot)的蒂滕赫斯特公園(Tittenhurst Park)拍攝©Apple Corp今年是披頭四樂隊成立60周年,Rollingstone同時他也在思考著子孫後代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披頭四樂隊,所有搖滾樂隊中最偉大的樂隊,世界上最傳奇的創意團隊,在如此瑣碎的爭吵中分崩離析。
  • 聽歌學英語 | Rolling in the deep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你肯定會希望自己從未遇見過我)The scars of your love remind me of us你的愛情傷痕讓我想起了我們曾經的甜蜜(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in the deep)(淚水快要流下
  • 國外小蘿莉驚豔翻唱《Rolling in the deep》
    歌曲的高音突破了阿黛爾以往的極限,歌曲中描寫因為戀人的背叛而內心掙扎糾結的情緒恰到好處,滄桑跟沙啞的嗓音讓人難忘,讓人為之執著感動。配樂歌曲節奏形成共鳴而生出一股極為強大的爆發力。充滿了憤怒、復仇、心碎、自我反省的情緒,讓人清晰的感受到阿黛爾對於愛情破碎的掙扎和心碎。國外小女孩的翻唱也是十分驚豔,很棒!推薦!
  • 《西遊記女兒國》再譜愛歌 劉憲華續寫女兒情未了
    《西遊記女兒國》再譜愛歌 劉憲華續寫女兒情未了 臘月將至,電影片尾曲《女兒情》MV暖心上線,全能歌手Henry劉憲華獨攬編曲、製作及演唱,一首充滿西遊情懷和浪漫古風的上世紀國民情歌,被這位出生於加拿大的陽光鮮肉才情重釋,Rigend Film的強力技術支持,馮紹峰與趙麗穎對唐僧國王佛系愛情的演繹,也為這首MV貢獻了純粹美好之餘的別樣感動。
  • rolling in the deep—靈魂歌者adele
    讓我窒息I can't help feeling 我不禁心生感觸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我們本該擁有一切(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你會祈禱 要是從未遇見我該有多好)Rolling in the deep 內心深處愛恨交織(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 傳奇的樣子:鮑勃·馬利
    編 利維坦齊基·馬利知道他們一家人必須得為他的父親做點什麼他策劃了一本新書《鮑勃·馬利:傳奇的樣子(Bob Marley: Portrait of the Legend)》,裡面全都是這位傳奇巨星在1976年到1980年之間拍攝的珍貴照片。
  • 2019,香港電影Keep Rolling!
    隔阻兩地遙不需見面 心中也知曉世間上一切的思念 其實都是為了成全我們香港電影 Keep Rolling                                ——劉德華2018年,在《無雙》、《紅海行動》等大熱作品的加持下,香港電影為中國電影市場貢獻了十足的光與熱
  • 每日英語 : Rolling In The Deep中英文歌詞
    all 我們本該擁有一切 (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你會祈禱 要是從未遇見我該有多好) Rolling in the deep 內心深處愛恨交織 (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 聽歌學英語丨Rolling in the deep-愛恨交織
    We could have had it all  我們本該擁有一切(You're gonna wish you never had met  me) (你會祈禱 要是從未遇見我該有多好)Rolling in the deep 內心深處愛恨交織(Tears are gonna fall, rolling
  • 英語歌曲分享——Rollingin the deep
    這首歌的高音突破了阿黛爾以往的極限,歌曲中描寫因為戀人的背叛而內心掙扎糾結的情緒恰到好處,滄桑跟沙啞的嗓音讓人難忘,讓人為之執著感動。配樂歌曲節奏形成共鳴而生出一股極為強大的爆發力。充滿了憤怒、復仇、心碎、自我反省的情緒,讓人清晰的感受到歌者對於愛情破碎的掙扎和心碎。
  • 石景山萬達影城IMAX雷射升級今日啟幕 十二載光影傳奇再譜新章
    石景山萬達影城IMAX雷射升級今日啟幕 十二載光影傳奇再譜新章 12月18日, 剛剛升級為IMAX雷射系統的北京石景山萬達影院IMAX影廳舉行了盛大的啟幕儀式。
  • 第126首 Rolling in the Deep 墜入深淵
    害怕愛你讓我更清晰的了解你我They keep me thinking that we almost had it all讓我覺得總是有一步之遙The scars of your love, they leave me breathless害怕愛你讓我無法呼吸I can't help fe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