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產恐怖片,小蟻有些詞窮。
只好簡單粗暴的扔上一組數據,讓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可以說近幾年來,大多數的國產恐怖片都是在兩三分的終極邊緣垂死掙扎。
就連5分以上的也很少見。
國產鬼片之所以不嚇人,最大的癥結就在於不能有鬼的設定。
不過在海峽對岸的寶島臺灣,並不存在這樣的禁忌。
於是,一部同樣改編自都市怪談的鬼片,彌補了國產鬼片沒有鬼的遺憾。
而且,真的有鬼哦——
紅衣小女孩2
The Tag-Along 2
作為臺灣近年來很火的鬼片IP。
2015年《紅衣小女孩》出世,它以8500萬的票房成為臺灣近十年來最賣座的國產恐怖片。
時隔兩年,導演程偉豪帶領著原班人馬以及演員楊丞琳在今年的8月再次嗨爆銀幕——《紅衣小女孩2》全臺票房超過1億。
之所以這麼火爆,因為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對,沒錯,是根據真人真事!
由於當時這個靈異事件太過詭異,畫面異常恐怖,事件一出,便轟動了整個臺灣。
事件是發生在1998年三月左右的臺中郊區大坑風動石那邊,某日中午左右,一個家族好幾個成員都到大坑風動石那邊玩耍。
就在過程之中有人拿出攝影機將家中成員一一的拍攝下來,回來之後也就不甚在意所以沒將所拍攝的帶子拿出來看。
一直到不久之後,當天一同去玩的某先生突然過世了,就在辦喪事的時候有人想起在大坑所拍的帶子有拍到往生的那位先生,於是就拿出這卷帶子看。
一看之下才發現那天到大坑去玩的家族成員之後。
竟然跟著一名臉色鐵青,走路輕飄飄的,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
而且那小女孩的雙眼始終被一片陰影給遮蔽。
但是那天一同去玩的人,沒有一個人想起那天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紅衣小女孩。
恐怖的是凡看過這卷帶子的人沒有一個人會覺得心情舒服甚至起雞皮疙瘩。(你看久了就會知道)身材雖是小孩子,但是臉卻像個老人精,且面無血色。
至於這個紅衣小女孩到底是誰,或者是什麼。
至今也沒有個確切的定論。
按照迷信的說法,有人認為它不是人類,而是魔神仔。
魔神仔是臺灣民間信仰中出沒於荒野、山林的妖精或妖怪。
根據傳聞,魔神仔大多身材矮小,動作敏捷,會迷惑人類的心智或惡作劇,使人失蹤,不過魔神仔害怕聲響。
而這部電影就是基於這樣的背景,抽絲剝繭般地展開。
在第一部中,男主角的奶奶被幻化紅衣小女孩的魔神仔帶走;
後來又附身在男主的身上。
男主的女友上山尋找男主的下落,卻也陷入了自己的心魔,無法自拔。
最終消失在深林中。
而作為續集作品,第二部的故事卻沒有承接第一部。
而是把重心放在了解釋紅衣小女孩的來歷上。
下文涉及劇透,介意者慎讀,本文資源更新在微信公眾號:film68686,公眾號對話框輸入紅衣小女孩,給你資源。
楊丞琳在影片中飾演一名單身媽媽,李淑芬。
她是一個社工師,每天不僅要奔波於各類案件,還要獨自一人撫養女兒。
曾經還是學生的她,遭到了學長的性侵,意外懷孕;
但是她當時卻選擇將女兒生下來。
因此,她對女兒愛護有加,甚至有些嚴格,經常幹涉女兒的生活。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女兒還未成年,竟然也意外懷了身孕。
作為母親,淑芬不希望她走上自己的老路。
為了女兒的未來著想,她決定帶著女兒去做人流。
女兒也因為這件事,和媽媽發生了爭執,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這一走,女兒就失蹤了。
著急如焚的淑芬通過查看監視器,發現女兒放學後跟著一個穿著紅衣服的小女孩上山了。
很巧的是,女兒的男朋友會通靈,他一眼就認出這紅衣女哪裡是人,它就是附近大坑山上的魔神仔。
於是,淑芬和救援隊去山上尋人。
意外的是,女兒沒找到,找到一個精神失常失蹤已久的廣播主持人沈怡君。
淑芬發現沈怡君時,她蓬頭垢面,且正在啃噬蛆蟲。
淑芬再仔細一看,沈怡君並不是一個人,她還大著肚子。
原來很早之前,懷孕的沈怡君及其家人遭到紅衣女孩的襲擊,只有她死裡逃生。
淑芬從沈怡君口中獲得了一些關於女兒的線索,她拜託沈怡君幫她找到女兒。
另一邊,她又拜託「小女婿」做法,與紅衣女孩取得聯繫,懇請它放過自己的女兒。
果然,紅衣女孩現身,它告訴淑芬——
如果她能幫它找到自己的媽媽,作為交換,它會放了她女兒。
蛤?紅衣女孩還有母親?
