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茶博士五重奏組建於瑞士,現更名為茶博士(The Tea Rockers),成員為古琴仙姑巫娜、怪逼民謠領袖小河、大理國千手王子李帶果、茶道師喜見、催眠噪音師顏峻。五位成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樂器也不固定,每一次演出都是即興,混合了民謠、噪音、東方民樂等多種元素。是當代樂界一個獨一無二的前衛組合。
攝影:傅秀良
茶博士(Tea Rockers)即將在摩登天空出版第二張專輯。在專輯出版之前,先來一曲《睡著了》,並請喝過頭道茶的馬加品評一番。
《睡著了》單曲封面 書法:車前子
泠然希音
——關於茶博士樂隊《睡著了》的二三語
文:馬加
茶博士樂隊 (The Tea Rockers)發了新單曲《睡著了》,新專輯這個月底也要上市了。
2012年發行首張專輯《紅水烏龍》
他們的上一張,還是2012年的《紅水烏龍》,那是因著2010年瑞士伯爾尼的一個音樂節的機緣,偶然間成立了這個組合併首演,隨後這一現場的錄音在以色列的EnT-T 廠牌出版,是為「紅水烏龍」。
茶博士的發起者,成員之一顏峻,說「喝什麼茶,音樂就是什麼樣子」,那麼顧名思義,上一次喝的自然是烏龍,而這一次喝的什麼茶,我沒問過顏峻,總之,時間一晃隔了六年。
聽「睡著了」之前,有必要先講講茶博士樂隊,當然,止於泛談,說不上是介紹。這裡的「茶博士」不是什麼茶學博士、茶道博士,它無關學位學歷,只是侍茶的手藝人的尊稱,在北宋中後期,它是指茶館的小二。最早茶博士樂隊的幾個成員,是小河、巫娜、李帶果、老古、顏峻。
小河
小河是真正的佛系音樂人,早年是從野路子裡殺出來的土先鋒,有時也翻唱周雲蓬,如今在茶博士裡演奏阮,操持筆記本,同時也用效果器和人聲。
巫娜
而師從古琴名宿趙家珍的巫娜,不僅多次與你們鍾愛的竇唯合作,也還參加了撒把芥末音樂會等一系列實驗演出,詩人、書畫家車前子曾經自己替巫娜總結出了她的「態度」:「古琴是內心存在,是心之花,是法則明快的茶園,是標新立異的苗圃……」。
李帶果
李帶果是大理的千手王子,習得百餘種樂器,常用的有十餘種,在這個組合裡,他只使出了其中的琵琶、大提琴以及自己的肉嗓。
喜見
老古是著名茶道師,是名副其實的「茶博士」,幾年前退出了這個五重奏,如今由他弟子喜見來擔綱這個五重奏的茶道部分。
顏峻
而顏峻,以前寫樂評,從本世紀初開始介入中國實驗音樂場景,從事即興音樂和實驗音樂,使用田野錄音、噪音、不可控樂器、身體動作、人聲……在這個五重奏裡,他執掌電子部分。
說到「風格」,一不留神就把被用濫的「跨界」、「融合」安在茶博士五重奏的頭上,藝術家搞政治也是「跨界」、川菜粵菜亂燴在一起也是「融合」,所以不如把「風格」理解為風骨與品格,這樣來看茶博士算是一個文人雅集,是不是如黃胤然說的可以「洗心塵」(「長恨營營忘本真,雅集可以洗心塵」),但起碼它是精緻的,每個人精於自己所長,不僭越,也不因陋就簡。奈何世相粗鄙,食相也跟著粗鄙,而這份精緻,當今就越來越少見到,當然,粗鄙未必就是精緻的反面,就像俗未必就是雅的反面,這一點先存而不論罷。
茶博士在武夷山自然醒音樂會,2017年12月28日。
該說說這首作品了,它叫「睡著了」,看上去應該是那種慢悠悠的「氛圍Ambient」之作,但其實這一點都不準確,實際上,它即不慢,也非Ambient,要怪只能怪老車為它起了個這樣的名字——這是一次即興的錄音,由前面提到的人稱「老車」的江南才子車前子命名,他寫詩歌,隨筆小品,同時也有水墨作品若干,自然,這首單曲的封面題字也是出自老車之手。它始於幾聲凌亂的泛音,或有撫琴摩挲之聲,甚至還有在開腔前準備清嗓子的人聲,之後才是每個心繫高古之人都喜歡的古琴聲,它泠泠而盈耳,「泠然希音」可以算得上是這首作品的基調,好像這樣說也不對,即興的作品,哪兒有什麼基調可言,有幾股力量,輕的,重的,強的,弱的,緩地,急的,在空氣中相遇,它是不動聲色的角力,但角力似乎就要冒汗?它卻不是出熱汗的即興,看上去鬆懈的空間裡,填滿了各種樂器的聲音、茶道的聲音還有其他七零八碎的聲音,這可能得出冷汗。或許有電聲即興的影響,或許帶一點ONKYO的影子,反正它低能(不是智能的能,而是能量的能)低卡,低到不但你不用去健身房消耗它,反而還對它有些非分的期盼,一種心甘情願的匱乏之後的渴求?或許也是一種矯枉過正?李帶果的大提琴有時候是嗚咽的,似有些哀怨,映出點兒冷色調,這倒與標題貼切起來,真像是一個「睡不著」的人抱怨今晚又喝多了茶,但有時候真的就像是睡著了恍惚間入了夢,太華夜碧,人聞清鍾,我聽見了電流聲在調音臺的反饋迴路裡穿梭,像是燃起了什麼,又慢慢地熄掉,微弱的琵琶裡推、挽、縱起、捺打,好個「滿空雲影亂,時共雁聲流」,意紛紛然,對於睡著了的人而言,這似乎又不夠泰然。而茶呢?早就通了五臟六腑,在演奏時就已經把自己宕入空氣裡,也洇在攤布上,有漬為證。