是的,原來,紅衣女孩十幾年前和母親在遊樂園玩時。
機械出了故障,導致她意外身亡。
她的母親悲痛至極,難以接受。
於是她將女兒埋在大坑山,採用一種古老的巫術,希望女兒能夠復活。
卻不料,女兒雖然活了過來,但異化成魔
然後,這山上就開始不斷有人失蹤。
這位母親知道是自己的女兒在禍害人間。
於是,她找到女兒,狠下心來再次使用巫術,將它用封印封死。
只是過了幾年,封印被路人不小心打開,女兒又復活了。
她帶著對母親的仇恨,一邊獵殺人類,一邊尋母報仇.
這個故事的套路,對於一部恐怖片來說,算不上新穎;
和《安娜貝爾》、《死寂》等影片相同,都是由活人對往生者有放不下的執念;
結果引發了一連串的悲劇。
不過影片的驚嚇程度,卻依然有著不俗的效果。
不論是徒手吃腐爛物蛆蟲的畫面,還是附身通靈請神的設定;
以及恐怖片中慣用的「Jump Scare」的技巧,都讓人眼前一亮。
這其中有一大部分功勞,都要歸結於導演程偉豪對於視聽語言的把控。
不論是故事還是拍攝的手法來看,這部《紅衣小女孩》,都頗有恐怖大師溫子仁的風格。
程偉豪在2015年,憑藉驚悚短片《保全員之死》,一舉奪得了金馬獎的最佳創作短片獎,自此為觀眾們所熟知。
而《紅衣小女孩》,則是他長片的處女作,並且獲得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前不久小編安利過的那部高分驚悚片《目擊者之追兇》,也出自他手。
這次的《小女孩2》雖然沒有那麼驚豔,但是也有不少亮點。
比如三個母親的設定,分別對應了母親在孩子身上的三種失落表現。
一個為了復活自己最愛的女兒,製造出了一個惡魔;
一個為了不讓女兒走自己的路,強行要女兒打胎,最終險些失去女兒;
而第一部的女主角,不願相信自己失去了所有的親人,把自己困在了幻覺中。
當人們把愛用錯誤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時候,難免會生出心魔。
許多恐怖片中的惡靈,都是這樣產生的。
這一點,也不僅僅局限於母愛。
小蟻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因為親人的離去,久久不能自拔,每天都生活在陰翳中,走不出來。
可是愧疚和悔恨,並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哪怕可以改變,也不一定會是好的結果。
與其對逝者執念不忘,不如放下心中的枷鎖,變成對他們的美好祝願和緬懷;
帶著他們對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樂觀前行。
或許,這才是往生者最大的慰藉。
就像《尋夢環遊記》中表達的那樣;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被遺忘才是。
所以好好活著,別動不動就想用歪門邪道復活逝者,養小鬼什麼的;
既害人,也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